随存随取的“宝宝”理财,这3个坑要格外小心

随存随取的“宝宝”理财,这3个坑要格外小心

概念介绍

活期理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余额宝,培养了普罗大众闲钱理财的意识,如今已走过了5个年头。活期理财最主要的特征是起存起点低,随存随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活期(以上排序按照理论上的风险从小到大排列,如有不同意见敬请交流指正)

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受到严格的限制,这才保证了货币基金低风险属性,也是为什么货币基金风险小于银行理财的原因;

类货币基金指的是形式上随存随取,但是不属于货币基金的一类;

其他指的是一些财富平台的活期产品。

坑在哪里?有三方面!

第一方面:特指其他类活期理财。由于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你无法获知产品把资金投向了哪里?较高的收益率、较高的流动性。在低风险债券上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存随取的“宝宝”理财,这3个坑要格外小心

第二方面:特指类货币基金。上文已经提到,货币基金低风险属性,是因为产品投向有着严格的限制,主要是一些极低风险的债券品种。然而类货币基金形式更加复杂,投资标的更没有严格的限制,不知道这个概念的投资者唯一的关注点可能就是收益率的数值,而忽略了相关投资风险。(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银行APP里的理财产品不一定就是银行自己的产品,可能是代销或委托投资的)

随存随取的“宝宝”理财,这3个坑要格外小心

某银行APP产品

第三方面:首先对象指真正的货币基金和银行天天理财,但是这个坑特别深!想要了解这个坑,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三个概念(因为货币理财和天天理财性质差不多,下文以货币基金为代表,讲述不采用专业介绍形式):

1、货币基金出风险:指的是货币基金投资的债券违约,无法兑现本金利息。
2、货币基金价值出现波动:任何一种债券,只要上市交易就会有交易价格,交易价格的波动则导致货币基金价值波动。
3、买货币基金亏损:正如货币基金有价值,就有价格;同样,买货币基金就是交易货币基金,有交易就有交易带来的收益或亏损。
温馨提示:买货币基金亏损不代表货币基金出风险了

第三个坑,就是交易货币基金。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是理财,怎么成交易货币基金了呢?下面给您介绍货币基金的“玩法” 

货币基金的两种玩法:“成本法”VS“净值法”

成本法:按金额申购,按产品单位(正常情况下产品单位为1元每份)计算份额
净值法:以开放日理财计划单位净值为基准,按照“金额申购、份额赎回”的原则计算申购份额和赎回金额。
温馨提示:成本法和净值法只是一种形象展示,成本法把产品单位固定为1元,净值法的产品单位为浮动的净值。

成本法很容易理解,买货币基金没有踩过坑的,买的都是“成本法”货币基金和天天理财。

按金额申购,按产品单位(正常情况下产品单位为1元每份)计算份额
随存随取的“宝宝”理财,这3个坑要格外小心

听说余额宝收益率又降了

以余额宝为例,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2.63%,那么1万元买一天(假设当天起息),全额取出后本息一共是10000.72元;

银行天天理财,目前市场上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8%,那么1万元买一天(假设当天起息),全额取出后本息一共是10001.04元;

真正的坑是“净值法”货币基金和“净值法”天天理财。

首先来展示一下最直观的,就是上市交易的,做股票的朋友可能会有了解,虽然这款产品波动不是很大,但是难免遇到买入卖出负收益的情形。

随存随取的“宝宝”理财,这3个坑要格外小心

某货币基金K线图

另外想说明的是,日常投资中,货币基金赎回时净值低于购买时净值的情形十分罕见,想必是在市场极度波动的情形下才能遇见,因此小编没找到合适的案例展现给大家(敬请谅解,勿喷),日后遇到合适的案例再更新。

其他提示说明

机构客户也会购买货币基金,挑选货币基金,尽量选择机构客户占比低的产品。主要原因是,倘若机构客户占比较高,那么机构客户赎回货币基金将对基金产品的投资、流动性带来一系列问题,某种程度上会损害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当然,这一点关注起来十分困难!

关注货币基金净值化转型进展,一旦净值化,注意事项可不止一点点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诚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