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做,做過一件請反思

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做,做過一件請反思

中華文化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對於精華的部分,我們應該好好繼承併發揚光大,比如傳統的美德以及愛國愛民族精神等。而對於糟粕部分,我們不單止要將其捨棄,也應該好好牢記,給自己提醒,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做,做過一件請反思

如今社會不斷髮展,人們過上好日子,不少人都喜歡在飯後茶餘談及有關古代的事情。有人羨慕古人妻妾成群,也有人羨慕帝王將相過上腰纏萬貫的生活。但這些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都算是糟粕部分,根本不足以懷念,我們是否應該結合歷史好好反思下自己呢?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談談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情,儘管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在做這些事情。

一:打瞎子罵啞巴

瞎子和啞巴都是殘疾人,屬於弱勢群體。如果打罵他們,實在是缺德,這事情就算放在古代也會被人詬病。當然了,“打瞎子罵啞巴”也用以指代那些欺軟怕硬之人。而在古代,經常在街頭上都可以看到這些人,他們遊手好閒、欺軟怕硬,因此又被古人稱之為“市井無賴”。

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做,做過一件請反思

這裡就提個歷史典故——“楊志賣刀”。楊志在街上賣刀為生,品德憨厚老實,地痞牛二就覺得他好欺負,於是想奪過他的寶刀,便對他百般刁難。最後楊志忍無可忍,拿起刀就將牛二殺死,然後報官自首。

滾滾歷史長河中,像楊志這樣的人雖然不少,但現實生活中能像他們這樣勇於反抗的人其實並不多,大部分人都選擇忍氣吞聲。而現在的街頭上,我們依舊可以發現這樣欺軟怕硬之人在為非作歹。

二:挖絕戶墳

古代重男輕女思想盛行,如果某戶人家只有女兒或者沒有孩子,就會被稱之為“絕戶”。而古代的太監因為行了宮刑,所以不能生育。漸漸的,“絕戶”一詞就被用於指代太監,象徵著不祥。

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做,做過一件請反思

而盜墓賊中,就有一種人專挖太監的墳墓,這樣的行為被成為“挖絕戶墳”。他們這麼做是因為知道太監是皇宮裡的人,死後墳墓中藏有大量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所以才不顧他人評論去挖太監的墳墓。這樣的人顯得尤為缺德,就連同行的盜墓賊也瞧不起他們。

現在也有盜墓賊的存在,而大部分盜墓賊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絕戶,這樣的行為真是缺德。

三:吃絕戶

“吃絕戶”中的“絕戶”是指死了丈夫,帶著孩子或者獨自一人生存的寡婦,與“挖絕戶墳”中的“絕戶”意思不同。女性原本就是弱勢群體,而寡婦在古代社會更容易被欺負,因為她們的丈夫逝世後,不單止失去了家庭支柱,很可能連家族的長輩都來搶奪她亡夫留下的錢財,從而分給家族的其他人,只留下一點錢給寡婦勉強度日。

古代三件最缺德的事,幾千年過去還有人做,做過一件請反思

比如明朝女子柳如是,原本嫁給了大才子錢謙益。但錢謙益逝世後,錢家的人就過來瓜分了錢謙益留給柳如是的財產。而柳如是為了保護錢家產業,最後被迫選擇自盡。現在社會還有不少女性在失去丈夫後,遇到亡夫家族的人來搶奪財產的事情,這樣欺負弱質女子的行為真是缺德。

上述三件古代最缺德的事,大家有做過嗎?如果做過其中一件,請好好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