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改革开放40年

西城

大到经济发展 小到衣食住行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

每个人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

今天

Ta们口中的40年是什么样的

「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郭秀甫 广内街道居民

社区大变样,服务暖人心

「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居委会的变化,体现了群众工作和居民业余文化的提升!”从1996年开始,郭秀甫在广外街道居委会工作了8年。

一间屋子,一群人,不计较回报!

“刚来居委会工作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办公室就是自家建的一间屋子更别提办公器材。”郭秀甫回忆当时的情形。

屋子里没有任何办公设备,郭秀甫就把自己结婚时的暖水壶、书柜都拿到居委会,充当公用。

“虽然说就一间屋子,一群人,但是我们当时谁也没计较回报,一心想着为居民服务。”郭秀甫说着那时他们工作的初心。

“地方虽然小,但是大家心特别齐,有时候组织居民开会,人多得挤不下,居委会主任就招呼大家去自己家里开会。”即使已经过去很长时间,郭秀甫说起这些事还是记忆犹新。

社区成“核”,汇聚百姓情怀

“现在好了,五年前,居委会经过翻修,基本办公设施都齐全了,屋子也宽敞明亮,以后开会再也不怕没地儿了!”郭秀甫介绍着居委会现在的样子,藏不住脸上的笑意。

“平时我们经常组织居民跳舞、唱歌,还有一些兴趣班,像读书、朗诵、手工、画画……这些居民都可以参加,我自己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呢。”

如今,居民在物质生活上升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巨大提升,而社区就像一个“核”,成为了社区百姓人文情怀抒发和汇聚之地。

@高志东 广内街道居民

街坊有新人,城市更包容

「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征,更是老北京人的“根儿”,坐落在老墙根67号的这座四合院,高志东半岁的时候就随家人住在这里了。

四合院的变迁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个四合院是之前中国‘法学之父’沈家本为他亲戚买的,在当时,是一个三进三出的标准四合院,可气派了!

“以前,前院和中院都是沈家本的儿辈们住,解放初,后院被我舅爷爷买了下来,我们一家就一直住在中院的一间房里。”高志东说道。

沈家本后代搬走之后,房子都交了出去,前院给了合作社,现在变成了一个小超市,附近居民经常会去光顾,买些生活用品。

时代在发展,四合院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院里来了“新客”,像一家人

“以前院里住的都是亲戚家人,人少,环境卫生都好,氛围也特别温馨。”高志东说。随着老人的搬走,新住进来人越来越多,大部分还是外来人口。

现在四合院不仅变小了,格局也变了模样,但是高志东还是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我跟我爱人年龄大,搬不了重物,去后院喊一声,那些年轻小伙子就会过来搭把手,他们都特别的热心肠,和当年那些人一样。”高志东笑着说道。

现在院子里的人像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改革开放,不仅仅体现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更体现出城市的包容性,一座小院的变迁,更是体现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包容。

@温惠芳 广内街道居民

昔日出门徒步,如今公交通达

「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我在这地儿生活了几十年,什么变化我都知道,感受最大的就是交通的变化。”过去的公交,人挤人,还不一定能上去;现在的公交,文明排队,礼让守序。对于这个变化,温惠芳感慨颇多。

过去,挤公交上班不如走着去

“那些年出行别提多困难了,我在广安门中医院附近上班,孩子在单位幼儿园上学,每天要带着孩子一起去挤公交,真不如走着去呢。”现在的温惠芳想起当时的情形还会感到害怕。

当时,公交站牌设在路边,还没有安全防护栏,来了车,想上车的人就拼命往前挤,挤上车了,还没有空调,特别是夏天,好好打扮出门上车的,不仅衣服汗湿,还沾满灰尘,特别影响上班心情。

温惠芳在当年,为了上班不迟到,经常步行去上班。

城市的变化,看得到,摸得着

“现在好了,广安门内大街穿行的公交就有好几趟,以后上班也不怕赶不上车了。”如今的温惠芳这样说道。

现在,原先狭窄的城市小道变成了宽敞平整的双向公路,拥挤憋闷的煤气包公交变成了自带空调的双层大巴,就连简陋的露天停靠站也变成了功能完善的公交枢纽……

公交的变迁不仅演绎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折射了城市的发展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我们能实实在在看得到、摸得着的。

@尚世忠 广内街道居民

告别“摩尔斯”,沟通零距离

「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以前朋友之前互通消息都是靠写信、发电报、或者让人哨口信,后来有了bb机,再就是大哥大,虽然有了先进的通讯工具,但是用不用得起还是一回事呢。不像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发展太快了。”

书信很短,车马很慢,电报很贵

“电报,当时只用来加急报信儿的,每次还不超过十个字。一个字3分钱,在当时是个奢侈事。”尚世忠讲到。

在尚世忠的记忆里,曾经的通讯主要是依靠电报和书信,书信很短,车马很慢,电报则是有急事的时候才会用到的通讯方式。

“后来有了BB机,但是用的并不多,因为安装一部电话就需要几千元的费用,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尚世忠说。

在上世纪80年代,BB机开始出现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将BB机别在腰带显眼的地方也成为当时一种“潮流”。

沟通零距离,智能新时代

“再后来,有了‘大哥大’,谁要是能有一台,可以跟邻居朋友显摆好久呢!”尚世忠说。

再往后,就有了小灵通,移动手机正式问世!

“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我都已经换了几部了,我们现在也都用微信呢,我喜欢下棋,就建了个微信群,经常和棋友交流技艺,我还是群主呢!这科技真是方便,不出门就可以知天下事了。”通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智能,尚世忠也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已经实现零距离沟通。一部手机可以发短信、打电话、开视频,不再有距离的限制。

@北京西城

40年

改革,发展,创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城市在进步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

更是历史的主人翁

我们已做好准备

迎接下一个40年

西城区融媒体中心

「40年·说变化」那年居委会初建,我借出了结婚时的家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