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如果日本不蓄意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會不會一直不參戰保持中立?爲什麼?

藝嶼EYESVOT


日本即使不偷襲珍珠港,美國也會對日本宣戰的,對於網上說的那些傳言活美國人已經知道日本要偷襲珍珠港,這個我是不太認同的。當然今天不是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來看日本當時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日本也是被美國逼的。日本人一開始入侵中國的時候,美國沒有做出什麼明確的表態,而且一開始日本的戰略物資很多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就說石油,日本在和平時期的消耗一年大概在400多萬噸,但是戰時大概需要800萬噸以上,都知道日本卻戰略物資,這些石油從哪裡來的?當然美國也不會讓日本佔領亞洲的,日本人的目標也是很明確的,先佔領朝鮮,臺灣,然後進攻中國大陸,之後蘇聯乃至整個亞洲。美國人在亞洲的利益很多的,一開始日本攻打中國,美國也是兩邊都支持,因為這個時候日本還沒有觸及到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但是之後日本的動作越來越大了,美國已經感覺得到危險了,先是全面入侵中國,之後又在美國也是看到日本人想開闢別的戰場,那麼東南亞就是首選。

這個時候美國就開始和日本切斷關係了,開始禁止向日本出口戰略物資,而且凍結了在美的所有資產。日本人也是沒辦法了,也看到了美國的態度,美國一旦不給日本人戰爭物資的話,那麼日本人就只能去東南亞搶了,單單一個石油就足以讓日本人頭疼的,一開始想在中國佔領區開採,但是成本遠遠大於產出,後來就只能想佔領東南亞,不光有石油,還有橡膠。那麼這個時候美國的利益就會受到日本人的影響,因為這個時候美國在東南亞是有很多殖民地的,關島,菲律賓等等。

而且美國這個時候也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美國在一邊看著確實能夠賺錢,但是羅斯福新政帶領的後果也是開始暴露出來了,美國人這個時候又開始大量的失業,經濟嚴重下滑。這個時候急需要把民眾的視線轉移,而且日本德國等國家本來就是在進行反人類的罪行,美國不管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不會站在德國和日本人這邊的,德國和日本發起的戰爭就是因為英法美這些國家對於世界的瓜分,他們想重新分配世界,所以美國怎麼站在他們這邊呢?那麼就只有對日作戰了。

所以當時已經是雙方都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了。即使沒有偷襲珍珠港,只要日本人敢進入東南亞,美國必定出戰,那麼日本人就喜歡先下手為強。日本也是知道和美國打沒有勝算的,但是日本不打的話,只會敗的更快,因為日本和中國已經打了幾年了,但是日本完全沒有把中國打趴下,都陷入了僵持狀態,日本知道自己是拖不起的,所以日本只能以戰養戰,美國開戰,來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


小伍講歷史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一直有一個傳言,就是一箇中國人通過破譯日本的電文,得知日本將要偷襲美國珍珠港,並迅速把這一情報透露給了美國,但是美國得到情報後卻故意不宣佈,準備就緒後,等著日本飛機來轟炸,以藉此打破美國國內不願意參戰的呼聲。



美國除了是戰爭同盟國外,其實早期還是二戰軸心國的重要金主,日本擴張的資金,很大一部分就是從美國借的,而且打仗所必須的石油,也一直是美國在為日本提供,隨著戰爭時間越來越久,日本的勢力在逐步擴展,美國也害怕自己在東南亞的產業最終會落入日本的嘴裡,他們是知道日本人有多瘋狂。



當時日本內分為北上蘇聯和南下太平洋兩大派,因為日本國內資源稀缺,特別需要有一個強大的資源支持,而日本因為和蘇聯的一戰,讓他明白了什麼叫天外有天,最終決定南下太平洋,

但是太平洋地區的許多資源都是美國的,加上日本一直依靠美國進口石油,美國意識到日本的野心,所以開始只對日本禁運了部分物資,比如一些礦產和航空汽油,以次來威懾日本。



不過日本反而驚醒,如果美國扛不住壓力而切斷對日本的石油出口,日本也只能乾瞪眼,所以日本知道美國早晚都會參戰,不如直接在他準備好加入戰爭之前,就先打的他暫時無法加入戰爭,於是就有了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所以說珍珠港事件,被質疑是政治家們為了表演給美國人的也不難理解,畢竟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全國態度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全都要去打日本鬼子,而且美國順利加入戰爭,對戰後國際地位的提升做好了準備。


軍事一點通


美國自1776年7月4日獨立建國直到1941年12月7日因日本偷襲珍珠港而介入二戰的這段時間大體上在外交路線上一直執行著孤立主義政策——所謂孤立主義就是在國際糾紛中嚴格保持中立,避免介入除自衛戰爭外的一切國際爭端。儘管其間美國曾加入一戰而使孤立主義政策有所鬆動,但並未終結這一政策,因為一戰後美國又迅速回到了孤立主義的老路上,直到二戰初期美國仍極力避免介入其中。照此算來美國一共推行了165年的孤立主義政策,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堅持這一基本國策呢?

首先美國的地理區位為美國之行孤立主義政策提供了客觀條件:美國東臨大西洋,西濱太平洋,遠離其他大陸。有天然的地緣屏障保護的美國具備執行孤立主義的先天條件。然而儘管具備執行孤立主義的先天條件,然而美國主觀上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種基本國策呢?這主要還是受制於實力不足——在美國獨立之初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後來通過吞併佛羅里達、收購路易斯安那、侵佔墨西哥領土、購買阿拉斯加、入侵夏威夷等一系列擴張行動才發展成為東臨大西洋,西濱太平洋,幾乎佔據半個北美大陸的大國。直到1898年美國軍隊不足3萬人,這一數據甚至低於保加利亞這樣的彈丸小國。與此同時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如果過度介入到國際糾紛中極有可能導致國內來自不同國家的族裔因效忠自己的母國而陷入分裂,索性以中立之名坐山觀虎鬥——趁其他國家大打出手之際出後武器物資、提供貸款大發戰爭橫財,等戰局明朗後再摘取勝利果實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然而美國的孤立主義並不是無原則無底線的孤立,而是基於兩個基本前提:其一孤立主義只適用於美洲之外的國際糾紛,但在美洲美國之行的則是門羅主義——對歐洲列強在其他地區的擴張行為美國不予干涉,保持絕對中立;然而如果歐洲列強試圖在美洲拓展勢力範圍就觸及到美國的紅線了。其二孤立主義只是不介入國際政治軍事糾紛,但在經濟領域美國要求列強實行門戶開放政策,美國必須在列強的殖民地享有平等的經濟權益。任何試圖在美洲拓展勢力範圍或是試圖控制國際貿易航線的行為都會被美國視為挑釁行為。事實上一戰中的德國和二戰中的日本就犯了美國這兩個大忌:一戰中德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對通往敵國港口的中立國船隻不加警告直接擊沉,這妨礙到了美國同歐洲的貿易,與此同時德國還試圖同墨西哥結盟並支持墨西哥收復被美國侵佔的領土;二戰中日本大舉入侵中國並趁法國在歐洲戰場敗於納粹德國之機進入法屬印支,威脅到美國太平洋貿易航線的安全。

除了孤立主義本身這兩個基本前提條件之外,隨著美國國力的日益發展美國對孤立主義開始進行調整: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經歷了飛躍式的發展:美國已是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疆域面積900多萬的龐大國家,人口也已發展到9800萬,在世界工業生產的相對份額中已超越原來的世界工廠大英帝國,躍居世界第一,軍隊人數也已增長到100000人並打敗了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獲得了古巴和菲律賓等殖民地。應該說這時的美國已不滿足於僅僅扮演美洲老大的角色,美國正積極希望介入世界事務。在這樣的局面下加之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結盟墨西哥等美國眼中的挑釁行為使美國決定介入一戰。一戰後的美國已是一個世界級的大國,然而相比英、法這樣的老牌列強只具有相對優勢,仍不具備絕對碾壓的實力,所以在一戰後美國審慎地選擇回到孤立主義的老路上去。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自身綜合國力的提升已使孤立主義政策在一戰後出現了極大的鬆動:一戰後戰勝國齊聚法國巴黎召開和會,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帶著他的十四點原則參與了巴黎和會,試圖在戰後構建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聯盟體系。然而這時英、法這兩個老牌強國仍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美國並不具備完全壓制英、法的絕對實力,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發展勢頭英、法兩國聯合起來操縱了巴黎和會的進程,抵制了美國攫取界霸權的圖謀,使美國這次走出美洲稱霸世界的計劃落空。不過美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雖不具備碾壓英、法的絕對實力,但畢竟已具備相當的相對優勢,於是在巴黎和會上受挫的美國在1921年11月12日召集英、法、意、日、比、荷、葡、中等國參加華盛頓會議。會上美、英、法、意、日達成了《五國海軍條約》,根據該條約將五國戰列艦的總噸位限制為:美、英兩國各為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為17.5萬噸。美國利用這個方案確立了對日本的海軍優勢並得以分享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此後遠東太平洋地區就逐漸形成了美日爭霸的格局。

1929年10月29日以紐約華爾街股市暴跌為標誌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使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陷於動盪不安的狀態,到1933年初美國已有半數銀行倒閉,13萬家以上的企業破產,1300萬人失業。儘管美國政府通過羅斯福新政逐漸從嚴重的經濟危機中走出,但仍未能完全解決失業問題。當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解決經濟危機時同樣被經濟危機波及的德、日等國卻試圖通過對外侵略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這對當時的世界秩序構成極大的挑戰。對美國而言:這是有利有弊之事——德、日的對外侵略擴張已威脅到美國在歐洲和亞太的戰略利益,甚至德、日的實力進一步膨脹將有可能威脅到美國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美國作為一個政治崛起中的新興的世界大國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當時由英、法兩個老牌強國構建的國際秩序體系的束縛的,而德、日對這一秩序體系的挑戰在某種程度上為美國攫取世界霸權提供了一個良機。對美國而言:最佳的選擇莫過於向一戰一樣先保持中立,待交戰雙方兩敗俱傷時再參戰。

事實上美國也的確是這一做的:1941年3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租借法案》,開始向反對德、日、意法西斯勢力的國家提供援助。蘇德戰爭爆發後羅斯福在第一時間表示支持蘇聯。1941年8月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簽訂《大西洋憲章》,表示要共同反對法西斯勢力的侵略。德軍圍困莫斯科期間哈里·霍布金作為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代表緊急造訪莫斯科,在這裡他同斯大林就美國援蘇問題進行了兩次會談。直到這時美國國內仍有相當強烈的孤立主義呼聲,因此這時的美國並未直接介入戰爭,而是向英、蘇等國提供援助,扮演“民主國家的兵工廠”角色。這時英、法、德、蘇、日等國深陷戰爭泥潭而無法自拔,這就使美國的實力凸顯出來——無論美國加入哪一方作戰都將極大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其實自己已有心改變傳統的孤立政策,轉而開始謀求世界霸權。正在謀求世界霸權的美國自然無法容忍其他國家崛起成為某一方區域霸主,進而威脅自己在該地區的利益。日本恰恰在謀求成為東亞地區的霸主,這已威脅到美國在華利益以及東南亞的菲律賓等美國殖民地。美國無法容忍日本進一步擴張,因為這甚至會威脅到美國的國防安全。有鑑於此的美國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否則將對日本實施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一系列制裁措施。這樣一來對日本而言:處境就相當尷尬了——如果答應美國的要求,意味著日本必須放棄已到手的諸多利益;如果拒絕美國的要求,那就必須面對美國的制裁。而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彈丸小國如果被美國製裁,那麼其原本就並不強的戰爭潛力將遭到進一步削弱,這對已深陷中國戰場無法自拔的日本而言顯然是不能承受的。況且在日本看來:美國在採取制裁行動後是否會進一步加大對日本的打擊力度呢?如果美國主動進攻日本,那麼以日本的國力是完全無法與之對抗的。既如此,不如索性對美國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從而爭取戰略主動權。

即使日本沒偷襲珍珠港,對正圖謀世界霸權的美國而言:參戰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當然如果沒有珍珠港事件,也許美國參戰的時間還將延遲。美國介入二戰時英、法、德、蘇、日等國均以在戰爭中被大幅削弱,整個二戰過程中美國本土的生產並沒遭到戰爭的破壞,相反美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兵工廠開足馬力進行生產,困擾美國已久的失業問題至此因戰爭而得到解決,各國的黃金、外匯、海外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到二戰結束時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達到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總產量的2/3,黃金儲備達3/4,對外貿易額為1/3。1944年誕生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世界霸權地位。1939年軍隊規模只有33萬多人、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16位的美國到戰爭結束時已膨脹到1200多萬人的規模,而原子彈的發明問世更是使美國站上了世界軍事之巔。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孤立主義原則被徹底否定,"國際主義"成為美國外交決策的基礎。美國外交政策的多邊主義時代產生了。戰後美國多邊主義外交政策的基本理念為:通過維持西方聯盟,在一系列國際規則和原則的基礎上協調與盟國乃至與非盟國之間的政治經濟關係,同時強調通過建立國際制度、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來協調各國之間的國際事務。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強調國際多邊合作的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而戰後的西方軍事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在美國的主導下成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我想大家應該還記得,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著名的陰謀論。有一部分人認為,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已經事先得到了情報,是美國政府故意隱瞞情報,直接導致珍珠港慘敗,以此來激發美國民眾要求參戰的熱情。果然不出所料,美國政府如願從國會得到了宣戰權,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就發表了著名的國恥報告,正式向日本,德國,意大利宣戰。

不論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陰謀論是否真的存在。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美國政府當時並沒有得到國會的授權,而在美國社會上還有一部分反對參戰的聲音。美國是個現實主義很強的國家,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因為當時德日還沒有直接侵害到美國利益,美國社會上並不同意直接參戰。

二戰剛開始,美國對德日國家實現綏靖政策,同時與德國,日本進行貿易,並向他們提供大量的鋼鐵,石油的戰略物資,大發戰爭財。只是到戰爭的中期,日本開始大肆侵略東南亞,日本的擴張野心危害了美國的利益。美國開始斷絕與日本的貿易,並在太平洋派出艦隊,封鎖太平洋航道,切斷了日本戰略物資的運輸航道,與日本發生了衝突。



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美國社會和民眾反對戰爭,美國政府起初也沒有參戰願望。只是戰爭的無情,已經德日的擴張野心,已經觸犯了美國利益。美國政府才下決心參戰,而要得到宣戰權,必須得到美國民眾和國會的支持。要激發民眾的反日熱情,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日本首先挑起戰爭,而且最好是不宣而戰,更能激發美國民眾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仇恨。這才有了著名的珍珠港陰謀論,不論真假,關鍵是最後的結果是美國政府不僅得到了國會的戰爭授權,還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支持。

所以說,二戰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野心,必然觸動美國利益,而美國也一定會參戰。


無奈且向上


如果沒有“偷襲珍珠港”,日本的石油會在1941-1942年間枯竭,日本經濟工業全面崩潰,侵華日軍直接不戰而敗。

其實一開始美國人就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幫兇,日本出兵,美國人提供全部的戰略資源。後來日本人在中國戰場陷入僵局,離戰爭結束遙遙無期,加上國際社會對美國人的譴責,最主要的美國人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因為日本人持續的戰爭嚴重受損,美國人忍無可忍,切斷了對日本人的資源供應。

當時對切斷資源對美國人來講是一箭雙鵰。日本人沒有資源就無法繼續作戰,日本人肯定不甘心,所以日本人肯定不願意停戰,這樣美國人後來介入戰爭,入駐西太平洋就有藉口。日本偷襲珍珠港,就讓美國人有介入戰爭的藉口。

前期賣資源,就是為了讓日本人有勇氣發動全面侵華,後期在關鍵時刻切斷資源供應,算準機會介入戰爭。不過有一點,就是日本不去偷襲珍珠港,有了其他路子找資源,美國人也會找藉口介入戰爭。


英仙座2


在珍珠港空襲之前,美國國內雖然存在著孤立主義,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可以做事法西斯集團的擴張,美國孤立主義的前提是世界大體局勢的穩定和美國利益的延續,而很顯然,日本在東南亞的擴張已經侵犯到了美國的利益,兩國之間爆發全面戰爭只是時間問題,珍珠港只是美國對日本宣戰的一個契機罷了,即使日本不蓄意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也會找其他的理由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已經是大勢所趨,避免不了的了。

況且,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羅斯福和丘吉爾就在簽訂大西洋憲章時就明確表明了,美國會選擇時機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除此之外,美國對蘇聯和英國的租借法案也早已經提上日程,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美國雖然並沒有直接出兵但實質上已經是英國和蘇聯的準盟友,美國本來就沒有完全中立,徹底介入是遲早的事。


貞觀防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使日本不蓄意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最終為了國家利益也會參戰。因為在歐洲戰場,德國在進攻蘇聯以後,頹勢越來越明顯了。蘇聯在佔領德國以後,肯定會南下進攻日本,到那時日本肯定不是對手,到那時整個日本都會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直接威脅美國的霸權。美國肯定不希望蘇聯獨霸太平洋和亞洲,所以會想方設法的參與進來。

即使日本不主動攻擊美國的夏威夷,在蘇聯佔領德國以後,蘇聯等國也會向美國施壓,讓其限制對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沒有了石油,會向東南亞擴張,東南亞有歐美的殖民地,比如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所以日本進攻東南亞以後,歐洲國家肯定會想方設法的進行軍事幹預。進而進攻日本,分一杯羹。


烈火文史


歷史沒有如果,美國當時限制對日本的資源出口,封鎖日本相關航道,日本鬼子攻擊美國是歷史的必然,而美國霸權思維由來已久,妄圖插足全球事務,日本的戰爭機器也威脅到美國在東南亞的利益,兩者矛盾幾乎不可調和都不會退讓,習慣於冒險的日本人美國也不放在眼裡,而且日本有一定的作戰準備和美軍抗衡,如果不是因為無線電技術的落後,導致中途島大戰日軍慘敗,恐怕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也會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珍珠港事件就是典型!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噸位就被規定為世界第三。所以理論上,日本海軍的實力也應該是世界第三。它的艦艇噸位是美國、英國的60%,法國、意大利又是它的60%。
美國是不得不參戰!兩個國家都是有侵略歷史的國家,兩者矛盾衝突當時的形勢下,幾乎不可調和,日本的強大對美國的利益威脅會逐漸加劇,兩者爆發戰爭是必然的!


時事新聞雜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美國不會一直保持中立!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美國打不打二戰是根據美國的國家利益來定的,即國家利益高於一切!跟日本的行為實在沒有太大關係,當然,日本要是入侵美國,美國肯定會還擊,但是日本不打,也不代表美國就不會參戰。


最流行的就是陰謀論。很多人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國早就知道了,美國為了參戰才故意裝作不知,愣讓日本偷襲得手。實際上你細想一下,這個理論就是顛倒因果的設置,應該是先有陰謀論,才能有偷襲珍珠港,而不是有了偷襲珍珠港,才有了這種陰謀論,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偷襲之前的幾年時間裡,美國一直在限制資源出口日本,美國根本不認為日本敢開戰,因為實力對比懸殊,他認為通過這種手段就能讓日本屈服,而不是為了讓日本打自己才這麼幹。


然後就是說羅斯福總統為了擺脫國內孤立主義情緒,才故意放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更是笑談。美國的孤立主義肯定是極少數,否則主戰的羅斯福不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美國總統是美國人一票一票投出來的,代表美國大多數人的願望,美國總統的施政剛領和國策絕對是美國人民支持的,否則他早滾蛋了。所以孤立主義情緒只是一種託詞,還沒有大到能影響美國總統和美國人民的地步。

只要簡單回顧下一戰就可得知美國參戰不一定要捱打不可。1917年,美國以德國違反限制潛水艇戰參戰,加入一戰,加入的根源還是在國家利益,他要維護自己在歐洲的債權而不能坐視某些國家倒臺。二戰和一戰其實一樣,都是利益的重新整合,美國作為世界的一份子不可能置身事外,他所想的只是何時加入戰局對國家更有利而已,日本偷襲的行為只是改變了美國參戰的時間表,並不是能決定美國是否參戰的唯一理由。



綜上,美國即便不遭到日本偷襲,也會選擇時機和理由加入戰局,以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史書上冬眠的蛇


不會,美國之所以建國後一直沒有在本土發生過大規模的外來戰爭,一方面是他保持了自己的強大,讓對手敬畏。另一方面就是一直奉行著保持中立的國際孤立主義政策。

二戰後期,美國的政治人物已經在千方百計介入戰爭進程,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德國的進攻已經止步於斯大林格勒。這是二戰德國發動戰爭以來第一次無法順利推進,遇到有效反擊。這對世界上任何有戰略眼光的人來說,都能看懂他的巨大戰略意義。那就是蘇聯能夠對抗德國,戰爭的局勢很有可能反轉,世界格局將要重塑。

羅斯福剛好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政治家。實際上從很多跡象上表面,美國是有意給日本放水,讓日本偷襲已經沒有太平洋艦隊有主力的珍珠港的。無論哪種體制的國家,人民實際上無法影響國家決策和政治進程。因為政客有千百種手段影響民意導向和決策過程。

即便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也絕對無法坐視蘇聯戰勝德國,征服歐洲而無動於衷。因為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這種體制和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本身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一直敵視和防範的。

一旦蘇聯取得壓倒性勝利而美國不參與戰爭進程的話,世界上就再也沒有能夠制衡蘇聯的力量。而且戰後世界格局就是蘇聯一家獨大,唯我獨尊,歐洲將淪為蘇聯的N個加盟共和國。重塑的世界秩序也就跟美國沒有太大的關係,蘇聯將獨吞戰勝利益,更加強大無比。

出於對世界局勢的憂慮和美國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美國必須參與二戰後時代,以救世主的姿態在關鍵時刻參與戰爭,奪取勝利的果實。美國不但贏取了利益還站在了道義制高點上,成為世界共主。即便蘇聯不忿,卻也不能表現出來,一方面已經打的精疲力竭、國力空虛,無力再挑戰英美聯軍。二來站在道義輿論場上也說不過去。

蘇聯其實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還得強顏歡笑給美國陪笑臉。美國最後一如其設計的那樣,不但賺的盆滿缽滿,還成為二戰後秩序主要制定者,得意了好幾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