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獎補機制爲貧困戶脫貧「加勁給力」

“到戶增收項目獎補1000元,種植經濟作物獎補520元,村裡農技農豐專業合作社分紅750元,丈夫在外打工獎補1000元……”10月22日,睢縣城關鎮關張村的韓冬梅拿著“一卡通”向記者展示了她一年來獲得的獎補錢數。

韓冬梅夫婦原在南方沿海城市打工,潮溼的居住生活條件、緊張的工作節奏,讓她患上了風溼性關節炎,兩個手指關節變形,治病花光了她多年的積蓄,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她只得回家。2015年,村裡把她評定為貧困戶,並將她選聘為村文化管理員,每月發放工資650元。

為了鼓勵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幹事創業增收的積極性,睢縣探索實施生產務工獎補、脫貧勵志獎補、帶貧模式獎補和贍養扶貧獎補等多項精準幫扶機制,提升貧困戶穩定脫貧成效。全縣上下呈現出了貧困戶“自己幹、政府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縣內就業貧困勞動力,全年收入1.5萬元以上的,每人每年補助2000元;縣外工作的貧困勞動力,採取技能培訓、用工對接、政策補助、就業服務等精準手段,每人每年務工收入2萬元以上的,每人每年補助1000元。務工補助採取“先就業,後補助”的方法,每年補助一次。今年以來,已落實務工補助10072人,發放補助資金998.2萬元。

針對有勞動能力且願意發展產業者,採取“小額貼息貸款+技能培訓+產業保險+政策獎補”模式,對貧困戶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個體私營經濟等產業的給予產業補助。其中,種植業、養殖業採取普惠制補助,經濟作物每畝補助200元,非經濟作物每畝補助100元,將土地流轉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每畝補助200元;對非禁養區養殖能繁母豬1頭以上、生豬5頭以上、牛2頭以上、羊5只以上、成年雞鴨鵝兔50只以上或特色養殖達到同類禽畜規模以上並經營良好的,每戶每年補助1000元;對發展家庭作坊、商店超市、商品經營、加工製作等個體私營經濟年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的,每戶每年補助1000元。今年以來,已落實產業補助38408戶,發放補助資金2865.6萬元。

貧困戶超過當年脫貧標準實現穩定脫貧的,以戶為單位給予脫貧成效獎勵。根據脫貧成效,貧困戶家庭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上,每戶每年按人均純收入的20%予以獎勵;對帶動貧困戶脫貧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根據帶動貧困戶情況,也分別給予政策獎勵。目前,已落實脫貧成效獎勵5668戶,發放獎勵資金854萬元。

對自願不享受政府產業、就業等扶持補助政策,能夠自主脫貧,人均純收入在8000元以上、能夠按時穩定脫貧的貧困戶,縣政府給予每戶6000元的自主脫貧獎勵,並授予“脫貧勵志模範”稱號,目前,已評選“脫貧勵志模範”40戶,發放獎勵資金24萬元。

獎補政策的實施,在全縣貧困群眾中產生了極大反響,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幹事創業增收的積極性得到了空前提升,形成了“沒有脫貧的想脫貧,已脫貧的快致富”的熱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