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改善人居環境 打造美麗鄉村

“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我承包了十幾畝煙田,媳婦在村裡廠子打工掙錢,現在脫貧了,俺也想把家裡的院子修得像花園一樣,美滋滋地生活。”7月19日,在孫聚寨鄉劉六村村室,前來領磚石料的村民王友生說。這是睢縣人居工程建設中的一個小場景。

睢縣注入建設資金1.1億元,對全縣118個貧困村重點整治。首批確定重點戶1521戶,按需實施。目的是把已經脫貧出列的村打造成美麗鄉村示範村;把已脫貧村民的村舍,建成美麗生態宜居地。通過人居工程建設,提升脫貧質量,啟動鄉村振興的引擎。

“人叫人動,人不動,政策調動積極性,縣裡把真金白銀給你了,戶院改造,缺啥補啥,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西陵寺鎮黨委書記石巖說。她帶著鎮班子成員,對將要改造的重點戶,一戶一戶地做規劃,具體到每個廚房灶臺、廁所便池,他們多數是晚上做規劃,白天到施工現場督導質量進度。全鎮114戶重點戶,目前已全部建設完成。

與此同時,按照貧困戶每戶平均不超過3000元的標準全覆蓋,實施貧困戶“六改一增”工程。特別是2014年脫貧的19個村,實施了4260萬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178個項目。強力推進“廁所革命”,全縣完成8800套三格式、24545座水衝式廁所安裝。引入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運營機制,徹底解決農村垃圾圍村現象。實現了難點突破,以點帶面,補短板、強弱項。

在蓼堤鎮張總旗村,通過系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有序的村舍、完全硬化的道路、明亮的路燈等讓這個昔日“髒、亂、差”的地方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該村按路巷成立“環衛隊”,村民自我管理日常保潔,增強了村民自覺參與集體勞動、自覺維護環境的意識。

在睢縣不少貧困戶家的院牆上都掛著某某商會、愛心人士認領“美麗庭院”改造戶牌子,這是睢縣利用社會力量助力脫貧攻堅的一項活動。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冉燃說,愛心人士的善舉,加快了貧困戶“美麗庭院”建設,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出了把力。

睢縣通過人居環境工程,讓農村成了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一批特色鄉村已見雛形。西陵寺鎮耿莊村2015年從貧困村出列後,便開始村莊規劃。他們立足實際,在鄉土文化上做文章,籌劃鄉土文化長街,讓人們走在鄉間的小道上,體驗扛把鋤頭在肩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農耕生活;讓人們聽著牧童的歌聲,呼吸鄉間空氣,感受淨土的魅力,在田間的瓜果地裡,建起木屋,搭起草棚,描繪著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