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志」「智」雙扶化解脫貧難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只有實施‘志智雙扶’,樹立脫貧光榮的導向,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匯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才能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產業科技特派員走進田間地頭給我們傳技術、解難題,這是給我們脫貧致富上了‘技術保險’啊!”10月17日,睢縣城郊鄉湯廟村支部書記王峰感激地說。

峰所說的產業科技特派員就是前幾日由河南科技大學18位專家組成的“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服務團來到睢縣城郊鄉雲騰農業科技園,為園區“種、養、加”產業把脈問診。

近年來,睢縣結合貧困村、貧困戶實際,通過科技扶貧、能人帶動、文化扶貧、輸血造血等多渠道精準發力,開展“志”“智”雙扶工程,大大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1

技能培訓添“資本”

睢縣通過聘請高校專家服務團,開展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崗前技能培訓,實施“新型職業農民”“農產品經紀人”“鄉村旅遊”“巾幗農家樂負責人”“巧媳婦工程”等專項創業培訓,探索實行“課堂培訓+創業實訓”“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示範基地培訓+創業項目案例培訓”等模式,推廣“互聯網+”創業培訓,開展開放式在線培訓,建立致富帶頭人創業網絡創業培訓體系,提高創業培訓有效性,讓農民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技術、開闊了思路,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

城郊鄉保廟村貧困戶王順治種植了幾畝葡萄,原來沒有技術,產量不好,也賣不上價格。經過農業專家的指點,今年種植的葡萄個大,光澤還好,一畝地就收入了5000多元。在周堂鎮嘉鴻鞋業打工的譚小蘭更是受益匪淺,她初次進廠時只拿1500元的工資,通過縣裡組織的技術培訓,如今她的工資提高到3000元。

技能培訓為貧困戶脫貧“添枝加葉”,拓寬了群眾增收的路子,為實現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典型引路增“信心”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只有實施‘志智雙扶’,樹立脫貧光榮的導向,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匯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才能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睢縣縣委書記吳海燕說。

睢縣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傳播精神文化知識;挖掘脫貧勵志模範、創業致富典型、“鳳還巢”成功人士,利用多種輿論工具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引導和鼓舞貧困戶依靠雙手辛勤勞動脫貧致富,樹立“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自信心。

澗崗鄉恆山村張玉喜四年前因一場事故,落下了三級殘疾。他身殘志堅,於2016年建起了養殖大棚,經過和妻子張小瑩兩年的不懈奮鬥,終於在2017年年底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並被授予全縣脫貧勵志模範稱號。

“人家身體殘疾都脫貧致富了,咱還觀望啥?”後臺鄉鄧莊村軒琴鋒聽過村頭大喇叭講述的脫貧攻堅故事,鼓足了幹勁,他在自家的7畝地裡種辣椒,當年一畝地收入一萬多元。

為激發貧困戶脫貧鬥志,該縣出臺了《關於鼓勵扶持貧困戶自主脫貧穩定脫貧的若干政策意見》,實施脫貧勵志模範、就業產業獎補、脫貧成效獎勵“三大工程”。自主脫貧且人均純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貧困戶,授予“脫貧勵志模範”稱號並給予每戶6000元的自主脫貧獎勵;發展種、養、加、商、遊等脫貧產業,發放獎補資金1785.07萬元;對貧困家庭在集聚區就業、扶貧車間就業、縣外務工的,發放就業獎補資金1731萬元;對貧困戶家庭當年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上,每戶每年按人均純收入的20%給予脫貧成效獎勵。

目前,睢縣已為“脫貧勵志模範”發放獎勵資金24萬元;落實各類政府獎補政策20404人次,發放獎勵資金1080.49萬元,形成了“自己幹、大家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3

文化扶貧提“精神”

為補齊“文化短板”,提升群眾治窮致富的“精氣神”,睢縣實施“七覆蓋一到位”文化精準扶貧提升工程。該縣為每個貧困村配備1名文化宣傳員,帶動村民參加文化活動,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推動文明村風。創作大型脫貧攻堅劇《惠河灣》在各鄉鎮巡演,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喜愛,起到了立竿見影的良好效果。

夜幕降臨,孫聚寨鄉劉六村文化廣場上燈火通明,村民們穿著隊服如約而至。戲劇隊聲情並茂地演唱著豫劇;紅歌隊鏗鏘有力地唱著《東方紅》;腰鼓隊、廣場舞隊盡情地敲著、舞著……豐富的文化生活提振了村民的精氣神。

73歲的李廣真老人每天邊做飯邊哼著曲,年輕時學過唱戲的她,又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沒事就想唱兩嗓子,之前劇團來俺村唱兩天就走了,不過癮,現在我們自己天天唱。”李廣真老人說,“從來沒有過過這麼好的生活,60歲以上給補錢,看病還報銷,黨的政策真是好啊,我還要多活幾年呢。”

“因婚至貧”是脫貧攻堅的絆腳石,為了踢開這個絆腳石,睢縣制訂下發了《睢縣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工作方案》,提出了彩禮不超過2萬元等一系列執行標準。

百善孝為先。該縣還積極探索孝善敬老工作新模式。以“子女主動交、理事會統一管、孝善基金定時發、政府及時獎勵”為工作運轉機制,以“弘揚文明新風、倡導子女盡贍養責任,真正解決貧困老年人脫貧問題”為工作目標,推行“每天三元錢”贍養扶貧工程,545個村都成立了孝善理事會,建立了孝善敬老臺賬,籌集發放孝善基金4723.778萬元,18438名貧困老人獲得政府贍養獎補735.158萬元。同時,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孝賢模範”“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進一步調動了贍養義務人履行贍養義務的積極性,提高了老人戶家庭收入和生活保障,形成了家庭孝心養老、社會善心敬老的良好風尚。

4

“五幫四同”暖民心

脫貧攻堅需要幹部沉下去,與困難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幫助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發展產業,改善環境,找準拔掉窮根的路。睢縣在全縣幹部中開展“五幫四同”活動,即幫貧困戶打掃一次庭院衛生,幫貧困戶置辦一件必需的生活用品,幫助解決一件急事難事,幫助宣講一些有針對性的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的志氣和信心;共同與貧困戶吃一次家常飯(自費),共同與貧困戶參加一次生產勞動,共同謀劃實施一個增收項目,共同與貧困戶老人過一次生日。

每天,你都能看到扶貧幹部奔波在鄉間小道上,穿梭于田間地頭,進出於農家小院,面對面宣講、點對點幫扶、心貼心交融……據不完全統計,自“五幫四同”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幹部入戶走訪216000多戶,收集群眾困難信息12206條。

隨手翻看一位駐村幹部的民情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滿了群眾的心聲及各類民生訴求。有想參加技術培訓的,有想改善房屋的,也有尋求幫助購藥的……

“我們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現場解決不了的,帶回村裡統籌研究解決。我們就是把幫扶村當成家,把幫扶群眾當成‘孃家人’。”駐潮莊鎮郭莊村第一書記趙紅珍告訴記者。

他們帶著感情而來,帶著親情而來,也帶著大包小包而來。有的給困難群眾帶來了常用藥品,有的給老人買來了厚厚的羽絨服,有的給孩子帶來了漂亮的書包、學習用品等,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共送去各類物品81562件,各類慰問金11.31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