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老人,守著自己的大宅門,拒絕一億,聲稱:有種東西不能賣

現代人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所以古代的文物,價值水漲船高。物以稀為貴,正是因為古代的很多建築,在歷史長河中,被時間的沖刷,和戰爭的摧毀,大部分沒有被保留下來。即便是保存下一點,也是冰山一角,或者被損壞。能夠完整保存的,少之又少。中國的建築物,就連擁有現代科技的現代人,都感嘆不已,甚至無法理解,更不能還原。中國建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古人的住房。古代的中國,階層制度明顯,貧富差距很大,有能力的人,家中的建築,才是現代人最膜拜的。今天說的是乾隆年間的一座老宅子。


鄭州一老人,守著自己的大宅門,拒絕一億,聲稱:有種東西不能賣


鄭州的一個老人任金嶺,一輩子守著一座老宅,是任家老宅,當地人習慣稱其為“大宅門”。在現代化的今天,他的老宅,好像有點不符合社會。他的老宅傳到他這一代,已經是7代了。祖先完全修建完成老宅,用了四代,63年才完成。老宅至今200多年的歷史,依然保留著乾隆年間的樣子。有二十幾個拴馬的柱子,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雕和木雕,而且雕刻手法,都是在當時一流的,如今的雕刻已經沒有了那種感覺。


鄭州一老人,守著自己的大宅門,拒絕一億,聲稱:有種東西不能賣


老人的祖宅成為家族的傳家寶,祖祖輩輩守著,精心呵護。就是在戰爭年代,這裡也沒有被破壞。在高樓大廈之間,老宅顯得格格不入。有人出價一個億購買老宅,任金嶺老人一口拒絕,一聽很生氣,給10億都不賣。他表示,自己如果買了宅子,就相當於賣了祖宗。而家風是最不能賣掉的,更是他家族的信念,不能賣。


鄭州一老人,守著自己的大宅門,拒絕一億,聲稱:有種東西不能賣


的確,買一個宅子簡單,可是家風信念不能賣,如此,跟抗戰年代的漢奸有何區別,他不要做一個賣主求榮的人。為了更好的保護大宅門,他申請當地政府,對老宅實行保護,畢竟是200年前的建築文化。如今的大宅門,成為當地一所建築博物館,裡面的建築,供人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