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词”也叫“南词”,形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在南方

“弹词”也叫“南词”,形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在南方。弹词在南方各地,特别是在苏州、杭州、扬州、江宁(今南京)等大工商业城市里得到了很快发展,并出现了用“国音”和“土音”演唱的弹词。

“弹词”也叫“南词”,形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在南方

弹词的伴奏乐器有小鼓、拍板,但大部分是用琵琶伴奏,还有三弦,有时还用扬琴,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用琵琶、三弦紧密结合的伴奏手法,并被固定下来。在弹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派,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弹词”也叫“南词”,形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在南方

其中以嘉庆、道光年间出现的“陈调”、“俞调”、“马调”尤为著名。弹词由于篇幅长大,因此“开篇”受到群众欢迎。“开篇”一般没有说白,短的开篇只有两韵四句,长的也不过十几韵,在长篇中起定场作用,目的是把听众的兴趣引向正书,有些像宋人的“说话”中的“入话”,后来逐步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弹词”也叫“南词”,形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在南方

音乐与各地方言、民间曲调相结合形成许多曲种。一般有一到三人自弹乐器自唱,唱词属于诗赞系,音乐优美细腻。代表曲种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平胡调、长沙弹词、木鱼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