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謹記這兩條處世真諦,將來非富即貴,後福無窮!

《菜根譚》中說:“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人一輩子過的不易,酸甜苦辣,離合悲歡,這些每個人難免都要經受,而若要讓日子過得通透,單純依靠學識是不行的,還要有崇高的道德品性,當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成為一種本能,便成就了人品,真正最讓人垂青的,不是才華卓絕,而是人品璨然。

君子如玉,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像是一塊溫潤的美玉,讓人不自覺產生好感。在人生中,若要立於不敗之地,便有這兩條處世真諦,一旦謹記,將來非富即貴,後福無窮!

人生,要謹記這兩條處世真諦,將來非富即貴,後福無窮!

一、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

譯文: 上天要降災禍在一個人身上時,一定會先給些許的福分滋長他的驕傲之心,所以福運來了不要高興得太早,要看自身是否懂得接受。

人生在世,失意與得意總是交相而來。每個人都有經受幸或不幸的時候,而當人得到福運時,若是沒有危機意識,極易會讓人心生得意、驕傲的心思,甚至急於表現自己,做出招人嫉恨的事情。

《了凡四訓》中說: “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無論經何事,謙虛之心都是必不可失的,得到福分也不必得意,要善於承受。若是心存傲慢、得意之念,即便是再深厚的福分,也會因德不配位,而衍生災殃。

人生,要謹記這兩條處世真諦,將來非富即貴,後福無窮!

二、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譯文: 上天要降福運在一個人身上時,一定會先給些許的災禍來使他警惕小心、稍做懲戒,所以災禍來了也不要太過憂慮,要看自身是否會自救。

老子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生的禍福總是相依相存的,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即便是禍運降臨,也不必驚慌,以鎮定自若的心態,方能快速尋到轉禍為福的自救之道,若是驚慌失措,往往使人無所適從,處境只會更加糟糕。

人生,要謹記這兩條處世真諦,將來非富即貴,後福無窮!

人生,沒有永久的福分,亦沒有永久的禍事,其實讓福報自來,轉禍為福的關鍵,便在於自身的心態。有福時要居安思危,有禍時要擺脫厄運,人生方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