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61岁木匠爱妻子的方式很特别:妻子喜欢什么,我就做个什么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有着浓眉大眼,再配上花白的卷发、络腮胡子,他就是很有名气的“木匠”郑安全,他的形象与日本著名漫画师宫崎骏颇有几分相似。自从17岁在老家塘栖跟师傅学了木匠手艺后,这门手艺就成为他的一个业余爱好,玩了40多年。

“妻子喜欢什么,我就做个什么。”在杭州下城区,61岁的郑安全用这样的方式宠爱着妻子。结婚32年,家里的小物件几乎全是他亲手做出来,件件真心,千金不换。

61岁的郑安全刚刚退休,家住杭州下城区中江花园。他家里,餐桌上摆着他用榫卯结构做的餐巾纸盒,茶几上摆着他发明创新的木头机关盒,橱柜里陈列着他做的袖珍版老家具,还有木制的宝剑、暖手炉等等。郑安全说,亲手打造的木工小件饱含温度。结婚32年,已做了100多件送给妻子的特殊礼物。

“我从小在塘栖的老房子里长大,我们那个年代,学木工是很流行的。17岁的时候,我开始跟师傅学习木工基本功。”郑安全说,只不过,他跟别人不一样的是,很多以前学过木工的人后来都不玩了、荒废了,而他一直玩到现在,从没间断。结婚32年,夫妻两人恩爱如初,家里的各种木件见证了爱情。

郑安全从没有把木作当成主业,他此前很长时间从事设计、水处理等工作,自己开过公司,当过老板。但是,无论他的办公室搬到哪里,总会留出一块小地方玩玩木工,一有空就拿起木头、刨子,做点小东西。弹线的小件可以拉伸,小松鼠的造型格外别致。

郑安全的本职不是木匠,做出来的东西却比木匠还精细,让妻子使用起来会更舒服,更顺手:炒菜铲子装了个木手柄后,更好使上劲了,量米杯,每次装满,正好是两人份……跟朋友一起参加做筷子的体验活动,他竟然拿做筷子的木料,做了两支发簪,吃晚饭的时候拿出来,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妻子,感动了一桌人。图为“家里的老家具好,但终归跟不上时代了!”为了保留这份情怀,郑安全做了等比例的缩小版。


结婚用的成套家具,统统都是郑安全打的,那个时候木料紧张,他到处搜罗来碎木料,才打成了六件套。能者多劳,家里所有修修补补的东西,他全部揽下,金阿姨说:“我已经习惯了,东西坏掉了就找他。”图为郑安全常用边角料给妻子做一些发簪一类的小品。搬家数次,妻子都一直珍藏身边。

郑安全说,老的木工手艺正在衰落,他想更多的年轻人能喜欢传统木工。 默默玩了几十年木头的郑安全,其实是被自己学传媒的女儿推到了人前的,女儿郑若行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跟同学一起创业,办了一个影视传媒公司,他们想拍一些手作匠人的视频。女儿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喜爱木作又有颜值的老爸。于是一组以中国24节气为时间顺序拍摄的匠人短视频,给他专门拍摄了一部48集的纪录片,叫《爸爸的木匠小屋》。

视频播出后,不少人慕名而来,要跟郑师傅学木作手艺。“全国各地的都有,有从黑龙江、海南等地专门赶过来的,还有些外国留学生也专门来联系我。”郑师傅说,学木工活还是有点难的,因为这个活需要一定的基本功,而这个基本功夫不是一两天能成的,要有一个“练”的过程。从去年开始,他在杭州一家木作坊里当老师,传授木作技艺。


郑安全的电脑里,塞满了各种物件的CAD图纸,他喜欢电脑精确制图后再出手。

某些角度看,郑安全像极了日本的漫画大师宫崎骏,充满了睿智和慈祥。

结婚30多年,两人总是形影不离,妻子说:“对他来说,有我在身边,他就踏实;我呢,有他在身边,我就胆子很大。”偶尔郑安全会为妻子盘发,每当这时,眼神中充满了温柔。网友感叹:做一个值得被爱的人,愿我们都嫁给爱情而不将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