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爲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提起日本,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彈丸之地,小國家而已,千百年來日本都給我們這樣一個印象。這其實是對日本的一個誤解,相對於中國來說,無論是人口還是領土面積,日本都不能被稱為大國。但是戰爭拼的是實力,從這方面講日本絕對不是一個小國家。

1941年12月1日,日本政府召開御前會議,經過一番討論,遂由其天皇裁決對美英荷三國開戰,並決定以12月8日(東京標準時間)為開戰日。其宣戰詔書經再三推敲也已定稿,其中有云:“帝國為自存自衛,不得不奮起以擊碎一切障礙。”就歷史觀點來看,這是一個關係世界命運的決定。日本人為什麼會作這個決定?他們是否經過審慎的思考?在決定作為過程中影響他們的是哪些因素?他們的考慮是否合理?假使是犯了錯誤,其原因安在?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戰前的情勢分析

從19世紀末葉起,一向太平無戰事的太平洋開始變得不太平。一方面,日本從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逐漸變成西方世界之外的惟一現代強國;另一方面,從1898年起,美國的星條旗開始飄揚在太平洋上,其勢力終於達到亞洲大陸而與日本發生衝突。

就地理觀點來看,日本與亞洲大陸的位置關係是和英國與歐洲大陸的位置關係頗相類似,但兩國的戰略傳統卻幾乎完全不一樣。英國人從16世紀開始就走向世界海上霸權的道路,他們的眼光從來就不是以歐洲一隅為焦點。日本雖然也是一個島國,但其人民卻不具有海洋民族的習性。他們從未向太平洋去尋求發展,其航海活動只限於亞洲大陸邊緣。反而言之,他們卻經常企圖從海洋入侵大陸。簡言之,其傳統戰略思想完全是大陸性的,至於現代海洋戰略思想則可以說只是一種西方舶來品,甚至從未在日本人的心靈中生根。

所謂“國家戰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開始流行的一個名詞,在戰前最多隻有一些模糊概念。不過,假使我們認為戰前的日本帝國還有其國家戰略的存在,則對於其戰略的最簡明描述就是“侵略”二字。日本自從接受西方文明以來,其理想的目標,即為建立一個空前偉大的亞洲大帝國,其一切的行為都是以19世紀的西方強國為模範,不僅想學德意志,而且也想學不列顛。但日本本土是一個太狹小的權力基地,所以必須擴張,而其目標自然是以中國為主體的東亞大陸。

當列強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企圖瓜分中國之際,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於1899年宣佈“門戶開放政策”,主張維持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及行政的完整,並要求所有各國均有平等機會來與中國建立商業關係。這也就是此後40年美國遠東政策的基礎,並且也註定了美日利益衝突的無可避免。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日本獲得一次加速擴張的機會,於是向中國提出所謂“二十一條”的要求,企圖把中國變成日本的附庸。

大戰結束之後,西方國家開始對日本採取抑制行動。1921年,英國拒絕延長英日同盟,並宣佈在新加坡建立海軍基地。同時,華盛頓海軍限制條約也把美英日三國的主力艦噸位定為5:5:3之比。日本也被迫撤回“二十一條”的要求,把佔領的膠州半島歸還中國,並於1922年籤九國公約以保證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這些措施都使日本人感到非常憤怒,並認定這是白種人聯合起來對付日本的象徵,1924年,美國又修改移民法,禁止日本移民入境,這更增強其種族歧視的印象。基於這一連串的發展,西方會變成日本人心目中的假想敵實在是一點都不奇怪。

20世紀的日本雖已披上了一件西方現代化的外衣,但在內心裡,日本社會仍繼續保持其封建傳統,在這種社會中享有支配地位的人是武士而不是企業家。甚至到今天,日本的政治權力結構也還是和美國人所想象的大不相同,所以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日本人在思想和文化上與西方的差距實在是非常巨大,這當然會影響到雙方對對方的認知。

嚴格說來,日本的立憲政體只是一個假面具,在這個表面之下有若干利益集團爭權奪利,而其中以軍人的勢力最大。日本軍閥不僅頭腦簡單,而且不學無術。即令是在其本行方面,也只學到了一點西方的皮毛,所以根本沒有什麼戰略修養可言。在1941年任日本駐美大使的野村吉三郎戰後曾說,軍人不受文人控制是日本的癌病。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使日本的民主假象無法有效維持。生活困難引起廣泛不滿,於是軍閥遂乘機鼓吹用擴張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的政策。從1931年關東軍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遂走向武裝侵略中國的不歸路。1937年又製造“盧溝橋”事變,終於激起中國的全面抗戰。

日軍在中國愈陷愈深,不但不能速戰速決,而且對其國家資源形成無限的消耗。在此同時,美國一方面援助中國,一方面用各種手段反對日本的侵略行為。雙方的關係遂日益惡化。

日本侵略中國本是以解決經濟問題為藉口,但戰爭的延長不但對日本的經濟毫無裨益,反而更使其感到經濟壓力的沉重。這樣又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本來是想用戰爭來擴大經濟基礎,現在卻變為必須擴大經濟基礎,始能結束戰爭。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平心而論,日本最初除侵略中國以外,並無與西方國家交戰的意圖。日本人並非不自知其經濟的薄弱,不能應付大規模的現代戰爭。但到1940年之後,情形又有了重大改變:德國已經征服西歐,這不僅使日本人感到十分羨慕,而且由於法國、荷蘭,甚至英國,都已無力再保護其在亞洲的殖民地,也就引起了日本人趁火打劫的念頭;美國對日本的外交和經濟壓力日益增強,使得日本人感到非常憤怒和痛苦。仇美的心理自然隨之而增強,並且已有許多人相信美日終難免一戰。

1941年夏季對日本而言可謂危急存亡之秋。在中國的戰爭仍不能了結,經濟情況日益惡劣,尤其石油儲量日益耗竭,美日關係毫無改善希望,而德國又已在6月發動侵俄戰役。這些發展迫使日本政府對其未來政策方向必須作一個新的決定。此時,日本政府內部的意見相當分歧,而且許多人發言也模稜兩可或先後矛盾。不過在7月2日的御前會議上終於還是作成了決定。

概括來說,主張北進(攻俄)的只有外相松岡洋右一人,軍人(包括海陸軍)都主張南進,奪取所謂南洋資源區,必要時不惜與美英一戰。至於首相近衛文麿則主張暫時觀望。結果所作成的決定為:準備南進,同時仍不放棄與美國的談判。

在此有一點必須澄清,一般人常以為戰前日本陸海軍各有其不同的基本戰略觀念,即陸軍主張北進,海軍主張南進。事實並非這樣簡單。日本陸軍從無進攻蘇俄的意圖,並且也不認為蘇俄能對日本構成真正威脅,所謂北進最多隻具有防禦的意義。反之,海軍對於世界事務的瞭解遠比陸軍深入,他們比較知道自己的弱點,所以一向不主張與美英衝突,永野修身(海軍軍令部長)曾聲明海軍希望使用和平方法取得石油,甚至還建議退出三國公約以求與美國達成協議。

1941年7月24日,日軍佔據法屬印度支那,美國於次日宣佈凍結日本在美國的一切資產。30日又宣佈禁止飛機燃料和機械工具輸往日本。這無異美國已在經濟上向日本宣戰。但日本仍未放棄與美國妥協的希望,所以一面準備戰爭,一面繼續談判,當然,這也含有以談判來掩蔽軍事部署的目的在內。

10月18日,東條接替近衛組成新內閣,從此日本的命運遂完全掌握在軍閥手中。實際上,到11月26日,談判即已到達終點,不過,日本還是拖了4天才正式作成開戰的決定,並於次日開始行動。12月8日,日軍的炸彈落在珍珠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海洋大戰(太平洋戰爭)終於掀開序幕。

日本發動戰爭幾大因素

日本為何發動戰爭?從歷史記錄來看,日本當局並非不曾經過思考,甚至還可以說他們在決定作為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多次的辯論,而所作的考慮也相當周詳。但事後看來,毫無疑問那是一項錯誤的決定。然則,為什麼會錯?這也正是值得深入檢討的問題。

概括言之,無論是個人或集體,在作成決定時必然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種類很多,而且因人因事而各有不同。當然,任何人在研究某一決定作為的個案時,都不可能將這些因素全部列舉出來,但是比較重要的特殊因素還是不難發現。從此種觀點來立論,即可指出日本政府的戰爭決定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換言之,這就是其作成決定的原因。

一、心理因素

所謂心理因素是一個非常複雜而概括的觀念,用心理學的名詞來表達,也就是所謂“認知”。同樣一件事物,每個人對它的認知卻可以彼此不同。除個別的認知以外,還有集體的認知,也可稱為“集團思想”。任何民族、階級、組織都可能有其不同的集體認知。這些心理因素都分別影響決定作為。就日本的情況而言,至少可以指出下列幾點:

首先要說的就是民族性。日本人生活在一個小島上,養成一種心胸狹窄、急功好利的性格。甚至到今天,此種本性也未改變。所以,他們有一種自卑又自大的心理,於是就產生狂妄的想法。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的軍國主義與此種民族性有很微妙的關係。尤其是自工業化以來日本從無戰敗的經驗,日本人(不僅是軍人)都因勝而驕,自以為天下無敵,這當然會增強其冒險的勇氣。

日本單槍匹馬與西方競爭,達到世界強國的地位,的確很令人欽佩,但這種長期鬥爭也養成其仇外心理,並且經常感覺到有自衛自保之必要。這也就是在30年代日美必戰論會流行的原因,儘管日本當時並無戰爭的意圖。

基於上述的分析,即可瞭解日本人是受到一種內在心理壓迫,從而使他們很容易走向戰爭的道路。

二、經濟因素

假使說心理因素是無形的和潛在的,則經濟因素就是有形的和現實的,比較說來,經濟因素可能是一個最重要因素。

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所以看到他國有豐富資源就感到眼紅,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不過,應不應該或能不能夠用武力去奪取,那卻是另外的問題。

下述的數字可以顯示日本戰爭潛力的薄弱。在開戰前夕,其國內重要工業原料的產量佔其總消費量之百分比是:鐵礦石,16.7%;鋼,62.2%,鋁,40.6%;原油,20.2%;鹽,31.3%。雖然所消費的煤有90%以上都是國內所生產,但日本卻缺乏焦煤可供鍊鋼之用,至於某些戰略性金屬,例如鎳,日本也完全依賴輸入。日本雖能鍊鋁,但其原料鋁礬土也必須依靠進口。最後,日本雖已有相當產量的鋼鐵工業,但冶金技術還是比較落後,對於製造武器或精密機器所需要的特種高級鋼材始終無法生產,其惟一的來源即從美國輸入的廢鋼或成品。

由於本身缺乏資源,當然只能仰賴輸入,但是日本人所準備採取的手段卻不是和平公正的貿易,而是想把擁有資源的鄰近地區變成他們的殖民地。這種想法在19世紀的權力政治中是很正常的,但是到了20世紀的30年代,仍然堅持這種落伍觀念則未免不識時務。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為經濟目的而擴張,其第一階段的目標為“滿州”,大致已如願以償,但並不感到滿足,於是繼續走向第二階段,以征服整個中國為目標。結果遂遭遇極大的阻力,而開始感到騎虎難下。到此時,心理不平衡的日本人遂產生了所謂“一不做,二不休”的孤注一擲想法,開始想實現其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妄想。

究竟這種妄想若能實現,對日本的經濟有多大貢獻,是一個很值得分析的問題,下面表中所列的數字可以大致顯示“大東亞共榮圈”的經濟價值,這些數字都是出自日本軍方計劃人員的估計,其可靠性當然不無疑問,不過,正足以表現他們的期待和力主南進的理由。

這些數字雖然不完全,但還是可以指明若干重要事實:日本的資源缺乏的確非常嚴重,即令控制著“大東亞共榮圈”也還是不能立即獲得解決。在所謂南方資源區中,很顯然最重要的就是荷屬東印度(印尼),其次才是英屬殖民地(馬來亞為主)。於是也註定了南進必然要與西方國家的利益衝突。

在所有的資源中,最重要的還是石油。這一方面的情況不僅更不樂觀而且也直接構成戰爭的導火線。1939年,日本所需的石油大約80%是購自美國,其餘20%的大部分則來自荷屬東印度。據日本估計,該地區可算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產量約800萬噸,為日本的20倍,當時日本每年需要石油約500萬噸,而其自給能力尚不及1/10,所以若能控制荷屬東印度,則日本可以不必再依賴美國而滿足其石油需求。

日本人雖然企圖南進以突破其經濟難關,但最初還是希望 使用外交手段。1940年9月19日的御前會議記錄中有許多珍貴資料值得注意, 根據這些原始資料可以指出下列三點:(1)日本對石油問題非常憂慮,整個政策都受其影響;日本加入三國同盟,石油為重要誘因;日本未嘗不想使用和平手段,但終於還是使用武力,於是戰禍遂無可倖免。

三、外交因素

在分析經濟因素時,實際上,即已經提到外交因素,這也正能顯示研究戰略問題應具有總體取向,所有各種力量因素的考慮必須互相發生作用,分類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這裡所謂外交就是指日本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在此領域中日本人有兩項基本認知,對於其決定作為具有極重大的影響。

第一,日本人對德國有一種崇拜心理,這也是一種相當悠久的傳統,尤其是陸軍軍人更是如此。儘管日本是一個海洋國家,儘管英日還有同盟關係,但是從19世紀起,日本就一向以東方普魯士自居,而並不以東方不列顛自居。自希特勒崛起之後,其成就更令日本人敬服,所以他們對於德國的能力幾近迷信,從歷史資料中到處都可以找到此種認知的證據。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服部卓四郎說:“大本營與政府均確信德國不敗,這是事實。他們認為德國雖不一定戰勝,但絕對不會戰敗。舉凡日本的開戰決心及戰爭計劃等,都是在此觀念之下形成的。”

甚至1941年希特勒已經屯兵莫斯科城下,開始盛極而衰時,日本人對德國的信心還是不曾動搖。基於此種想法,日本人遂決心與德國共其命運,並且確信只要德國不敗,則日本當然也不會敗。反而言之,假使日本不與德國合作,則德國勝了,日本將喪失分享勝果的機會。尤其可怕的是德國若與西方和解,則日本將被迫處於完全孤立的地位,至於德國也會失敗卻是他們認為不可想象的事情。

過去常有人認為德日雖締結同盟,但他們在戰略上卻幾乎完全缺乏協調,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日本的不攻擊蘇俄反而大舉南侵,這樣也就把美國帶入戰爭,而這正是希特勒最希望避免的事情,換言之,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似乎是幫了德國的倒忙。

根據西德史學家雅克爾最近的研究,發現事實真相併非如此。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發現,值得加以較詳細的介紹。 雅克爾發現希特勒最初的確是希望避免與美國發生戰爭,這種觀念幾乎一直維持到1941年9月。此後他就開始改變並認為美國終將投入戰爭,於是他的第二個想法就是希望日本能從太平洋方面牽制美國,所以遂力勸日本攻擊新加坡。為了鼓勵日本南進,11月28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向日本駐德大使大島宣稱:“一旦日本對美國開戰,德國將立即參加戰爭。”

希特勒並不鼓勵日本攻擊蘇俄,其理由有兩點:希特勒根本瞧不起俄國人,儘管1941年沒有攻入莫斯科,但他確信在1942年一定能擊敗蘇俄,而且也不需要日本幫助。即令日本人從遠東方面進攻蘇俄,其能產生的牽制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因為蘇俄的空間實在太大,遠東方面的衝擊對西歐的情況根本不會有多少影響。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希特勒對美國,甚至英國,還感到三分畏懼,但對俄國則毫不在乎,這是與其種族偏見有關。簡言之,希特勒只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方面牽制美國。很具諷刺性,日本人的想法也正相似,日本人希望由於德國投入戰爭,將把美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歐洲方面,於是日本在太平洋方面即可坐享其利。他們這種想法也沒有錯,美國的確已經採取“德國第一”的基本戰略決定,不過,以後的勢態發展卻使日本人的願望落空。

第二,日本決策當局對於戰爭對手可分與不可分的問題雖意見分歧,發生冗長的辯論,但最後仍確認其不可分。這也就是他們決定同時向美、英、荷三國屬地發動攻擊的理由。日本人相信只要荷屬東印度受到攻擊,則英國決不會坐視,而美國即令不立即投入戰爭,很快也一定會被捲入。所以除非不南進,否則美日戰爭即無可避免。因此,日本自然應該爭取主動,先對美英兩國發動先制的攻擊。此外,英屬殖民地也有豐富的資源,應列為奪取的目標,至於軍事上必須同時攻擊的理由則留待下節再分析。

四、軍事因素

從軍事觀點來看,日本人的確認為他們很有把握才決定開戰。假使說他們是在冒險,則至少也是“有計算的冒險”。日本人對孫子很尊重,他們當然懂得“廟算”的觀念,事實上,他們不僅已經算過,而且算得很精,甚至可說未免太精。

首先應指出日本人對於戰爭是有很認真的準備。1940年10月底成立所謂“總體戰研究所”,開始進行各種作戰問題的研究,其軍隊於同年11月即開始進行各種不同的訓練,至於其參謀組織的計劃作為更是達到最高度的標準。

以兵力而言,日本人更自認為享有絕對優勢。其海空兵力比起西方同盟國在西太平洋的兵力都較多也較好,自信能確保必要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其準備用於南進的陸軍雖只有11個師,戰鬥兵力不到25萬人,但素質和訓練都不錯。對方地面兵力總數雖不下四五十萬人,但國籍各異,分散極廣,缺乏統一指揮,而除少數美英部隊以外,其素質裝備也極低劣,幾乎不堪一擊。

現在再回過頭來分析為什麼要同時進攻新加坡和菲律賓的軍事理由,日軍的主要目標固然是荷屬東印度,但其海上交通線受到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側面威脅,所以必須予以解除。不攻擊菲律賓也許能讓美國暫時不投入戰爭。但容許美國在西太平洋保持這樣一個巨大基地,則等到其增援兵力到達將會對日軍的繼續作戰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差不多經過一年的準備,1941年10月20日,全部作戰計劃都已完成,並由於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力爭,其襲擊珍珠港的計劃也終於被納入。日本人究竟應否襲擊珍珠港,這個問題雖曾引起很多的爭論,但從戰略的觀念來看,則並非一個重要問題。即令不攻擊珍珠港,甚至也不攻擊菲律賓,美日也還是不免一戰。珍珠港事件也許會激起美國人民的怒火,解決羅斯福的政治難題和加速美國的戰爭努力,但對於當時的日本人而言,這都不是重要考慮。反而言之,珍珠港的奇襲若成功,則可以癱瘓美國太平洋艦隊達相當一段時間,這可以使日軍南進無後顧之憂,而且也可以獲得較多時間來部署下一階段的作戰。所以,山本的建議並沒有錯。

從軍事觀點來看,日本人對於開戰的決定的確已作精密的計算,對於戰爭初期的勝利也的確很有把握。以後的事實也證明他們是對的:日本人不僅輕取勝利,而且還迅速攻佔其所想佔領的一切地區。但問題並未解決,因為所有的戰爭都是不難於開始而難於結束。日本人對於戰爭會如何結束,是否也已有周詳的考慮?

首先要指出的是日本並不敢希望速戰速決,比起當初發動侵華戰爭時認為3個月即可征服中國,在思想上可以說已有很大的進步。他們的確已有“長期戰爭的覺悟”,並且對其前途也不免有茫然之感。其陸軍參謀次長冢田說:“沒有人敢說陷入長期戰爭也不要緊,可以保險戰勝……至於5年以後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有其計劃並且相信成功幾率頗大。日本人準備建立一個大三角形的“國防圈”,其東邊北起千島群島,通過威克島以達馬紹爾群島。三角形的底邊為連接馬紹爾群島,俾斯麥群島,爪哇,蘇門答臘之線。南端從馬來亞和緬甸南部起,通過印度支那,沿著中國領土,再回到日本。守住這個國防圈,即可利用東南亞的資源,併發揮所謂“內線”的優點,於是即可貫徹其長期持久戰略,以爭取最後勝利,或至少是有利的結束。

同時,日本人又認為美國在進入戰爭之後,要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始能充分動員其經濟潛力。所以,等到其太平洋艦隊獲得新船補充之後開始反攻時,日本至少可有18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一切的準備。到此時,其在西太平洋的防線將可固若金湯,足以拒抗任何突破的企圖。

結論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說日本人在民國三十年所作的決定雖不一定是“合理”的,但至少是“有理”的。不過他們終於還是錯了,以致敗軍亡國,這又應如何解釋?

日本人在作決定時至少犯了兩個重大錯誤,這也是導致其失敗的主因,現在分論如下:

1.日本把他們的最後希望寄託在德國身上,這是一種非常荒謬的想法。至少可以從三方面來予以駁斥:德國的前途是一個日本人所不能控制的因素。德國即令勝利也不一定能保證對日本有利。德國並非不可能失敗。日本人如此迷信德國,實屬不可思議。

2.日本人有一種狂妄自大的心理,對於敵人的意志和能力總是低估而不高估。當年侵略中國時,把中國人的抵抗意志和能力估計過低,所以才會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現在對於美國的估計還是犯了老毛病。他們不瞭解美國也不瞭解美國人,尤其不瞭解美國人在技術創新、生產效率、組織能力等方面的特殊優點。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在當時,有許多日本人都相信美日戰爭不可避免,即令現在不打,將來也是要打,所以遲打不如早打,何況當時的時機似乎並非不利。甚至到了戰後,也還有人以這樣的理由來掩飾其前輩的過錯或為其爭論辯護。

他們也曾考慮停止南進而一心貫徹對中國的征服,但又認為不可行,其理由可分兩點:侵華戰爭已因中國之堅決抵抗陷入泥沼,若無東南亞的資源,日本根本不可能征服中國;即令不南進,美國還是會繼續壓迫日本,因為美國所要求的是中國的“門戶開放”,換言之,也就是不許可日本徵服中國。

二戰詳解:作死?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人始終不承認侵略中國即為不歸路的起點。事實上,日本人所要解決的是經濟問題,這原本可用和平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而無須使用武力。但令人不解的是,戰前的日本決策者,除極少數外,幾乎從未有人曾考慮放棄或改變侵華政策。這是人為的過失呢,抑或是天命使然?也許我們應該把歐陽修的話反過來說:“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