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二戰時,英國的“超級機密”是英國以及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王牌,是英國一個最機密、最重要的秘密。為了防止其暴露,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寧願為它犧牲一座城市。那麼,英國的“超級機密”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揭開二戰時英國“超級機密”的神秘面紗。

在英國倫敦郊外的一片綠樹叢中,有一個非常神奇的莊園——布萊奇雷莊園。它是一幢維多利亞式建築,但奇怪的是,在這座裝飾華麗的大廈周圍,還有不少小窩棚,看上去極不協調。這是一個什麼地方呢?

原來,這是英國密碼破譯機構的所在地。那些小窩棚是因為破譯工作量增大,莊園的房間容納不下那麼多人和設備而倉促蓋起來的。在這座的莊園裡,聚集了眾多的傑出人才。但這些人留著長髮,衣冠不整,身著破破爛爛的花呢上衣……看上去行為又有些古怪。他們之中有的是數學家和語言學家,有的是國際象棋大師和方格字跡填寫專家,也有的是電氣工程師和無線電專家,更有銀行職員和博物館館長。

這裡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除了在這裡工作的人員以外,只有英國國家首腦人物和最上層的情報官員才能到這裡來。至於其他的人,無論職務再高,也“謝絕入內”。

這裡工作人員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先進的機器,破譯德軍發出的密碼電報。後來,從這裡發出的情報一律使用一個代號——“超級機密”。“超級機密”便是來自布萊奇雷莊園的情報。

正是來自布萊奇雷莊園的“超級機密”,使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中大大受益,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要了解“超級機密”的情況。還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數年前德國納粹使用的一種特殊密碼“迷”說起。

當時納粹德國使用了一種不同於當時所有國家使用的新的軍事密碼,這種軍事密碼是由一臺機器編制的。這臺機器被恰如其分地稱作“迷”(譯音為“埃尼格馬”)。

丘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1938年6月,英國情報六處的副處長孟席斯上校接到了他在東歐的一名特工吉布森少校的報告:一名拒絕說出自己真實姓名的波蘭猶太人通過英國駐華沙大使館同吉布森接觸,聲稱他曾在德國柏林製造“埃尼格馬”機器的秘密工廠當過技術員和理論工程師。後來因為他是猶太人,被驅逐出德國。現在,他提出可以憑自己的記憶為英國製造一部最新式的軍用“埃尼格馬”密碼機,而作為報酬他要求一萬英鎊以及給他及其親屬頒發英國護照,並允許他們在法國居住。

丘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孟席斯上校接到這個情報後,向英國情報當局作了報告。後來經過1個月的調查和甄別,英國情報局認為這個猶太人的話是可信的,因此決定答應他的條件。

於是這個猶太人被秘密轉送到法國。英國情報人員為他安排了一個十分秘密的居住地點,併為他的複製密碼機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那人憑藉自己的回憶,不久就複製出一臺“埃尼格馬”密碼機。用英國密碼分析局人員的話來說,“那是一部完美的密碼機,是仿製工程的一個奇蹟”。

仿製出來的“埃尼格馬”密碼機看上去很像一臺老式辦公用打字機。它的前部有一個普通的鍵盤,但是在上端真正打字機的鍵敲打的地方,則是閃現微光的另一個字母的扁平面。當操縱者觸動鍵盤上的某個鍵時,譬如字母“A”,另一個不同的字母,譬如“P”便閃現在機器上端。操作時,密碼員按動字母“A”鍵,電路沿彎曲的複雜線路一連穿過4個轉子,然後撞擊反射器,再沿不同的線路返回穿過轉子線路,機器上便閃現出“P”字母。隨著轉子的變換,電子線路也隨之完全改變,而改變轉子或線路,就意味著產生一組組新的編碼。

按照這種方法譯成密碼的電文,發給擁有同樣一臺機器的電報員後,對方把機器的轉子和插頭調整到像“發送”機器一樣的位置,那麼他只要打出密碼,上述發報過程即可顛倒過來,從而準確地還原電文。

由於機器編碼複雜,如果沒有“埃尼格馬”密碼機,即便是最出色的數學家也需要進行很長時間研究才能破譯,而此時,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來說,這種過時的情報價值已大打折扣了。同時,“埃尼格馬”密碼機的調節程序十分複雜,並且經常變化,如果不瞭解變化無窮的調節程序,那麼即使是拿到了機器也無濟於事。

這個猶太人仿製的密碼機,在剛開始的確幫了英國人的大忙。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一年以後,即到了1939年夏季,德國人又製造出了更加先進和複雜的密碼機。這樣,英國的情報人員又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破解新的謎團。

正當英國情報人員被德國新式密碼機所困擾時,波蘭軍事情報部門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將他們數年工作的破譯成果,以及仿製的樣機轉讓給了英軍情報部門。為了對付來自德國的威脅,波蘭情報部門很早就開始對納粹密碼機的研究工作了,他們所取得的成果超過了英國。

丘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波蘭人轉讓給英國的除了有“埃尼格馬”樣機外,還有可以確定密鑰設置,解開其密碼的“博姆”機。波蘭的“埃尼格馬”樣機和“博姆”機的圖紙抵達英國不到一星期,德國軍隊便開過了波蘭邊界。消息傳到布萊奇雷莊園,專家們默默無言。英國情報專家諾克斯緩步走到窗前,兩眼溼潤,喃喃自語道:“波蘭,就像一名在倒下之前將自己的利劍遞給盟友的武士,了不起啊!”

英國情報人員在富於創造性的波蘭人奠定的基礎之上,向德國情報機構的機密發起了最後衝刺。由於兩個關鍵人物的出色表現,加快了解開納粹謎團的步伐。這兩個人一個是諾克斯,另一個是圖林。

諾克斯是一個又高又瘦的中年人,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他是個數學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進入英國海軍部的密碼分析局,同其他學者一道,成功地破譯了幾乎所有德國當時的外交和軍事密碼。其中,頗具戲劇性的是德國三個字母的海軍旗語密碼,是他在一次洗澡時靈感偶發而破譯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留在了由英國外交部政府密碼學校控制的密碼分析局,當時幾乎所有的英國密碼破譯人員都認為,諾克斯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密碼專家,是少見的密碼破譯奇才。

圖林是諾克斯的助手,是一位身材矮胖結實的年輕人。圖林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在上學時所表現出來的數學天才,令校長和數學系的師生們十分驚歎。這個奇怪的年輕人經常有許多奇妙的設想和構思。他在進入英國政府的密碼學校後,專門從事這方面的機械研製工作。在這裡,他的天才得到了充分發揮。

經過諾克斯和圖林的共同努力,一部“萬能機器”終於研製成功了。這部兩米多高,外形像一個老式鑰匙孔的機器,實際上是一部最早的機械式數據處理機。使用它可以把“埃尼格馬”的密碼解密。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輸入和使用人員經驗的積累,使用這種機器解密的效率越來越高。

丘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1940年5月的一天,在大選中剛剛獲勝不久的丘吉爾正在他的辦公室忙碌著。這時,已經提升為情報六處處長的孟席斯走到首相的辦公桌前,向他遞交了一張紙條。丘吉爾接過紙條掃了一眼,只見上邊寫著有關德國空軍人員的調動和駐丹麥德軍的補給分配等詳情。這份情報價值不大,丘吉爾看後就隨手將它扔到了桌上。

但是,當首相抬起頭來看到站在他面前的孟席斯時,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他重新拿起情報仔細看著,然後抬頭問道:“是它?‘超級機密’?”孟席斯微笑著站在那裡,他什麼話也沒說。其實已無需回答什麼了,他那一臉掩飾不住的喜悅早已說明了一切!

這張小小的紙條的意義非同尋常,它們正是布萊奇雷經過幾年努力破譯的第一批“埃尼格馬”密碼情報。從這一天起,“超級機密”就成為了丘吉爾及盟國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張王牌。

“超級機密”問世之時,也正是不列顛之戰激戰正酣之時。這次戰役為它提供了展現威力的大舞臺。當時,正在英格蘭上空與德軍奮戰的英國皇家空軍並不知道,“超級機密”就像一隻無形的巨大手臂支撐著他們。常常是戈林剛剛下達命令,布萊奇雷便立刻截獲並將其破譯,傳到皇家空軍的戰鬥機指揮部。這樣,在德國戰機從法國基地起飛之前,英國空軍指揮官就可以知道起飛機的數量和要轟炸的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

丘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超級機密”是英國一個最機密、最重要、最可靠的情報來源。為了保住這一情報渠道的安全,英國情報部門從一開始就採取了一系列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布萊奇雷莊園是絕對機密的地方,除了戰時內閣和軍方少數幾個決策人物外,沒有人瞭解其中的內幕。戰時內閣明確規定,“超級機密”情報只能口頭向英軍作戰的指揮員傳達,不得以任何文字形式出現在戰場上,以防止德軍繳獲“超級機密“文件。除少數幾個高級將領外,其他指揮官都不知道戰爭情報的來源,他們只是知道這是絕對可靠的情報。

另外,為了防止德軍可能從英國對抗措施的有效程度上推斷其密碼已袚破譯,所有“超級機密“情報都偽裝成來自其他渠道,如間諜,德國的叛徒、繳獲的德軍文件、納粹人員的疏忽失密等。

在布萊奇雷莊園的數百名專家,是當之無愧的無名英雄。他們當中幾乎沒有職業軍人,對軍銜、職稱和權力也很陌生。但是,他們憑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憑著對納粹暴行的痛恨和對事業的獻身精神,不僅在戰時,甚至在戰後30年中也未曾洩露一絲一毫有關“超級機密”的內幕,正如首相丘吉爾稱讚他們是一群“會下金蛋的鵝,從不咯咯地叫”。

1942年10月下旬,隆美爾的給養頻頻告急,如不能及時得到供應,他的部隊將難以支撐下去。希特勒督促有關人員儘快派出軍需船運送給養,併發電報通知了隆美爾。當隆美爾收到這封電報時,英國的布萊奇莊園已經把它破譯了出來。

丘吉爾的一張王牌:“超級機密” 是啥東西?英國全靠它打敗德軍

很明顯,如果隆美爾得到這些軍用物資,他就可能站住腳跟。所以,必須堅決阻止這些軍需品的運送。然而德國人這次派出的5艘運輸船沿不同航線行駛,而且海上大霧瀰漫,如果這5艘船隻都遭到襲擊,“超級機密”就會有被暴露的危險。

10月26日午夜已過,負責監督“超級機密”保密程序的溫特博瑟姆用保密電話向丘吉爾說明了他進退兩難的處境:哪一個更重要?是擊敗隆美爾?還是保護“超級機密"?丘吉爾躊躇了好半天也沒有做出決斷。直到最後,才下令擊沉這些船隻。這是在第二次大戰中,丘吉爾甘願冒“超級機密”被暴露的風險的幾次不多的行動之一。

1小時之內,英國皇家空軍就接到了炸沉這些運輸艦的命令。27日天剛亮,20架英國轟炸機就分別從盧卡和哈勒法機場起飛,在託布魯克沿海霧中追上了第一隻運送給養的“普羅什比納”號,這艘船護航嚴密。在戰鬥中,皇家空軍的20架飛機損失了6架,但“普羅什比納”號還是被擊沉了。後來,皇家空軍的飛機又在託布魯克西北的霧中藉助照明彈發現了“特里波里諾”號油輪。這隻船也被擊沉了。它的夥伴,另一隻油輪“奧斯蒂亞”號於28日拂曉被魚雷擊沉。同一天拂曉,皇家空軍的飛機在託布魯克以北 100公里的地方發現了“扎拉”號,也用魚雷擊沉了它。它的同伴“布里俄尼”號雖然勉強進入了託布魯克,但在卸汽油之前也被美國飛機擊沉了。

隆美爾得知此事後大發雷霆。恰恰在他的部隊進入這次戰役中最激烈的戰鬥時,英國人卻一夜之間幾乎把他的全部軍需品報銷了,這種高度的巧合使隆美爾對此事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於是他給德國本部發了一份長電,要求調查一切可能洩密的來源,搞清楚在海上有霧的情況下英國人到底是怎麼發現這些運輸船隻的。但是,直到戰爭結束,德國人最終也沒能弄明白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