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爲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專家為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孩子的視力問題不僅是很多家長的心頭患,同樣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對此,育兒專家強烈建議從小關注寶寶的視力健康,尤其要抓住3歲以前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為“護眼”工作佔得先機。

專家為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3”歲黃金時期:抓住寶寶視力發育關鍵期

寶寶的視力不是天生就和成人一樣,而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眼部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完善。從孕期開始到出生後的3年就是視力發育的寶貴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做好寶寶眼部的護理工作,可避免一些眼部疾病的發生。

“不可逆”的近視:通常是由於眼球橫徑過長,不能聚焦成像導致無法清晰看到遠處的物體。近視帶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特別是早產兒更容易受到影響,但主要原因卻是環境因素。目前來說,近視是不可逆的,家長不可大意。

“天生”的遠視:遠視是由於眼球過短而不能正確聚焦成像而形成。大多數寶寶是天生的“遠視眼”,隨著寶寶日益長大,遠視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

“懶惰”的弱視:當寶寶一側眼睛看不清楚東西時,會使用另一隻眼睛看,不適的眼睛就會放鬆下來不再視物,從而導致視力就會越來越弱,出現弱視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在3歲以前檢查出來,才能及時治療,並在6歲之前重新建立正常的視力。

專家為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0”歲干預方案:為視力健康發育贏得寶貴時機!

1、吃什麼?

護眼關鍵營養素——維生素A

維生素A是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視紫紅質”必需的物質,如果攝入不足,直接造成“視紫紅質”合成減少,影響寶寶的視覺發育。此外,維生素A還能維護眼睛上皮細胞(如結膜、角膜等部位)的完整性,保證正常的視覺功能和視力水平。維生素A攝入不足,淚腺管上皮細胞就會導致淚液分泌不正常,眼睛也會因為缺乏淚液潤滑而乾澀。同時,結膜和角膜上皮細胞乾燥、退化,會引起眼部發幹、有燒灼感,並導致畏光、流淚等乾眼病症狀,還可能因結膜和角膜抵抗力下降增加易感性,引發結膜炎、角膜炎等。但考慮到日常飲食中維生素A的來源有限,加之我國的飲食結構特點,使中國兒童始終處於中等缺乏狀態。因此,想為寶寶補充足夠量的維生素A,建議家長除了注意飲食均衡外,選擇科學的補充方式。

專家為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養眼助力——其他營養素

維生素B族:缺乏維生素B族,會導致眼睛畏光流淚、視覺疲勞、眼簾痙攣等;

維生素C:維生素C是組成眼球晶狀體的成分之一,缺乏易使眼睛乾澀;不同於維生素A,日常蔬菜和水果中均富含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

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成分,組織的修補更新需要不斷地補充蛋白質,眼部發育也不例外。因此有必要為寶寶選擇魚蛋奶、豆類等高蛋白食物;

礦物質:鈣元素不僅與骨骼發育息息相關,對視力發育也有好處,含鈣多的食物主要有奶類及其製品、豆及豆製品、貝殼類(蝦)等;鋅缺乏可導致視力障礙,影響正常視力功能。如飲食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可在醫生指導下額外補充鈣、鋅製劑。

專家為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2、怎麼做?

嚴格控制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半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2~5 歲的孩子每天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間最好不超過 1 小時。讓“電子保姆”陪伴孩子確實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如果從小沉迷於電子產品,造成的危害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專家為何強調寶寶3歲前要注意“護眼”?

父母做好榜樣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時間。引導孩子發掘有趣的事物,多陪伴孩子,跟他們一起玩耍、講故事、玩遊戲,加強情感交流。

增加戶外運動

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接受到的光線強度也越大,光線會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釋放,起到保護眼球、防止近視發生的作用。因此。家長們每天為寶寶至少安排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吧!

寶爸,寶媽們!都撩到底部啦!喜歡本文請順手轉發加關注喲!

若有更多問題想諮詢我們,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杏璞育兒”。

也可以添加微信號:XPYEWX,我們在線專業客服為您解答寶寶溼疹問題,在線等你諮詢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