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前言

橫刀所指皆為漢土,馬蹄踏處悉數大唐。

作為華夏兒女,無不為以上兩個朝代為我們建立的前所未有的尊嚴而感到自豪。我們懷念中原王朝曾經的君臨天下的氣勢,也懷念那些威懾到周邊宵小國家瑟瑟發抖的名族英雄。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朝鮮半島以及日本,作為我們一水相隔的鄰居,愛恨糾葛幾千年,有過戰亂,有過蜜月更是有過相互學習。今天我們聊聊唐朝和日本的戰爭歷史,看看當年我大唐鐵騎是如何讓狂妄的日本人俯首稱臣的。

歷史背景

時間回到公元660年前後,當時的日本還不叫日本,叫倭國(下面我們就用倭國稱呼他們了,挺合適的)。倭國當時處在飛鳥時代,天皇體制和中央集權已經形成,受到隋唐文化的影響,國力還是有點份量了。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反觀朝鮮半島呢,此時半島尚未統一,高句麗、百濟、新羅群雄逐鹿,時而結盟時而反目成仇,打的不可開交。混亂不堪的朝鮮半島的高句麗和百濟政權並未向唐朝俯首稱臣,我大唐天威浩蕩,哪能容忍臥榻之側還有不聽話的。由於在內部鬥爭中新羅曾經向唐朝求援,最後聯合唐朝滅了百濟,這麼看新羅是比較識時務的。百濟被滅後(參與此次作戰的唐朝將領就有後世聞名的:薛仁貴),唐高宗在百濟設立了熊津都護府。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由於朝鮮半島處於唐朝和日本的利益中心地帶,此時的日本蠢蠢欲動了,因為一旦唐朝統一半島,那麼日本的九州島和本州就完全處於唐軍的刀口之下了。再加上百濟本來就是日本精心扶持的力量,這一下被唐朝給滅了,損失慘重啊。此時,由於百濟已滅,唐軍主力都已經班師回朝了,留下少量軍隊配合新羅駐防熊津都護府。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百濟被滅後殘餘勢力一直等待著機會反攻,眼看時機已經成熟,但是憑藉自己的力量還是幹不過唐朝駐軍啊,於是就向日本和高句麗求援。本來就蠢蠢欲動的日本看到此情形,哪能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乎,倭國精心準備打算在百濟的接應下一舉反攻佔領半島,大戰一觸即發。


白江口之戰

661年,日本天皇親自率軍出征,集結了四萬大軍和幾百艘戰船併發朝鮮海域。唐高宗得知情況後,一看要造反啊,隨即派軍一萬餘人前往朝鮮半島馳援駐防熊津都護府的唐軍。時任駐軍長官劉仁軌在與前來支援的右威衛將軍孫仁匯合之後,很快就把百濟城內的叛軍剿得乾乾淨淨的。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劉仁軌(唐朝著名將領)率領水軍與前來的日本水軍在白江口相遇,唐軍在軍隊數量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毫不費勁的吊打了日本水軍。雖然數量上不佔優勢,但是在軍事裝備質量上,唐軍呈現出妥妥的碾壓優勢,當時唐朝已經可以建造五層甲板的大噸位戰艦了,並且單兵已經裝備了鐵質鎧甲再加上唐刀傍身。反觀日本呢,船噸位小,抗風性差,單兵防護裝備還是竹藤,完全雙方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PS :“以上是日語版的維基百科上關於這場戰事的介紹。島國民眾真能給自己找臺階下啊,活生生把當時參戰唐朝軍力擴大了十倍,一萬三千人寫的是十三萬,新羅聯軍五千人寫的是五萬”

戰爭影響

戰敗後日本灰溜溜逃回了自己家,曾經那個狂妄的敢和隋唐並稱的日本這下被打醒了,意識到了差距。第一次見識到了仗還可以這麼打,隨即就派送遣唐使去往唐朝學習(日本民族的這點特質還是值得學習的,承認差距後奮起直追)。在往後接近一千年時間裡,都沒敢對朝鮮半島用過兵。

狂妄日本挑戰大唐權威,唐高宗輕鬆吊打日軍,順手統一了朝鮮

日本戰後不僅派遣人員前往唐朝學習,同時國內也在不停改革調整,順便還把自己國家名字給改了,由倭國改為現在的日本,延續至今。

663年,唐軍滅掉高句麗給滅了,跟在大唐後面的小弟新羅統一了半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