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太后頗爲難,手下人不頂事,扛下一切又遭怨,唁電:女中堯舜

裕隆太后頗為難,手下人不頂事,扛下一切又遭怨,唁電:女中堯舜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在紫禁城內養心殿東暖閣覲見裕隆太后,五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坐在太后的身後,奇怪的看著一個跪在紅氈墊上的粗胖的老頭,滿臉淚痕的說著讓什麼太后很為難的話題,他不知道此人就是袁世凱。也就是在這次覲見的當天,袁世凱內閣全體成員聯名上奏,請求清帝退位,裕隆太后接到奏摺,17日、18日召開皇族御前會議,討論應對辦法,太后和大臣們憤憤不平,這袁世凱前不久還信誓旦旦地表達了對清室的耿耿忠心,說是絕不辜負孤兒寡母,怎麼一下子就翻臉不認人了呢?太后抱著溥儀眼淚汪汪,“不追先帝早走,落得這般慘劇,在不同意遜位,恐怕日後我大清宗室,皇族蕩然無存,何況今日已是國無寧日,生靈塗炭,繼續堅持舊制徒勞無益,於心何忍?”會上溥倫等贊成共和,但良弼等人堅決反對,29日,30日繼續開會,王公大臣七嘴八舌,爭得昏天黑地,依然無法達成共識,但總的趨勢是堅持君主制度的聲音越來越弱,主張與革命黨打到底的頑固派,只是口頭上硬,真要派誰出頭領兵,一個個立馬當了縮頭烏龜。

裕隆太后頗為難,手下人不頂事,扛下一切又遭怨,唁電:女中堯舜

太后問光緒的胞弟、小叔子載濤:你管陸軍,你知道我們的陸軍能不能打呀?得到的回答是,奴才練過兵,沒打過仗,不知道。贊成共和的奕劻撒手不管,乾脆跑到天津享清福去了,堅決反對退出皇位的皇族要員組成“宗社黨”,加緊反對袁世凱的活動,1月26日同盟會員彭家珍在北京西城冒死投彈刺殺宗社黨的首領良弼,不料彈片傷及自身,彭家珍當場犧牲,良弼一條腿被炸斷,手術後正在恢復,卻因喝了某老中醫送來的止痛藥酒而一命嗚呼,原來這老中醫早已被袁世凱的心腹趙秉鈞所買通,主張硬抗的善耆、溥偉看到大勢已去,一個跑到德國人佔領的青島,一個跑到日本人佔領的旅順,想出國避難。但是這時的列強已經決定拋棄朝廷,他們的夢想也泡了湯。

裕隆太后頗為難,手下人不頂事,扛下一切又遭怨,唁電:女中堯舜

皇帝少不更事,眾大臣六神無主,除了痛罵袁世凱是當今曹操,詛咒革命黨大逆不道,再也沒有別的主意,袁世凱看朝廷久議不決,等得著急又心生一計,他派人帶一份電報稿到前線交給部將段祺瑞,讓他以前敵將領的名義一字不改的發給朝廷,電報說:實行共和國體可以拯救百姓於水火,為太后皇上贏得堯舜一般的美名,但是由於極少數王公的阻攔導致國體問題,遲遲不得解決,現在已是局勢危機,四面楚歌,這都是極少數王公的過錯,三年來皇族敗壞大局,罪行累累,我們不忍心看到這種局面再繼續下去,也不能坐視太后皇上處危難不管,我們將立即率領全體將士進京,找那些阻攔共和的王公問個道理。

裕隆太后頗為難,手下人不頂事,扛下一切又遭怨,唁電:女中堯舜

袁世凱接到自己搞的電報,假惺惺召集王公大臣開會,會上,電報一念,王公大臣個個嚇得魂飛魄散,裕隆太后看到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自己拍板同意遜位,以換取對皇室的優待條件,1912年2月12日,裕隆太后以宣統皇帝的名義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皇室退位,裕隆太后帶著溥儀艱難度日,這種艱難當然不是物質意義上的,而是精神意義上的。一大半死硬派將皇權的喪失遷怒與裕隆太后,處處與她過不去。而同治、光緒年代進宮的嬪妃們,也不拿她這個太后當回事兒,為了節省宮內開支,裕隆太后不得不裁減了一大幫勤務人員,於是太監們也對她一肚子的意見。

1913年2月2日凌晨,裕隆太后病逝於長春,終年46歲,鑑於她促成了清帝退位,實現共和,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哀悼之情,袁世凱親自配黑紗袖章,並通令全國,下半旗一天,文武官員服喪27天,還在太和殿舉行國民哀悼大會。副總統黎元洪的唁電稱她: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