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 民辦教育大有可爲

教育現代化 民辦教育大有可為

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辦教育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長足進步。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1萬所,在校學生達到4825萬人,分別超過全國學校數及在校生數的1/3和1/6。民辦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被認為是“新時期改革開放的一項標誌性成果”。

民辦教育助推了教育現代化進程

01

擴大了教育供給

社會力量辦學的崛起,拓寬了教育投融資渠道,彌補了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不足,促使大量社會資本轉化為教育資源,顯著擴大了教育有效供給。歷經近40年的建設和積累,社會力量辦學涵蓋了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個階段,形成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並重的發展格局,大大加速了基礎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

02

豐富了教育生態

社會力量辦學的興起和發展,打破了政府包攬辦學、公辦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推動形成了政府為主、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的辦學體制,豐富了教育生態,激發了教育活力。事實證明,民辦學校在投融資體制、現代學校制度、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所進行的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為深化公辦學校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鑑。

03

滿足了多元需求

一方面,民辦教育多樣化發展,尤其是在不少城市中各類特色民辦學校異軍突起,日益成為優質教育的代名詞,較好地滿足了老百姓個性化選擇性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面廣量大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學校和鄉村普惠型民辦學校的發展,也為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和農村留守兒童就學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弱勢群體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

04

促進了教育消費

各級各類民辦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更是有效促進了教育投資和消費活動。據有關機構測算,目前整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萬億元。與此同時,民辦教育的發展還帶動了近萬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眾多周邊產業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形成了不少教育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和新的商業模式。

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發展私立教育

境外很多國家及地區,歷來就十分重視推動私立教育的發展。有的國際學術組織甚至將私立教育的發展水平,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現代化達成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縱觀境外國家及地區在發展私立教育方面的成功做法及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大特點:

01

堅持立法為先

不斷完善私立教育相關法律法規。不少國家及地區都針對如何推動私立學校發展,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日本、韓國、法國及中國臺灣還制定了私立學校財政補助專門法,明確各級政府扶持私立教育發展的責任。

02

堅持分類管理

明晰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學校邊界。不少國家都允許營利性私立學校存在,美國還湧現出像阿波羅、勞瑞德等一批大型的營利性教育集團。然而,就整體而言,非營利性私立學校仍是國際私立教育的主流。

03

堅持獎補結合

完善非營利性私立學校財政扶持體系。除直接財政補助外,不少國家還對私立學校採取諸如稅費優惠、學生獎助、教師薪水支付、科研資助、交通補貼、貸款貼息以及設備和教材購買補貼等補助方式,而且對私立學校直接財政補助比例普遍呈上升趨勢。

04

堅持扶持與監管相結合

保障私立教育健康規範發展。私立學校在接受政府財政扶持的同時,必須接受政府相應監管。一些國家明確規定,接受政府資助的私立學校必須接受降低學費或不保留學費收取權,提升教師工資等級及晉升並滿足一定師生比等要求。為了保持和增進私立學校的活力,各國政府都儘量避免對私立學校的過度干預,而多通過契約或外部評價等形式對其進行第三方監管。

更好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教育強國,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並且強調要“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辦學”。當前,國家正在研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戰略規劃。要確保“教育現代化”各項宏偉目標順利實現,必須加快普及有質量的各級各類教育,更好地促進教育共享發展和公平發展。這既需要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也要全面深化辦學體制改革,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辦學。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未來一個時期,在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突出教育公益屬性,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大前提下,各級政府務必要大膽創新、銳意進取,按照分類管理、分類扶持的原則,採取更加靈活有效的措施,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01

在發展戰略上,確立鼓勵社會力量辦學是長遠大計。鼓勵社會力量辦學,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是一項事關當前、又利長遠的重要任務。無論是從彌補教育經費不足的角度,還是從激發教育體制活力的角度,都必須放手發展民辦教育。只有從戰略層面堅持“兩條腿”走路,始終做到公辦、民辦教育一起抓、兩手硬,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

02

在發展思路上,堅持公益導向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在合理定位和恰當監管之下,一方面,要大力倡導公益性辦學,重點扶持非營利性教育優先發展;另一方面,要正確看待並公平對待營利性教育,為其留足必要的發展空間。應當樹立起這樣的觀念,民辦教育無論是否營利(盈利),只要依法、規範辦學,只要辦出了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都應得到尊重、鼓勵和支持。

03

在發展手段上,更加註重運用法治思維和經濟槓桿。在更好地發揮政府制度供給和規劃引領作用的同時,注重發揮市場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完善有利於民辦教育發展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配套措施,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入教育領域,推動和促進更多社會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與此同時,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清單管理,全面落實民辦學校辦學自主權,依法管理和有序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

04

在發展重點上,分類引導民辦學校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採取基於公平而有差別的扶持政策,扶需扶特、扶優扶強,支持兩類學校根據各自不同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通過啟動和實施“學科優化工程”“特色創建項目”“教學卓越計劃”等舉措,促進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夯實基礎、提高質量,實現內涵提升和轉型發展。

05

在發展路徑上,大力推進公私合作辦學和多元辦學。除義務教育學段外,在各類公辦學校中積極探索轉制試驗、委託管理、公私合作、混合所有制辦學等形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率效益。在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原則下,突出公益導向,引導和鼓勵現有存量民辦學校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扶持和推動各類民辦教育做強做大,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本文來源於中國教育報;作者繫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更多教育資訊,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