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两大怪象,一个是没有赵姓,另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水浒传》很多的人都对它比较了解,尤其是这108位好汉。这些好汉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与性格,或嫉恶如仇,或有勇有谋。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有趣的现象,这108位好汉里连最不经常见到的姓氏“燕”都有了,为何最为普通的“赵”姓却没有。另一件怪事就更有趣了,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水浒的两大怪现象吧。

水浒两大怪象,一个是没有赵姓,另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第一个怪现象,这么多的好汉姓氏中怎么会没有赵,难道仅仅因为当时宋朝的皇帝姓赵,梁山众将就都避开了这个姓么?但《水浒传》中有关羽的子孙;有周氏王朝柴荣的后人柴进;有河东的名将呼延灼;有家族世代将门的杨志。这些人的身份都不低,为什么偏偏就没有赵姓。

水浒两大怪象,一个是没有赵姓,另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小编觉得这应该是水浒的作者故意而为之。大宋的皇帝是赵家的,如果让梁山盗贼也姓赵,岂不是对朝廷的一种藐视。再加上作者故意让宋江作为梁山老大,又姓宋,其实就是用宋来代替了赵,更是让李逵这个没文化的人说出这样的话:“皇帝姓宋,我家哥哥不是也姓宋嘛,他能成为皇帝,我家哥哥为什么不能做皇帝呢!”这已经暗示了梁山与朝廷的争斗。

水浒两大怪象,一个是没有赵姓,另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如果宋江的手下还有赵姓人,那当宋江招安后,这赵姓人氏面对大宋皇帝岂不是尴尬至极。另外作者写《水浒传》也是想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赵氏王朝亲信小人,民不聊生的不满意,自然不想让梁山的兄弟们与赵氏同姓。这样梁山108好汉没有赵姓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来看第二个怪现象,民间的赵家人与大宋王主的赵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养外宅”。要说朝廷的宋徽宗“养外宅”还有一定的必然性,他毕竟手握权威,贪恋美色什么的是肯定的,与国色天香的李师师有关系也很正常。但民间的赵家人“养外宅”就有点与宋徽宗相得益彰的表现了。

我们都知道鲁智深如果不是打抱不平,也不会将镇关西打死,就更不会称为亡命之徒,被朝廷通缉。这一切都是作者的布局,在之后鲁智深因为不认识字看到通缉自己的告示也不知道逃跑,多亏被金老发现带回家中,才得以不被官兵抓住。

水浒两大怪象,一个是没有赵姓,另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当初的金氏父女还仅仅是凄惨卖唱之人,如今却住在庭宅大院里,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让鲁智深很困惑,原来老汉的女儿被姓赵的养做外宅了。也正因为有赵员外的帮助,他才能去五台山成为和尚,最后进去梁山,成为梁山好汉。

水浒两大怪象,一个是没有赵姓,另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由此看来无论是梁山没有赵姓,还是王朝与民间两位赵姓人氏养外宅,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一步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一环扣一环。当然这些都是小编的想法,小伙伴如果有不同的见解,欢迎评论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