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朝鮮戰場上,列車穿越

68年前的

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拉開抗美援朝序幕

10月25日

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第一仗

今天

讓我們抖落歷史的封塵

重新走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緬懷為贏得這場戰爭勝利而

獻出生命和作出貢獻的鐵路前輩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全面爆發。

在這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斗爭中,衡陽鐵路管理局職工、家屬積極參與,先後有33批、5264名職工志願到朝鮮前線擔任鐵路運輸工作,後方並組織了23000人的抗美援朝預備隊與7400人的家屬服務隊。他們在抗美援朝史上,為中國鐵路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大批軍用物資和人員在臨時站臺裝車,運往前線。

5000好男兒赴朝參戰

2.3萬職工組成預備隊

當美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迫近我國鴨綠江和圖們江,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祖國安全的時候,黨中央發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

消息傳來,衡陽鐵路管理局職工群情振奮,紛紛報名,自願申請赴朝參加抗美援朝的鬥爭。有的父母為兒子報名,有的妻子為丈夫報名,有的職工咬破手指寫下決心書。冷水灘機務段司機齊春瑞,結婚第二天便踏上了赴朝的征程,一直到朝鮮停戰,仍英勇頑強地戰鬥在朝鮮運輸線上。

1951年春節過後,衡陽鐵路管理局組織第一批赴朝運輸隊,廣州地區有400多人報名;衡陽車輛段有200多人報名;株洲機務段在學習時就有31人報名,並擠到人事室蓋章、寫志願書,第二天又有70多人報名。長沙機務段有100多人報名;檢車段有70多人報名;株洲鐵路工廠有200多人報名;武昌僅乘務員就有40多人報名……桂林、冷水灘、岳陽、柳州、韶關都掀起了報名高潮。

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充滿了每個職工的腦海。廣州機務段乘務員孫繼會,正在衡陽團訓班學習,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回廣州報名。株洲鐵工廠建廠工程處職工徐世漢、黃佩恂、吳珏都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也堅決報名赴朝。

1951年3月上旬,衡陽鐵路管理局第一批志願抗美援朝員工出發。在去朝鮮前,各地都舉行了熱烈的歡送會。衡陽地區各單位腰鼓隊和員工代表,排好隊,紮好彩車,歡送赴朝員工,並送了許多慰勞袋、慰勞信、錦旗,還舉行了座談會。

在柳州、株洲鐵路工廠,廣州、武昌、岳陽、長沙、韶關等地,都分別舉行了歡送大會。去朝鮮的員工隊伍路過每個地區,都有員工在車站等著歡送,獻花、獻旗、送慰問袋。許多職工家屬也參加了歡送會。

在歡送會上,援朝的員工們提出“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的響亮口號。歡送的員工也一致提出,要搞好生產來支援朝鮮。家屬們表示“要帶好小孩,服侍好婆婆,搞好家務”。她們安慰援朝員工,不要顧慮家事,一心一意去打美帝。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援朝運輸隊在車站進行列車編組作業。

在抗美援朝期間,衡陽鐵路管理局組織的幾十批志願赴朝運輸隊報名中,每次都是高潮迭起,群情激奮,報名者爭先恐後。

1951年4月,衡陽鐵路管理局一批志願援朝醫務人員組織醫療隊赴朝。局衛生處於14日晚,在衡陽鐵路醫院舉行了歡送會。醫療隊姚鴻代表全隊向歡送者作出六項保證,並向在家的同志提出挑戰。

第四橋樑隊的職工報名赴朝時,有幾個正在生病的職工怕上級不要他們去,忙解釋說,這一點小病,一兩天就好了,去朝鮮毫不影響。青年職工張國泰結婚才3個月,怕妻子不同意他去朝鮮,不料妻子知道後不但沒阻止,反而安慰他放心去,不要顧慮家庭。5月9日,局工務處石處長特地從衡陽趕到武昌,歡送這支隊伍出發赴朝。

1951年5月的一天,衡陽機務段機車乘務員聽到自願申請去朝鮮的消息後,一下就有40多人報名,而這次全段僅有一個赴朝人員指標,為此發生爭執。特別是黨團員,互相提出理由,各有一套。結果,黨支部只好召開會議來決定,經過激烈討論,最後才決定姜宗才同志去。

25日,全段職工、家屬500多人舉行歡送會,給姜宗才鮮花獻禮,並演出短劇《抗美援朝》。當年,筆者的父親就是衡陽機務段的一名火車司機,去朝鮮報名未果,後來參加了抗美援朝預備隊。小時候,我曾見到父親珍藏的那塊白底黑字的“中國鐵路職工志願抗美援朝預備隊”胸章。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中國鐵路職工志願抗美援朝預備隊胸章。

1951年7月16日上午,桂林工務段接到通知,說是可以去幾個養路工到朝鮮參加線路搶修工作。消息傳到沿線養路工區,不論是誰接到電話,都是異口同聲:“我報一個名!”養路電話忙得不可開交,裡面喊的喊,搖的搖,像軍隊報數一樣:一工區6個,二工區4個,三工區4個……一下就報了50多個。

下班了,第一個報名的胡柄輝寫好了決心書,幾次跑到段上來說:“不要漏掉了我。”到23時,波寨、矮嶺兩領工區的電話搖通了,工友們聽到消息後,從床上爬起來,搶著報名,電話裡只聽見:“喂,我是高從義,我報一個名!”“喂,我是秦義柯,我報一個名!”

大端河工區熊仕俊年紀大了沒報上,他急得直說:“請你幫幫忙好吧!”養橋工文斌23時跑到段上報名,聽說不要養橋工,他便說:“我本來是養路工。”硬纏著工作人員簽了個名。這天晚上,全段共有71人報了名。

17日下午,赴朝名單決定了,被批准的職工都高興得跳起來,沒被批准的急了,工區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搖來,全是千篇一律地問:“為什麼不批准我,我哪一點不行?”真忙壞了做解釋和說服工作的人。

第二天下午,自願報名去朝鮮的消息傳到了長沙工務段楊橋工區,當時工區的工友和家屬正在一起上政治課,負責傳達的李啟戟話還沒有講完,養路工龍春耕、朱富生、張玉成和工長何發就爭著報名。

何發的妻子何秀英當時在會場說:“歡迎我的丈夫自願援朝,只怕他不識字,不夠條件。”有幾個心想去朝鮮,又顧慮家庭的工友著了急,嚴子成的妻子看破了丈夫這一點,當場說道:“丈夫自願援朝,是光榮的任務,我們婦女決不扯他們的後腿,一定鼓勵他們去!”她的話音剛落,嚴子成、張聲友等5個工友就高高興興地報了名。

算來15個人的工區,當場報名的就有10個。李啟戟告訴他們:“你們晚上10點鐘等電話,批准誰,誰就去。”又說:“沒批准的同志,也不要鬧情緒。”大家都同意他的話,並表示:無論批准了誰,我們就開歡送會,向他們提保證。

工區裡就是去了一兩個人,我們不要求上級給我們補人,也一定保證完成任務!工區第一個報名的養路工帥科生,對去朝鮮滿有把握,他說:“我年輕,身體又好,並且沒有家庭顧慮,很可能被批准。”說著,興高采烈地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21時許,工區原來沒有報名的5個人,也打電話到段上來報名了。這樣,楊橋工區15名職工報名的有7對半。有人開玩笑說:“讓他們這個模範養路隊都到朝鮮立功去!”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防空部隊在江橋附近掩護列車過江。

1951年3月至10月,僅半年內,衡陽鐵路管理局先後有10多批職工志願赴朝參戰。

1951年10月22日,衡陽鐵路管理局在苗圃俱樂部隆重舉行大會,歡送第12批抗美援朝職工,這次是較之前人數最多的一批。腰鼓隊冒雨前來歡送他們,少年兒童和婦女們向他們敬獻鮮花,管理局及19個單位的職工向他們獻旗。援朝職工舉起拳頭宣誓:“我們到朝鮮去,每個人都要爭取立功回來!”

短短一週時間,全局有4批志願抗美援朝職工相繼奔赴朝鮮。10月30日,第15批志願援朝職工又出發了。當天下午,1300多名職工在衡陽站廣場舉行了熱烈的歡送會。

1952年12月中旬,根據朝鮮戰場形勢的需要,由周恩來提名,中央軍委任命,衡陽鐵路管理局局長郭維城奉命奔赴朝鮮戰場,先後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新建鐵路指揮局局長、志願軍鐵道兵指揮所司令員,負責指揮新建鐵路部隊執行任務。

1953年3月19日,朝鮮訪華鐵道藝術團到達廣州。就在這一天,又有700名志願抗美援朝的職工從衡陽出發,奔赴朝鮮前線。衡陽分局600多名職工,在工人文化宮舉行了熱烈的歡送會。

會後,衡陽工務段和建築段的職工,冒著大雨一直送他們到車站。衡陽車輛段工人,把赴朝同志乘坐的14輛車廂全都裝上了臨時臥鋪。

衡陽供應站接到這批援朝同志出發的通知後,馬上滿城找人並發動家屬,連夜趕製出700套襯衣襯褲。苗圃附近的農民兄弟,也都熱忱地為赴朝同志趕編稻草蓆,他們在3個小時內,就編好1000個。

據《廣鐵集團志》記載,“1951年5月上旬,全局首批志願援朝大隊出發。截止1954年5月,先後有職工5264人到朝鮮前線擔任運輸工作。全局參加援朝預備隊的職工達到10681人。”

《鐵路工人》報(《廣州鐵道》報前身)1951年3月12日一版報道《路局一批員工光榮出發去朝 各地區熱烈舉行歡送會》,這條新聞把《廣鐵集團志》記載的衡陽局首批援朝職工的出發時間提前了整整兩個月。

《鐵路工人》報1953年在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後報道:“三年來,我局自願參加抗美援朝的職工,共有三十三批,後方並組織了強大的抗美援朝後備力量——二萬三千人的抗美援朝預備隊與七千四百人的家屬服務隊。”(此處與《廣鐵集團志》記載的援朝預備隊人數差別較大,估計與統計口徑不同有關。)

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衡陽鐵路管理局(1953年1月1日改組為廣州、柳州兩個鐵路管理局)源源不斷地為朝鮮前線輸送了一批批有生力量,他們與鐵道兵和全路援朝運輸隊職工一道,為中朝人民贏得戰爭勝利,提供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在朝鮮前線搶修鐵路。

用生命護衛鐵道線暢通

75名職工血灑朝鮮疆場

在朝鮮戰場,每天都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志願軍在浴血戰鬥。

支撐這場大規模戰爭所需的武器、彈藥、糧食、藥品、裝備等物資運輸,以及志願軍部分兵力的投送,都要靠鐵路從國內運送到朝鮮前線,戰場上大批傷員也要通過鐵路轉送回國治療。

據有關資料記載,我軍3個月前方所需正常補給量為1萬車皮,由於鐵路運能限制,經儘量想方縮減也不得少於7500車皮。確保鐵路暢通,成為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據有關資料披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中,入朝參戰人數最多的為陸軍,先後有70%的兵力輪換參加了朝鮮戰爭,唯一全部赴朝參戰的兵種是鐵道兵,共10個師。

鐵道兵傾巢出動,仍然不能滿足朝鮮戰場的鐵路運輸需求,由此,在赴朝參戰的隊伍中,除了志願軍以外,人數最多的就是由鐵路員工組成的“志願援朝運輸隊”了。鐵路職工成為取得抗美援朝勝利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朝鮮戰場,敵人為了摧毀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鐵道、橋樑、車站、列車成了他們轟炸的重點目標。戰爭初期,朝鮮北方1200多公里鐵路被敵人炸燬,通車裡程僅有107公里。

經過鐵道兵和鐵路員工的搶修,到停戰前,通車裡程延長到1382公里,並搶建了殷龜、德八兩條新線鐵路212.86公里。敵機轟炸一般都是在白天,鐵路運輸更多的是在夜間進行,每天天亮前必須將所有列車送進山洞待避。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鐵道搶修隊在遠離正橋之側搶修便橋。

志願援朝運輸隊隊員黃佩恂給《鐵路工人》報來信說:“到了朝鮮以後,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搶修和搶運,支援前方戰爭。因為這裡比較接近前線,運輸補給對前方戰爭的勝利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敵人的飛機也日夜不停地侵入空中偵察、掃射、轟炸。朝鮮多山地,有很多很堅固的山洞,我們的工作和住食,都是在山洞內或夜間。雖然敵機不斷地瘋狂轟炸,但卻更增強了我們工作上的勇氣,更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難。”

長沙站黨支部書記、客運主任於啟明,是衡陽鐵路管理局第一批志願赴朝人員。1951年3月18日,他與工友們一道渡過鴨綠江,被分派到長林站當軍事代表。領導交給他的職責是,不管在任何條件下,一定要完成支前的運輸任務。

1951年4月4日這天,長林站運輸特別繁忙,天快亮時,還有4列裝滿軍用物資的列車停在站內,急需過江送到5公里外的山洞裡待避。

上級命令於啟明親自引道,4列車合併前進。該區間是14‰的上坡道,中間還有兩座大橋,行車比較困難,再加上4列車合併,行動上有些不一致(機車開汽不統一),以至列車運行到2號江橋上的時候,因搶坡困難而停車。

這時天已大亮,兩架敵人偵察機從天上飛過,情況十分危急。於啟明和各列車司機商量了一下,立即改用分割前進(二列機車輔助,三列輔助二列,來回導運),終於在8時30分,將4列軍用物資安全地送到山洞待避起來。

這次還算僥倖,兩天後遇到的情況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4月6日5時左右,一列彈藥車正開往山洞裡去待避,不巧在途中的一座橋上發生了機車脫線事故。乘務員跑來車站報告,於啟明火速將情況上報調度所,轉身同幾個工友趕往現場救援。

到達現場,只見整列車停在橋上,此時天已大亮,如再遲延下去,敵機來時就會遭受到嚴重損失。於啟明立即和工友們將列車分開,每三五輛一起,藉助14‰的下坡道,把裝滿彈藥的車輛溜放於站內,使橋上減少目標。

等到整個列車離開橋後,調度所從新成川另外調來了一輛機車,將這列彈藥車用最高容許速度,拉到另外一個山洞待避。列車剛剛進入山洞,敵機就來了。

在8架敵機的瘋狂轟炸下,大橋被炸燬了兩孔,機車也被掃射了幾十個彈孔,被炸彈皮崩壞了幾個洞,所幸彈藥車安安全全地保存下來了。在完成這兩次任務以後,上級給於啟明記了一次小功。

高若瑟也是衡陽局第一批志願援朝運輸隊的職工。赴朝前的歡送會上,他慷慨激昂地說:“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日子再回來!我們要到朝鮮去!制止美帝的侵略!”告別家鄉,他與工友們坐上火車,一路上跑了10天,於3月18日16時許經過鴨綠江大橋進入朝鮮,被分配在一個車站工作。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鐵路職工搶修被毀線路。

4個月後,《鐵路工人》報收到了高若瑟從朝鮮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他們車站的故事。

6月23日夜晚,月亮掛在長滿青松的高山上,照得大地顯得更加幽美。遠方傳來馬達的轟鳴聲,近處是搗車的吶喊聲,機車的喘氣聲,車站紅綠信號一閃一閃的。這會兒,你一點也不覺得是在戰爭時期,更不會料想到剎那間這裡就要開始一場戰鬥——鐵路工人與敵機的搏鬥。

半夜,趁著月光敵機來了,好像希望趕快把子彈打完、炸彈拋乾淨,好回去交差似的。敵機來來回回地繞著車站,不停地瘋狂掃射,扔下炸彈。

這時站內正停著塞滿了股道的交會列車。不好,一輛裝著彈藥的車輛和一輛裝著炒麵的車輛被敵機打中了,彈藥車乒乒砰砰地爆炸開來,炒麵車的火焰呼呼地衝入雲霄。

待避在地下室、道旁、休班在山洞裡的中朝鐵路工人,聞訊從四面八方像浪潮一樣,都湧到被炸地點來了。很快,工人們按命令分成兩路投入戰鬥。

搶救彈藥的這一路,要想使其他列車不受損壞,就得火速把彈藥車甩出站外。如此,搶救人員首先得衝過破片飛舞的危險地段,把停在與爆炸車輛並排的機車開出來,才有動力。

石代表(車站軍事代表)和工友李世富帶著一些人匐伏前進,穿過6股停著列車的線路,跳上機車,司機用盡全力,拉足汽門,機車飛快地開走了。盤旋在頭上的敵機,順著冒出的白煙扔了兩枚炸彈和掃了一梭子子彈,落在距離50米的地方,機車上的人沒有膽怯和退縮。

等機車轉過道岔掛上車輛時,石代表一個箭步竄下機車,迅速爬到爆炸車的後端,用盡全力提了車鉤,隨手給機車亮出綠色信號,機車急促推動,將分離了的一部分車輛推到岔線以外。石代表轉過頭來又奔向爆炸車的前端,正準備摘車鉤時,彈藥車第二次爆炸開始了,紅光一閃,石代表倒了下去。

危急時刻,站在前邊的李世富趕過來,搶上前去摘了車鉤,將剩餘的列車拉到了安全地帶。等李世富回到石代表身旁時,石代表從昏迷中醒來,發現右臂已被破片穿斷,他咬著牙,第一句話就問:“車疏散開了嗎?”得到李世富的回答後,他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搶救炒麵的這一路,第一個跳上烈火熊熊炒麵車的是副軍代表劉萬慶,同來的還有電務段軍代表薄雲路以及其他員工。他們沒有穿救火衣帽,也沒有滅火工具,除了從身上脫下的棉大衣可代替麻袋用以外,就是赤裸裸的兩手。

他們把棉大衣蘸上水,撲向炒麵車的火焰,有的衣服被燒著了,有的手掌上烙了水泡,但誰也顧不了這些,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少損失一袋炒麵,就會為前方戰士多增添一分力量。

火滅了,煙熄了,車輛全部疏散開了。經點查,炒麵只燒掉十分之一。這時大家才感覺到身上有些冷颼颼的,手上水泡熱辣辣的疼痛,也才發覺敵機還在頭上盤旋。

東方發白,車站又恢復了平靜。夜間停留在站內的滿股道列車,早已順著秩序,送向需要的地方去了。戰鬥了一個通宵的工人們,疲乏地爬上山準備去休息,他們回過頭,看看車站,又看看彼此的面孔,“撲哧”一聲地全都笑了。

在朝鮮戰場,援朝運輸隊的職工雖然不像志願軍那樣,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在前線衝鋒陷陣,但他們每天都要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隨時面臨著傷亡的威脅。

衣文德原來是長沙北站的運轉主任,1951年3月來到朝鮮後,分配在三登車站當軍事代表。

這天晚上,三登站內停放著15節車的志願軍傷員,21節車的大米,還有兩臺機車。衣文德要組織搗車,還要照顧傷員上車,忙得不可開交。正在這時,飛來兩架敵機,圍著車站的上空轉來轉去。

不巧,在這個節骨眼上,閘樓裡的汽油號誌燈燃了,火頭竄得有三四尺高。敵機發現了這個目標,投下閃光彈偵查。

眼看著敵機就要開始轟炸,1000多名傷員生命危在旦夕。危急關頭,衣文德奮不顧身地朝燃火的地方跑去。押運員不明就裡,不斷地朝閘樓裡打槍,他喊不要打槍,押運員也聽不見。他顧不了這些,一股勁地跑。

到了閘樓,他用大衣和身體撲在火上。火熄了,槍聲也停了,敵人的飛機轉了兩個圈飛走了。衣文德捨生忘死保護了志願軍傷員和軍用物資的安全。

赴朝的鐵路職工,一部分擔負鐵路運輸工作,還有一部分擔負鐵路線路、橋樑的維護搶修工作。第四橋樑隊志願援朝隊所處的就是鐵道衛士的崗位。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修復敵機炸燬的大橋。

1951年5月10日早晨,在群眾的熱情歡送下,第四橋樑隊志願援朝隊離開漢口車站,奔赴朝鮮前線。經過半個多月的旅途顛簸,28日晚上到達東北邊境城市安東。第二天下午,全體隊員每人揹著簡單的行李和幾天的乾糧,跨過鴨綠江,徒步5天半,來到200公里外的朝鮮安州,被分配到孟中裡,配合其他部隊擔任清川江和大寧江兩座大橋的保修任務。

在朝鮮,這兩座橋大名鼎鼎,一座長1200多米,一座長900多米,地處交通要道,是敵人重點轟炸的目標。大橋附近敵機投下的炸彈,總計在千噸以上,四周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彈坑。雖然敵人十分瘋狂,但並不能中斷我方的運輸。正橋炸垮了,還有便橋,便橋炸壞了,還有便橋,過幾天被炸壞的正橋和便橋又修好了。

大橋除了面對敵機的轟炸,還要經受洪水的肆虐。七八月是雨季,連天傾盆的大雨,江水暴漲,洪水衝破了江堤,線路上的鋼軌距離水面僅有半米左右,路基像一條受傷的長蛇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大寧江中的水浪高的壓著低的,一個緊跟著一個撲向大橋。為了安全,四橋隊的工友們日日夜夜在橋上守護著。

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7月28日上午,大寧江大橋被洪水沖垮,排架在游泳,工字梁在水裡打滾。

當天下午,隊長召集開會,傳達了上級命令:“限5天內修復大寧江正橋,恢復通車!”副隊長摸了摸幾個月沒有刮過的鬍子,望著大家說:“……任務是很重的,同志們想一下,我們離開衡陽的時候大家保證軍運暢通。今天交通斷了,我們保證了什麼?”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底下就響起了一片口號:“我們要戰勝洪水,恢復通車!”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搶修被炸燬的便橋。

第二天,大雨繼續不停地下。東方剛發出魚肚白,戰鬥就開始了。起重二班去5公里外清川江沙灘起運鋼料。沙灘淹沒了,鋼料僅露出一個黑影,勇士們脫下衣服,一個個往水裡跳。齊胸的江水凍得他們發抖,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天上雖然在下雨,但敵人的飛機照樣來轟炸。炸彈落在水裡,竄起高高的水柱,為了減小目標,大家把整個身子埋在水裡。

修復破鋼樑,氧氣切割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電機班只有4個人,胡恆鈞是結婚第二天來朝鮮的,這會兒東邊叫他,西邊請他,他爬上爬下忙個不停。衣服被氧氣火焰燒著了,他打滅了接著幹。有一次燒一個很嚴重的殘天蓋,特別危險,班長盛阿德一手抱著他的腰,一手拉著一根立柱說:“燒吧,掉不下去的。”

起重一班擔任鋼樑抽換,班長張興宏和青年團員潘遠海帶病工作,大家勸他們回去休息,潘遠海說:“不要緊,打打脾寒有什麼了不起?”大家忘我地工作,在10小時內完成了全部鋼樑落位。

木工班擔任材料運送,平常兩人抬的,當天一人扛了。有一次從清川江運材料到大寧江,途中敵機來了,丟下了照明彈,他們沒有被嚇倒,依然邊推車邊喊著號子:“哎呀羅列呀,飛機我不怕,哎呀哪呀,天燈的照,推車運料跑得快呵!”終於在當天把材料運到了工地。

……

時間一分鐘,一小時,一天天地過去了。風不停地吹,雨不停地下。平車在滾動,大錘在飛舞,殘鐵一塊一塊地燒下,新梁一片一片地裝上,由立柱到橫樑,由橫樑到低梁,終於在7月30日16時25分裝上了最後一顆螺絲,一座完整的鋼樑正橋,又重新屹立在波濤滾滾的大寧江上。

四橋隊的工人們,以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苦幹實幹的作風,過硬的技術本領,提前55小時35分搶通了大寧江大橋。機車冒著白煙,拽著載有成千上萬噸軍用物資的列車,“咔嚓、咔嚓”地駛過大寧江大橋,奔向離漢江不遠的前方。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搶修敵機炸燬的清川江大橋。

自願援朝的職工們,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在戰火紛飛的朝鮮鐵道線上,用鮮血、用生命兌現了他們出征前的誓言:“保證鐵路運輸暢通!”“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為了祖國的安全,為了世界的和平,全局自願援朝的職工中,有75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廣州分局機電科工程師莫鳳琨,與調度長及管理員3人一同赴朝參戰,最後僅剩他一人回來。烈士們長眠在朝鮮大地上,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灌溉了和平幸福之花。

據《廣鐵集團志》記載,全局援朝職工中,立個人功的有172人,立集體功的有634人。《鐵路工人》報在一篇題為《三年來我局職工對抗美援朝的巨大貢獻》一文中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我局立功同志共有686人,如南昌分局(1953年1月1日劃歸廣州鐵路管理局,武昌分局劃歸鄭州鐵路管理局)387名抗美援朝職工中就有131人在朝立過功。

長沙北站運轉主任衣文德,1951年10月代表抗美援朝的鐵路工人,光榮地出席了全國勞模代表大會。

1952年9月,朝鮮鐵道軍管總局在瀋陽召開功臣模範代表會,衡陽局就有16名功模代表參加。司機潘全德,光榮地獲得了朝鮮民族主義人民共和國戰士榮譽二級勳章。線路橋樑大修隊梁金山,一人立大功1次,二等功2次,集體與個人小功5次。

《衡陽鐵路分局志》記載,在抗美援朝中,衡陽分局入朝作戰的職工達1161人,其中立功授獎24人。8人犧牲在朝鮮戰場,他們中最大的32歲,最小的23歲,平均年齡不到28歲。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中國鐵路職工抗美援朝紀念章。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特將衡陽分局8名烈士記錄如下:

周玉鴻(機車鉗工26歲)

修起覆車頂鎬落犧牲

唐芳來(機車司機25歲)

敵機轟炸犧牲

金求生(養路工32歲)

敵機轟炸犧牲

彭慶泉(木工30歲)

犧牲原因無記載

王俊多(通訊工23歲)

搶修觸電犧牲

劉學初(副司機)

山洞駕駛中毒犧牲

孫恩祥(機車鉗工23歲)

救援翻車犧牲

徐明(機械鉗工27歲)

敵機轟炸犧牲

衡陽鐵路與抗美援朝,一代人的難忘記憶

歷史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全面爆發。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

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朝鮮半島局勢發生逆轉,戰火很快燃燒到鴨綠江邊。8月27日起,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進行偵察和轟炸掃射,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受到極大的威脅。

1950年10月8日,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決定出兵朝鮮,抗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1953年7月27日,雙方在板門店簽訂《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至此,歷時3年零32天的朝鮮戰爭宣告結束,歷時2年零9個月的中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也勝利結束。

注:衡陽鐵路管理局成立於1949年8月23日,下轄衡陽、廣州、武昌、柳州鐵路分局。1953年1月1日,衡陽鐵路管理局改組為廣州、柳州兩個鐵路管理局。同時,將上海鐵路管理局的南昌鐵路分局劃歸廣州鐵路管理局,將原衡陽鐵路管理局的武昌鐵路分局劃歸鄭州鐵路管理局。

本文圖文來自《廣州鐵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