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上最美的一道“补给线”

一场演习,少不了中军帐里指挥员的运筹帷幄,少不了阵地上战斗员的冲锋陷阵,更少不了保障员的默默奉献和鞍马奔波。虽然战位不同,但他们把对战场的支持默默融入到那一顿顿热气腾腾的饭菜中,融入到那一条条通向远方的车辙中,融入到那一声声油机的轰鸣中,融入到一片片换药的纱布中……

戈壁上最美的一道“补给线”

三尺灶台是战位,一刀一勺保打赢

就像眼前这个炊事员,他的故事不只是油盐酱醋,盘盘碗碗,还有比酱醋更浓的颜色,比碗盘更动人的交响。正在切菜的这名战士是藏族炊事班长贡嘎赤列,他讲到,跑几千里保障演习,感到分外荣幸。日复一日坚守在三尺灶台,让战士们吃到可口的饭菜,就是他心中最大的满足。

戈壁上最美的一道“补给线”

握紧手中的方向盘

野外驻训自然少不了驾驶员,机动转移,弹药输送,食材供应……有路的地方,就有驾驶员的身影。 仗打到哪里,他们的保障就伴随到哪里。中士班长马俊涛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每次出车前,他会细心的检查车辆的部件确保行车安全。他讲到“驾驶员每天担负大量的运输保障任务,要胆大心细,正确操作,出车前仔细检查,握紧手中方向盘,爱车守纪,安全节约,保障一线部队打赢每一场仗。”

戈壁上最美的一道“补给线”

黑夜冒雨检修油机

油机和柴油,是部队野外驻训期间最重要的生活保障来源。没有油机发电,先不说大家都成了摸黑的“瞎子”,连队一些工作也无从展开。而二连的油机员石浩,却在这个琐碎繁杂的小岗位上干的“入了迷”。每天三次检查油机油量并加油,每天准时提前起床起床前发动油机,熄灯后关闭油机。每天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休息时间检查和维护油机。为的就是让连队和战士们的训练热情“不断电”!

戈壁上最美的一道“补给线”

为受伤的战士换药

驻扎在茫茫戈壁的无人区,医疗条件十分堪忧。二连有一位从岗十多年的卫生员,可谓是我们全连官兵的“迷彩天使”。他就是四级军士长卢宏杰。驻地昼夜温差大,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很容易感冒,也经常有人干活时候不小心擦破了皮,磕磕碰碰扭到了喊军医帮忙看一看。有一天傍晚有名战士发烧了,军医的药已经分发完了,他二话没说就冒着寒风在夜里走了好几公里去卫生所拿药。第二天我们发现战士的病好了,卢班长他却感冒了。

戈壁上最美的一道“补给线”

“卢班长就是战地上的迷彩天使!”

也许,他们的故事不够步步惊心,不够热血沸腾。但触动心灵的,往往是那个最实的举动,那句最真的话语,一如路边,那棵最绿的小草,草尖上那滴最澈的露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