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时光打磨!看转业军人如何成长为执行精英

14年时光打磨!看转业军人如何成长为执行精英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之年,也是胡永中从事执行工作的第十个年头。2004年,28岁的胡永中从部队转业,进入汨罗法院工作。这些年,他凭借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攻克一道又一道执行难题,由一名转业军人成长为法院执行精英,连续三年获得汨罗市政府嘉奖。

一名执行干警的职业素养

执行程序是整个诉讼程序的最后一环,案件的矛盾和纠纷都要在执行程序中得到最终解决。国庆假期,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悠闲时光时,胡永中和执行局的同事们已提前数日进入战斗状态,整理案卷、联系当事人、调查线索,为下一步执行行动作周密安排部署。

“执行局10个人办案,每人每年平均办案150余件,老胡这几年办案数在执行局一直排在前两位,工作积极认真、服从意识强。”提起胡永中,同事们对这位“拼命三郎”赞誉有加。

“刚入手的时候,比较头大。”回忆从前,胡永中感触颇深。执行人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运用各种执行措施去解决难题,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诉讼目的。进入法院工作后,胡永中最开始从事的是行政非诉案件的执行。“相对于执行局的工作,行政非诉比较简单,多为计生、国土等专案,只有申请人不同。虽然每年要办160余件案子,但压力没这么大。”

2015年,胡永中调入执行局工作,开始了“艰辛模式”历练。执行有四大难题: 查人找物难、应对规避执行难、财产变现难、有效管理难。执行工作的特殊性,是一次又一次千里之外的调查奔波,是日复一日分不清昼夜的执行备勤,是强制腾退房屋炎炎夏日中持续工作六、七小时,更是频频远离节假日的家人相聚,辗转来回在他乡。

他记得,2015年,汨罗一铝业公司因买卖合同状告台州某公司,法院判决台州某公司还款125万元,但执行人员发现该公司还有几个案子正在执行,且已将公司场地租借给别人,即使与当地法院对接,也没能划来一分钱。申请人执行人以为“没戏了”,但胡永中和同事没有放弃。他们前后跑了四趟,找到台州这家公司的母公司,与6个股东斗智斗勇,最终将125万追回来。

“最常见的案子是四种:公司买卖合同、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健康权纠纷,其中公司买卖合同最多。”由于工厂多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工业园,交通不便,在外地执行时,干警们常常得打车去、走路回,走十几里是常事。烈日寒冬里常年行走,硬是历练出一支铁军。

“经常有人笑我们到处跑,长见识。”说到这个,他笑起来。腊月廿四小年夜,他和同事赶往青岛处理一起“追债权纠纷”。“工人等着这笔钱过年,周一立案,我们周四到了青岛。年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执行行动,就是想抓住有利时机,让申请人过个好年!”

风雨兼程 坚守公平正义防线

每逢过年,罗江镇村民李某总会打个电话给胡永中表示感谢。这个故事还要从2016年说起,李某驾驶一台未年检农用车上路时,与骑摩托的戴某发生交通事故,戴某头部受重伤,法院判决李某赔偿13万余元。交了13000元后,李某拿不出钱了,2017年农历年前,胡永中联系他时,李某称自己因糖尿病失明,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胡永中当即赶往医院,向医生详细询问了李某病情后,默默拿了200块钱给李某,“去过他家,确实困难,二楼屋顶都是漏的。他自己是个药罐子。子女条件也不好,媳妇肾炎,孙子兔唇。”这场车祸给两家人带来了沉重负担,考虑实际情况,胡永中为他们申请了司法援助。

胡永中告诉记者,执行工作压力大,干警们最期盼的便是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很多时候,我们上门执行,有的人大骂‘我欠别人的钱,关你们什么事’,还有的说‘我又没签字、没开庭,这个判决我不管’……”最无奈的是有个案子刚到他手上,十几个申请人轮着给他打电话,专挑中午和半夜休息时间,还声称自己就是故意的,让他哭笑不得。

“如果说执行难是‘有钱不还’的话,那么执行不能就是‘真的没钱’。对于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我们一直都在竭尽全力破解,也希望大家理性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多一份理解与支持。”

十年执行之路,胡永中头发白了不少,自嘲成了“白头翁”。“有案牍劳形之累,有披荆斩棘之苦,但看到当事人脸上的笑容和感谢,又觉得很值得。”胡永中说,选择了这条路,便只剩风雨兼程,兢兢业业、不懈怠每一分一秒,保护好老百姓的利益,坚守住公平正义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