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祕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很多媽咪在5個月左右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排便變得特別不規律,本來每天都來報道的便便,常常3、5天不來。很多新手媽媽特別不淡定了,在最初的幾次都是熬不住了,用開塞露解決的。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或許不是便秘

攢肚你聽過嗎?


新生兒真是來自外星球啊,對媽媽的學習能力挑戰很大。天知道,原來還有一種幾天不拉粑粑的情況,叫“攢肚”不叫“便秘”

攢肚是這樣子的:多在新生兒2-6個月時出現,但個體也可能有些時間差異。有的寶寶3天、5天不拉粑粑,有的甚至於10-15天不拉,但是情緒很好,能吃能睡;待到排便的時候,不會顯得吃力和痛苦,仍為黃色軟便,無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

看出來了嗎?

攢肚和便秘的區別?


『便秘』是指寶寶的粑粑次數和性狀都發生了改變。不僅僅是好幾天才能拉粑粑,更重要的是指粑粑硬結、乾燥、排出的時候很困難。在便秘期間,寶寶的食慾也會減退、腹脹,情緒低下、甚至哭鬧

『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粑粑是正常的黃色軟便。同時,在攢肚期間,食慾正常、情緒正常

媽媽們只要稍微細心觀察一下,非常容易辨認的。攢肚是正常的現象,不用慌張,而便秘就是一種病症了哦。

為什麼小寶寶會攢肚呢?


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的。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多天不拉粑粑的現象。添加輔食後會好轉。

這種現象特別常見,在萌煮的群裡,經常有媽媽在討論,最長的有攢肚10多天不拉的寶寶。但每個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也是有差異的,不是每個寶寶都有攢肚現象的。

假如你還要知道的更多攢肚的成因好學術派的那種,百度的這段信息你可以讀一讀:

”正常的母乳餵養嬰兒大便中水份佔乾溼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內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殘渣,三分之一是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秘

秋天,你真的來了嗎?


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也不用喝水(6個月內寶寶,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都不需要喝水哦)。

有些新的研究提示:攢肚說明,此時的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因此,最好是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

因此,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去改善攢肚現象;同時,這樣也可以培養寶寶每天排便的良好習慣嘛。

▼▼▼

1、查看一下奶量是否充足,可以適當嘗試增加奶量;特別是寶寶大便減少,同時,體重增加不理想的時候。

2、每天順時針按摩腹部,或者用毛巾溫敷腹部,有助於排便。看微博張思萊奶奶的建議。

3、如果時間實在太長了,你和家人內心扛不住了,特別著急。那麼

可以用消毒好的棉籤,沾著消毒好的植物油(隔水蒸20分鐘)輕輕刺激肛門,刺激寶寶便意;如果粑粑是糊狀的就沒有問題,以後不要著急,靜等寶寶自己拉粑粑吧!

記得要吃奶後半個小時再進行,以免寶寶哭鬧而產生吐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