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馆陶、大名发生械斗的官司曾打进北京城

汰黄堤,始建于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曾长期是大名县与馆陶县的边界堤。由于存在水事争端,建成当年就出现了扒堤堵堤的争斗,后被拆除。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地方官又修复。

相传馆陶县芦里村有个财主叫李向达,大名县营镇村有个武举叫杨延晨。一方要护堤挡水,一方要扒堤放水,双方各带领本地百姓在堤上发生械斗,死伤多人。在当地百姓中间流传着一段顺口溜:“杨二晨,李向达,红花堤上动马杈。死伤百姓几十个,鲜血染红堤上花。”从此此堤改名“红花堤”。

清代馆陶、大名发生械斗的官司曾打进北京城


双方械斗后官司打到北京城。后来有人将此事编成了一出武戏,题目就叫《大闹红花堤》,在馆陶县一带演出多年。

直到解放后1948年,把馆陶县的张金庄、何庄、周庄划归大名县,把红花堤南原属大名县的11个齐固村划给了山东省馆陶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馆陶县划归河北省,红花堤边界矛盾从此结束。


清代馆陶、大名发生械斗的官司曾打进北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