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在世界屋脊——

喜馬拉雅山腳下,

那裡的人們吃什麼?

是什麼食材滋養了神山聖湖的守護者。

要回答這個問題,

恐怕要分三步。


食物與信仰


西藏簡史


遠古的時候,西藏是一片汪洋,隨著不斷的地質運動,滄海變成了高原。

公元前3世紀起,西藏高原上就有象雄古國等邦國。如果想簡要地瞭解西藏曆史,只要瞭解西藏的佛教史即可。


佛教前弘期

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干布13歲繼位時,吐蕃王朝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松贊干布憑藉超人的智慧和膽識,統一了藏區,遷都拉薩,創制藏文,定佛教為國教。可以說,松贊干布就是藏區的秦始皇。松贊干布娶過三位藏族王妃,為了穩固江山,松贊干布又通過和親,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小么,也就是老五,公元641年入藏)。

松贊干布前後,藏區歷經四十一代藏王統治,王朝統一,疆域萬里。直到地四十一代藏王朗達瑪發起了滅佛運動,後被僧人刺死,藏區內亂。


佛教後弘期

到十世紀時,佛法逐漸恢復,此為佛教後弘期。

元末明初,宗喀巴大師創立格魯派(因為僧人戴黃色帽子而被稱為黃教)。宗喀巴的兩大弟子分別是一世達賴和一世班禪,其後的達賴和班禪互為師徒,達賴的母寺是哲蚌寺,班禪的母寺是扎什倫布寺。對於西藏和藏傳佛教貢獻最大的是五世達賴,他學識淵博,並在西藏實現了政教合一。清朝時,達賴和班禪活佛轉世均由清政府冊封,在地理區域上,達賴管理前藏(以拉薩為中心的西藏),班禪管理後藏(以日喀則為中心的西藏)。這樣的格局一直延續到西藏和平解放。


食物與信仰


(班禪大師的母寺——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


食物與信仰


(黃教的僧人準備做早課)

西藏的美食

“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心靈回故鄉。”

眾所周知,西藏自然環境優美,生存條件艱苦。按照現在的國家標準,4000米以下屬於二類地區,4000到4500米屬於三類地區,4500米以上屬於四類區。居住在這樣的高海拔地區,高寒缺氧導致的身體傷害是很大的,為了抵禦這種傷害,藏民主要以牛羊肉、青稞、酥油茶為食,這些食品熱量高、耐消化,為藏民們生存下去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因此,據說全世界赴藏旅遊高原反應最強烈的人群是大和民族,因為他們的飲食低油低熱,太清淡了。

身體對地獄般的痛苦感受越是強烈,心靈就越是渴望天堂,也許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藏民堅不可破的信仰。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寺廟前的眾生相)


今天的西藏,條件已經大為改善。全國各地的援藏幹部工作在西藏高原,各省市的定點援助,為西藏帶來了經濟發展和物資豐富。走在拉薩的八角街上,餐廳、茶室、旅遊商店雲集。藏民的生活中,不僅有犛牛肉、崗巴羊、青稞糌粑、酥油茶,還有了麵粉、蔬菜、啤酒……和內地的城市一樣,這裡應有盡有。順便說一句,西藏獨有的青稞啤酒味道清淡甘醇、泡沫特別豐富,別有一番風味。


食物與信仰


對於佔藏區人口99%的佛教信徒們來說,沒有了羊肉、青稞和酥油茶他們的肉體會死去,離開了寺廟、經文和轉經筒他們的靈魂會消亡,所以對一個藏民而言食物和信仰同等重要。

熊貓君在全中國尋找天賜良物,怎麼能少了西藏。忍受著高原反應帶來的頭疼、耳鳴、呼吸短促、食慾不振和入睡困難,熊貓君在西藏的農業主產區——日喀則地區的南木林、百朗、江孜等地,上下求索。在這裡,我們為大家推薦幾種雪域高原的美好食材,一些簡單的食材,也許是帶著信仰的食材。

艾瑪土豆

艾瑪土豆是熊貓指南2018年春榜上榜產品,種植地位於日喀則南木林縣夏噶村,種植面積600畝,種植基地隸屬於南木林艾瑪農機專業合作社。

艾瑪土豆分為兩種,原生的艾瑪土豆個頭小,表皮光滑,色澤發黃,拿在手中,有種溫潤如玉的感覺,猶如佛家七寶之一的蜜蠟。掰開後,質地細膩緊緻、微甜、香味濃郁。

熊貓君暱稱這種土豆為“蜜蠟艾瑪”,熊貓指南上榜產品說的也是這種土豆。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援藏幹部崗巴縣副縣長楊富河高度評價艾瑪土豆)

另一種土豆是改良過的“艾瑪一號”。艾瑪一號個頭大,產量高,色澤發白,掰開後,質地細膩並呈沙質。熊貓君暱稱其為“白玉艾瑪”。


食物與信仰


正當熊貓君走在田間調查,這些土豆的主人走了過來,他們是一對兒父子。父親蒼涼淳樸的面頰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孩子純真稚嫩的目光中流露出些許無措和好奇。父親聽說我們想了解當地的土豆,熱情地挖出很多大小不一的土豆,除了供熊貓君賞鑑,剩餘的帶回家留做晚飯。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熊貓君不禁感慨,高原上食物匱乏,可能就是這些簡單的食物,養活了不知多少神山和聖湖的守護者,他們索取不多,信仰執著。直至今日,很多藏民仍追尋天葬,那不僅是通向天國之路,也是人生的最後一次佈施,“源於自然,歸於自然”。

一顆小小的艾瑪土豆,背後可能是簡單的生活,極低的索取,可能是堅定的信仰,終生的奉獻。

百朗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麥屬的一種禾穀類作物,又稱裸大麥、元麥、米大麥,主要產自中國西藏、青海等地,在青藏高原上種植約有3500年的歷史,生長期約4個月,具有耐寒、耐旱的特點。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青稞營養豐富,把它炒熟後磨成粉製成的糌粑是西藏四寶之首,糌粑和酥油茶同時食用,發熱量大,充飢禦寒。用青稞製成的青稞酒,也是藏民最好喝的飲料之一。


食物與信仰


原本普普通通的青稞,藏民賴以生存的家常食物,近年來受到醫學界的再發現,甚至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推薦配餐之一。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青稞具有豐富的療效纖維類營養及其藥用保健價值。研究表明,青稞食品符合現代“三高兩低富硒”,即高蛋白、高纖維、高維生素和低脂肪、低糖,且富含微量元素硒。青稞還富含β-葡聚糖、母育酚、γ-氨基丁酸(GABA)、多酚類物質、支鏈澱粉等物質,其中膽固醇含量為0。

青稞的β-葡聚糖在麥類作物中含量最高,據檢測,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為6.57%,最高可達10.4%,是小麥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長期攝入具有降血脂和降膽固醇的作用,因此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又具有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同時可預防和控制肥胖症,防治結腸癌。

——《中國日報》2017-04-27


藏民簡單枯燥的食物無形中維持著他們的健康,也許是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也許是執著信仰的天賜恩澤,青稞不僅為藏民提供了能量,也送去了健康。

但令熊貓君感到遺憾的是,青稞可能無法被推薦上榜,原因是種植者把原糧直接賣給市場,加工企業也沒有固定的耕地或青稞來源,因此,即便熊貓君發現了優秀的種植地塊,發現了較好的加工企業,也無法保證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好的加工企業會和優秀的種植地塊結合在一起,提供優中選優的青稞產品。

如果大家對於買到青稞產品感興趣,我們提供如下信息供大家參考:

-日喀則是世界青稞之鄉,其下轄的百朗、江孜是西藏地區青稞主產區

-西藏百朗縣康桑農產品發展有限公司的百朗青稞產品、四川公司在藏開發的“喜馬拉”品牌青稞產品,市場上比較容易買到。

雪域枸杞

寧夏的枸杞名揚海內外,但近年來青海、西藏的枸杞種植也興盛起來。在高原上,環境更友好,光照更強烈,晝夜溫差更大,病蟲害少,所以枸杞的品質更優。

熊貓君在調查青稞的途中,發現了一家高原枸杞種植企業,從規模、規劃、設施、掛果等各方面看,是一家有潛力的枸杞種植基地。雨後的枸杞枝條上掛著晶瑩剔透的水珠,映襯著紅珊瑚般的枸杞鮮果,格外美麗。

大家可能不知道,枸杞鮮食非常好吃,入口甜美清香。因為不宜長途運輸,所以大家見到的都是乾果,其實,鮮枸杞是一款精緻健康的水果。


食物與信仰


食物與信仰


香巴拉並不遙遠

- 烏蘭圖雅

詞:黃志龍 曲:邊洛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啊人們都把它嚮往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啊人們都把它嚮往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人們都把它嚮往

那裡四季常青

那裡鳥語花香

那裡沒有痛苦

那裡沒有憂傷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

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

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啊... 香巴拉並不遙遠

啊... 香巴拉並不遙遠

它就是我們 我們的家鄉

它就是我們 我們的家鄉

有一個神奇的地方

啊人們都把它嚮往

有一個神奇的地方

啊人們都把它嚮往

有一個神奇的地方

啊人們都把它嚮往

那裡夜朗風清

那裡一片安寧

那裡人兒善良

那裡一片清香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

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

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啊... 香巴拉並不遙遠

啊... 香巴拉並不遙遠

它就是我們 我們的家鄉

它就是我們 我們的家鄉

它就是我們 我們的家鄉


食物與信仰


熊貓君祝大家:

心存信仰,吃好喝好,

身體健康,扎西德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