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岳王廟

嶽王廟位於杭州北山路,始建於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是歷代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場所。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死偷出岳飛遺體,草葬於九曲叢祠旁。後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 並以五百貫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棲霞嶺下,即現在岳墳的所在地。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郁達夫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我們這個民族之所以偉大,就在於我們是一個歷史上有無數英雄的民族,岳飛正是其中之一,不以成敗利害動其心,譜寫了一段悲愴壯闊、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岳飛所帥岳家軍,軍紀嚴明,其行軍打仗,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士卒取民麻一絲縛柴即斬之以徇,嚴法出虎卒,金兀朮也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觀岳飛《題驟馬風》一詩,忠貞可鑑:立馬林崗豁戰眸,陣雲開處一溪流,機舂水淽猶傳晉,黍離宮庭孰憫周?南服只今殲小丑,北轅何日返神州,誓將七尺酬明聖,怒指天涯淚不收。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




​​





​岳飛一身正氣,廉潔奉公,全家均穿粗布衣衫,食與士卒同例,兩袖清風。岳飛被害抄家時,總家產只有三千貫(約合二千多兩銀)。《宋稗類抄》:嶽少保既死獄,籍其家,僅金玉犀帶數條,及鎖鎧兜鍪南蠻銅弩鑌刀弓劍鞍轡,布絹三千餘匹,粟麥五千餘斛,錢十餘萬,書數千卷而已。視同時諸將如某某(張俊)等莫不寶玩充堂寢,田園佔幾縣,享樂壽考,妻兒滿前,福禍頓懸,天道亦自有不可知者!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終高宗趙構之世,岳飛始終未得平反,到孝宗朝,岳飛才被“以禮改葬”。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諡武穆,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追封鄂王。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西湖岳廟鑄奸賊銅像,始於明朝正德八年,當時只有秦檜、王氏、万俟禼(mò qí xiè)三人跪像,“久為遊人撻碎”。萬曆二十二年,按察副使範淶重塑賊像,又添張俊的跪像,形成今天四奸齊跪的格局。遊人拜(岳飛)墓後必以瓦石敲擲之(四個奸賊的鐵像),或溺其頭,而撫摩王氏兩乳,至精光可鑑。此後,四像屢毀屢鑄,一直延至清朝。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嶽王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