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四川臘肉湖南好臘肉自然是很有名的,但中國其他地方好臘肉還有很多,只是不那麼出名罷了,其實黃河以南都流行吃臘肉,比如安徽就有很多好臘肉,只是限於湊成十個整數,很多知名好臘肉沒有上榜。

第十名雲南圭山臘肉

雲南圭山臘肉又稱圭山醃肉,撒尼語稱夠波文號,是撒尼人常年所食用的美食,又是待客的佳品,素以風味獨特而與宣威火腿媲美,膾炙人口。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圭山臘肉


圭山臘肉質地優異,和路南縣的獨特自然條件相關。圭山地處山區和高寒山區,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0——13℃,農曆冬臘月平均氣溫6℃,是醃製臘肉的最佳季節。且氣候乾燥,日常強,霜期長。養豬以玉米土豆米糠和綠葉植物為飼料,肉質細,瘦肉多,油脂薄,為醃製圭山臘肉創造條件。

圭山臘肉做法

一、“割”,臘肉規格為條狀,長50公分,寬15公分為宜,為使鹽水內滲,必須將筋肉外一層油膜剔除乾淨。

二、“醃”,現宰現醃,“醃血肉”,按配料比例放食鹽、花椒、草果八角。先擦皮,後擦肉,揉拌均勻,直至鹽質浸透。

三、“藏”,醃製好的臘肉,應放在通風乾燥處,火塘生火即用扁柏枝葉煙薰,使其肉色紅豔,味道鮮美。

四、“食”,炒、蒸、煮、燉食均可。香味濃郁,滋味鮮美,久吃不膩。彝族人民逢年過節,款待來客,婚喪嫁娶,食用臘肉必不可少。

第九名浙江開化十八洞臘肉

十八洞臘肉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金村宋村,在中國最有名的宋村有三個,分別是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金村鄉宋村、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裕強街道宋村、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鎮宋村。

開化縣位於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是錢塘江的源頭之一。森林公園峰巒疊嶂、谷狹坡陡、巖崖嶙峋、飛泉瀑布、潺潺溪流、雲霧變幻、古木參天、山高林茂、珍禽異獸。山體氣勢雄偉,群峰競立,谷澗交錯,茂林修竹,林相變幻,構成了公園風景的基本骨架。正是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的氣候決定了臘肉的品質。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來宋村十八洞觀光的遊客隨之增多,游完十八洞,凡遊客在當地農家吃飯,東道主總會有臘肉招待,遊客品嚐之餘,皆讚不絕口,“十八洞臘肉”漸成人們喜歡品嚐的美食,經一撥又一撥遊客的傳播,“十八洞臘肉”的菜名也就應運而生。加之,“十八洞臘肉”的湯缽燉肉烹飪技術在錢江源十大特色名菜新菜評選活動中,因色、香、味俱佳而一舉奪取桂冠,更是美名遠揚。

十八洞臘肉肉質細膩,肉皮金黃,肥肉冒油,瘦肉紅亮,鹹淡適宜,柔韌綿軟,清香鮮爽,醇厚滋潤,吃在嘴裡咀嚼幾下,滿口生津。秋冬季節,農家一排排臘肉掛在房前房後陽光下晾曬、吹乾,不用吃,看看聞聞,香味撲鼻,臘澤誘人,也會讓你回味無窮。吃的時候,只需把臘肉切一小塊洗乾淨,再切成薄薄的一片片,或紅燒,或蒸煮,或清燉,或燴炒,各種方法皆宜。熟了放在碗裡,黃燦燦,亮晶晶,雖然入嘴即刻化油、化渣,但肥而不膩,清淡添其豐腴。在諸多臘肉中,尤其是豬腿臘肉更是首屈一指。整個豬腿顏色黝黑,墩厚結實,比起城市裡那些包裝精美的,多了份樸實,少了份華麗,但仔細品嚐,你會感覺到有一種濃郁悠遠的滋味蕩氣迴腸,食後口齒留香,使你吃了還想吃。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十八洞臘肉


臘肉的製作方法有燻、醃兩種。醃製的肉也有兩種,即整個豬腿或夾心肉、條肉。每年立冬過後,村裡便開始宰年豬,除了吃新鮮白肉外,將要準備醃製的豬肉風乾兩天,失卻水分,然後在四周抹上粗鹽,放進底部架有幾片毛竹的木桶或罈子裡,上頭加壓幾塊大石頭,經半個月左右取出,放入清水中退卻鹽分,漂洗乾淨後,掛在露天接受陽光的曝曬,要不了幾天,臘肉表層就會變得紅潤,油光發亮。如果是整隻豬腿醃製的,在曝曬過程中,還需把殘留在臘肉內的血漬擠壓出來,以免腐敗變質。

十八洞臘肉之所以好吃是也是因為自然環境好,環境裡有眾多有益微生物,臘肉經微生物發酵生成香味物質自然風味比在城市裡做的臘肉好吃。

第八名貴州赤水高山臘肉

貴州赤水高山臘肉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高山臘肉


赤水的高山臘肉,農家自養豬肉醃製而成,掛在燒柴草的灶臺上,長期煙薰火燎,不知者一看:漆黑的一塊,有時還長有黴斑,如何吃得?

待得主人將臘肉加工好,但見一塊塊臘肉晶瑩透亮,不由得食慾大動,一口下去,香而不膩,油而不亮,那種特殊的香味讓你無法忘懷。此等臘肉,以赤水高山之上所出最為有味,赤水本地人,也以吃上一頓真正的高山臘肉為美事.

赤水三絕之一的高山臘肉,講究醃熏製材,鹽和煙,兩者絕不輕視。赤水做老臘肉“所醃之鹽必川鹽,所燻之煙必柏煙”,四川鹽造就赤水臘肉,川黔飲食習俗同源,故赤水高山臘肉也應屬於四川臘肉範疇。

臘肉香腸不分家,赤水人一般做臘肉的時候,也做香腸。將精肉切成小坨小塊,放入鹽、味精和花椒等佐料,攪拌均勻;醃製片刻後,再灌入豬小腸做的腸衣內,然後用棉線整齊分段捆紮成節;最後,還需用針扎破腸衣,排擠出多餘的空氣。晾乾後的香腸,便可與臘肉一起熏製。灌製香腸,一家人都要打幫手。

最正宗的赤水老臘肉,不能求之於店市,必得在鄉壩農家的灶頭之上才能找到。在赤水地區,年夜飯的餐桌上,也必定要擺上一盤油汪汪的老臘肉和紅酥酥的香腸,對赤水人來說,臘肉香腸,不僅僅是獨特的風味食物,而且是一種被保存在時間裡的生活和情意。因為這份歲月的記憶和世道人情都隨著慢慢升騰的青煙,悄悄燻進了家鄉的味道之中,永生難忘。

第七名陝西鎮巴臘肉

鎮巴臘肉,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又叫燻肉,產自陝南秦巴山區的鎮巴,是陝南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鎮巴臘肉相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王,兵敗南下走陝南,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

鎮巴臘肉肉色鮮豔,香味醇正,不哈喉,無煙燻味,在加工過程中保持了原來的水份,食用時細嫩,不上火,備受消費者的喜愛。

特色簡介:燻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豔,黃裡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陝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讚語。

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製,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傳說西安有名的“樊記臘肉”,就是陝南人傳給的技藝。陝南宰殺的年豬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為淡貯,終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饋友、逢年過節,都離不開臘肉。因此,一般農家,均以此為家常必備之鄉食,遂成鄉土美味。特別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臘肉的多寡,來衡量貧富的標誌。《漢陰縣誌》記有:“雖篷室柴門,食必兼肉。”這裡說的肉,即指臘肉。

製作加工:陝南秦巴山區人,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燻幹。秦巴山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製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製,燻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託鄉下親友燻上幾塊。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鎮巴臘肉


保護範圍:2010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通過,決定對“鎮巴臘肉”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保護範圍為鎮巴臘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陝西省鎮巴縣所轄行政區域。

第六名湖北巴東臘肉

巴東土臘肉是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的特產。巴東土家臘肉光彩焦黃、肉質外硬內軟、薰香濃厚、風味共同。已遠銷全國各地,是送人的最好禮物。

巴東縣每年到了寒冬臘月有殺豬新年的風俗,若是誰家的年豬不大,就會開玩笑地說:“本年我家只殺了一隻貓新年。”在村莊普通的家庭都能夠殺一隻豬,為了便於常年保存,將年豬宰殺後,先用鹽將肉醃一星期左右時間,待醃透後,置火炕上用桔皮、香蒿等香味物點燃煙燻至臘黃,桔皮、香蒿等香味一同燻入肉中,吃時將肉皮火燒水煮,伴大蒜、辣椒炒,或做成火鍋,有一絲淡淡的煙燻味。保存好的臘肉可存放幾年不變味不生蟲,不變味,煮熟後,奇香無比,切成的片,顏色分明,尤以瘦肉最為好看,深淺紅色相間,食之回味無窮。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巴東臘肉


這煙燻的時間隨冬季的長短而定,普通燻到第二年春暖花開,不需要烤火了臘肉也就算是燻好了,燻好的臘肉可保存幾年不壞。

因為海拔相對比較高,巴東的冬季比周邊地區來得早一些。一到初冬,農家就開始烤火,從前村莊瓦房居多,能夠直接在堂屋內裡燒火,後來大多做了鋼筋水泥的高樓,不方便直接燒火,就在高樓邊再做一間瓦房做火屋,供烤火公用,火屋的半牆上一般都留兩根粗木樁,搭架架子就能夠煙燻臘肉,到了冬季,家家薰臘肉火屋都不得空。

豬在巴東縣被稱為“財喜”,豬是村莊家庭的重要收入之一,年豬的鉅細更是評估家庭婦女能否醒目的標誌——第二年一家人的吃油、吃肉都靠它了。

第五名甘肅隴西臘肉

隴西臘肉是甘肅的名優小吃之一,因此隴西也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臘肉之鄉”。隴西臘肉,已被評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隴西臘肉


隴西臘肉歷史悠久。據《隴西縣誌》記載,隴西臘肉醃製約始於清朝乾隆年間。製作隴西臘肉宰殺的生豬主要來自漳縣、岷縣一帶,尤其以岷縣蕨麻豬為最佳。因岷縣野生藥材甚多,農戶飼養的生豬春季放牧,秋季圈養,臘肉醃製戶冬季收購宰殺時,豬肉的肥瘦肉相間(俗稱五花肉),且帶有藥性,滋味純美。瘦肉燦豔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微帶透明,加上鹽、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種佐料醃泡和太陽暴曬而成的肉,色美味鮮、風味獨特。

民國年間隴西臘肉就弛名隴上,遠銷蘭州、新疆、西安等地,經久不衰。改革開放以來,隴西臘肉得到了突破性發展。如今,在隴西縣的大小街道和市場上,臘肉如遍地珠璣一般,那時高時低、時遠時近、時粗時柔、時說時唱的叫賣聲,合成了美妙動人的叫賣曲。臘肉攤上食客滿座,生意興隆,處處香味噴鼻,撩人胃口,令人垂涎欲滴。

第四名廣東連州東陂臘肉

連州東陂臘肉屬廣東臘肉系列,產於廣東省連州市東陂鎮,有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是連州市地方特色食品,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東陂臘肉包括臘肉、臘腸、臘鴨、臘狗四個主要品種。

東陂臘肉是把鮮活禽畜,經過選料、醃製、風乾等程序加工而成。其工藝特點在於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進行風乾,不經烘烤或者煙燻,不添加亞硝酸鹽和防腐劑,具有臘香濃郁、香嫩爽口、回味悠長的特色。

 東陂臘肉生產具有季節性,生產時間為每年的寒露節至小寒節之間。東陂臘肉香、嫩、爽口,臘香濃郁,甜鹹適中。瘦肉呈暗紅色,肥肉呈半透明的白色或淡黃色。由於東陂臘肉完全依靠當地的自然風力吹乾,生產週期長,其外表更加乾爽、組織結實有彈性。另外,東陂臘肉具有風乾醃臘製品獨特的臘香味,臘香純正、濃郁、綿長。臘肉香、嫩、爽口,具有臘香酒香,味道甜鹹適中。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東陂臘肉


 相比其他地方的臘肉,東陂臘肉最大的特點是“自然風乾”,東陂人常說:“臘肉全靠風,我們這方風好。”東陂鎮與湖南相鄰,位於南嶺大山南麓的河谷地帶,兩峽二水之間,西溪和東塘河從峽谷中鑽出,之後緩緩流到鎮上,同時也把習習的山風帶到鎮上。 據說秋冬時節,乾燥的冷風從南風坳吹來,與兩河散發之水蒸氣糅合一起,正好讓晾在竹竿上的臘肉晾爽陰乾。特定的風力、溫度、溼度,形成了東陂臘肉在廣東臘肉中的崇高地位。

臘蛋:臘蛋也是東陂臘肉一絕,主要原料採用花油(豬網油)和蛋,花油為皮,蛋為餡。早在20世紀30年代,東陂鎮“遂昌號”的臘蛋、臘狗和風腸,就遠銷馬來西亞、菲律賓諸國和港澳地區了。

臘蛋的製作工藝極繁,先以鹽水浸花油,目的是添味、漂白,一日即可,浸好後備用;再選蛋,雞蛋或鴨蛋皆可,去白留黃,下鹽、糖、酒;做臘蛋時,花油切至大小適中,墊於小瓷碟上,放蛋黃、風腸片、芫茜(若製作“銀玉蛋”,周邊還須放瘦肉),包成扁圓狀;然後放太陽下曬,等表面稍幹,加一碟蓋上,反轉碟子再曬另一面;兩面曬至至三四成幹,移至竹箕,又再曬;八成幹,以小繩吊晾。臘蛋蒸吃又香又爽。

臘狗:制臘狗要選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淨後去骨,用炒乾的碎鹽醃;醃好後再以溫水洗淨,晾乾水,淋薑汁酒,塗上糖和沙姜粉;然後造型,風乾。東陂臘狗嫩、爽、香、不腥不膩,可蒸可炒。

據遂昌號80多歲的關佐賢老人說,1912年,肉食供應緊張,製作傳統臘肉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試著用狗做臘肉的原料,先是做臘狗條,之後是臘全狗,從此,便開了東陂臘狗之先河。

風腸:別處都叫“臘腸”,為什麼東陂卻叫風腸呢?原來東陂風腸要靠山風來風乾。一條自西北方峽谷鑽出來的西溪,緩緩地流到東陂鎮邊,也把習習的山風帶到了鎮子上。五更天,制風腸的人家便將一篙篙的風腸從涼棚裡托出來,晾到露天“打冷風”;中午日頭猛,又將一篙篙的風腸託回涼棚裡去。東陂風腸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講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腸”;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腸”。

第三名湖南懷化火塘臘肉

會同火塘臘肉是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侗族土特產品。

會同縣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東枕雪峰山脈,西倚雲貴高原,是粟裕將軍的家鄉。火塘臘肉是侗家人的傳統美食,無論離家多遠,離家多久的侗家人都會時時回味家鄉火塘臘肉的味道。由於火塘臘肉一般都是臘月時熏製,加上是利用火塘煙霧燻烤而成,故稱之為“火塘臘肉”。火塘臘肉食用時切一塊,將皮用火燒脆,洗淨後蒸、炒均可。火塘臘肉肥而不膩,精而無渣,吃起來清香滿口,回味無窮,是侗家人宴待賓客的一道上等菜。

火塘臘肉製作方法是:將豬肉切成長條小塊,用酒、鹽、姜和五香粉作配料,醃上五六天,然後取出掛在通風處涼曬,待水氣涼幹,就懸掛於火塘上方,用火塘中柴火或茶子殼燃燒的煙霧燻烤。由於煙燻的過程比較緩慢,加之熏製時所用的樹蔸薪柴和茶子殼都有特殊的木香和茶香,待豬肉條燻1個月後,肉就變得碳黑,皮面油膩而鐵如硬。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火塘臘肉


第二名四川皇木臘肉

四川臘肉名品多如牛毛,其中有技術原因也有氣候原因,通常生態環境好冬季氣溫低溼度低風大的山區容易出產優質臘肉。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皇木臘肉


四川漢源皇木古鎮海拔二千米,位於大渡河大峽谷旁的群山之中,3500米轎頂山山腰,明清兩代修紫禁城所用金絲楠木等優質木材來自皇木,設置正式機構皇木廠,此地也才稱皇木鎮,皇木巖窩口是抗日戰爭樂西公路最險段,犧牲民工數千,設有紀念碑一座。因為山路太險,小豬喂大了也沒法弄出去賣,通常都是做成臘肉,直到現在也不用飼料來喂烏金豬,使得過去的味道傳承下來。由皇宮皇木廠臘肉師傅帶來的技藝與皇木高寒乾燥多風而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配合,使得皇木臘肉成為風味獨特的四川特產。皇木七香臘肉,有味道有故事的四川臘肉!

第一名重慶酉陽火坑臘肉

所謂的火炕臘肉,就是放在火炕上燻烤而成的臘肉。這類臘肉滋味鮮美,易於保留。火炕臘肉是土家族的特徵食物。人們每年宰年豬時,便將鮮肉放醃缸裡醃製數天後掏出來,再用柏香枝煙燻後,掛於火塘頂部的炕架上。醃肉逐日經取暖用的柴火煙燻火燎,一月以後,這肉會變得光彩油黃透亮、香味撲鼻。

火炕臘肉可保留數年而穩定質,是接待客人的佳品。主要有三種吃法:一是將大片的臘肉雙面都蘸上用水調好的紅苕粉面,放入油鍋裡小火烙,烙好後再蒸或炒;二是間接將大片的臘肉蒸熟了上桌;三是將大片的臘肉煮後再回鍋炒。因為外地的臘肉切片很大,一片便可擋住碗口,是以又被人稱為“過橋臘肉”。

中國十大臘肉有哪些

火坑臘肉


酉陽臘肉非是那些煙燻幾天便可叫“臘肉”能比的,一般酉陽臘肉都是殺完豬後醃製,也不會放置風乾,直接放上火坑上慢慢炕著,這樣的品質簡直無法想象。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陳曉卿團隊在《舌尖上的新年》中找到了酉陽臘肉,“最早我們去了四川廣元、閬中,湖南湘西找過臘肉,但都沒有酉陽臘肉那種麻辣勁爆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