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搭上信息化「快車」 引領別樣特教課堂

Stefan

“很好,再跟著我說一遍,‘妹妹’……”在安徽省蚌埠市特教中心語言訓練室,聽障部四年級學生小欣怡正在宋凱亮老師的帶領下,一遍遍重複著這句話。宋凱亮把小欣怡的手放到自己的喉部,讓她感受聲帶震動。

“聽力障礙兒童的早期教育是一項搶救性工作,越早介入效果越好。”宋凱亮介紹說,學校藉助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用視覺代償聽覺損失,每一名聽障學生每天都會有一節訓練課,由專業教師“一對一”對其進行語言訓練,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教學效果大大增強。

安徽蚌埠:搭上信息化“快车” 引领别样特教课堂

蚌埠市特教中心校長李森說:“身有殘疾的孩子就像一群折翼的天使,需要社會的關懷與幫助。發展特殊教育,保證每個孩子有學上,是推進教育公平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蚌埠市不斷加大特殊教育的投入,2014年,投資近1億元,在淮上區新建了佔地60畝的市特教中心新校區,建築面積達到2.38萬平方米;投入700多萬元用於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設,建有多感官教室、醫教結合教室、語訓室、感知覺互動教室等十幾個基於軟件操作來輔助學校康復工作的教室。

學生入校時,學校通過相應的評估軟件,評估出學生的八大領域發展情況,計算機生成評估結果分析,教師據此制訂出每個學生的IEP(學生個別教育計劃)進行目標訓練,形成了O2O模式。

在該校“醫教結合功能室”,老師可以帶著腦癱患兒做康復訓練。這臺價值十多萬元的主動運動綜合康復訓練系統看上去頗似遊戲機,操作者通過選擇不同的遊戲項目,結合虛擬體感互動技術與多媒體動畫反饋技術,有效提高學生康復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安徽蚌埠:搭上信息化“快车” 引领别样特教课堂

“硬件”領跑 特殊學校教室裡大變樣

目前,該校學生全部享受了“七免兩補”政策,即學生不僅被免除了學雜費、書本費、伙食費、住宿費、校服訂製費、學習用品費、生活用具費,還享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和寄宿生生活補貼,累計免除和補助費用已達170萬元。

根據《市特教中心智慧學校建設三年規劃(2018—2020)》,未來,學校還將實現統一用戶與數據,教學、學習、管理等各類應用服務入口統一,同時可集成市級、省級平臺的相關應用。屆時,特殊兒童六大領域即“運動能力、感知能力、認知能力、語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智慧評估系統將完成。

蚌埠特教中心新校建成三年多來,學校學生人數從原先的不足百人增長到200餘人,影響力輻射皖北片區。不久前,該校被推選為“2016—2017年度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示範學校”,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特殊教育學校。

走進蚌埠特教中心的教室,各式各樣“高大上”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很難想象這裡是一所特殊教學學校。2014年9月,蚌埠特殊教育中心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佔地60餘畝,這也是安徽省目前為止佔地面積最大的特教學校,開有聽力障礙、智力障礙、學前康復教育教學,目前在校學生215人。

特殊教育如何藉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教育現代化,一直都是困擾蚌埠特教老師們的問題,沒有可以借鑑的現成案例和經驗,蚌埠特教中心的老師們“摸著石頭過河”。

校長李森介紹到,學校的硬件設備是省內一流的,為滿足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學校先後投入了700餘萬,配置了100多臺電腦,每個教室配有班班通和投影儀設備,遠程課堂、錄播教室、千兆高速校園網絡這些配置應有盡有,實現了寬帶網絡學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的“三通”目標。“基礎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了教學的常態,我們要迎頭趕上,不能落伍。”

對著鏡子訓練口型、吹口笛練氣息...這是以前老師訓練聾童發聲時,用得最多的一些土辦法,費時費力,枯燥乏味,學生常常不願意練習。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專門購買了聾童練習發聲的“聽覺教學訓練”平臺和“言語訓練教學”平臺,軟件能夠提供多種聲控的動畫遊戲,聾兒通過麥克風輸入自己的聲音時,立刻能獲得動畫形式的參數反饋,可以很直觀的看出發音存在哪些偏差。“因為是遊戲的形式,同學們特別感興趣,對於我們教學來說省時省力,效果特別好。”李森介紹到。

安徽蚌埠:搭上信息化“快车” 引领别样特教课堂

創新理念 特殊教育的“特殊辦法”

面對先天有缺陷的孩子,教學上如何出新出彩,特殊教育需要“特殊辦法”。

五年級培智班的張哲灝,患有自閉症,愛動、愛鬧、“鸚鵡學舌”,剛入學時,老師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能是他安靜下來。學校根據他的特殊情況,專門制定了IEP方案(學生個別教育計劃),除了進行手語訓練外,通過多媒體訓練張哲灝的認知能力,還利用充滿遊戲性和趣味性的數字OT平臺,訓練他的運動能力,在老師們的慢慢訓練下,張哲灝逐漸安靜了下來,並喜歡上了課堂。

“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IEP方案,主要就是學生們的日常上課內容,各有側重。”李森介紹到,蚌埠特教中心會通過專業的評估軟件,評估出學生的綜合發展情況,並進行結果分析,老師們會根據這個評估結果為孩子們制定IEP方案,每個孩子所需要上的功能科都是不同的,大大的提高了康復的針對性。

在教學樓的入口處,一個高高的玩具櫃格外的顯眼,陳列著布娃娃、小汽車等各式各樣的玩具。“這就是我們的牛牛幣兌換櫃,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獲得的牛牛幣來兌換玩具。”李森介紹到,學校制定了“牛牛幣獎勵機制”,學生通過在教室、宿舍的紀律表現、衛生勞動表現的評比結果,以及校外獲獎和受表彰的情況,來獲得相應的牛牛幣。“有了這個獎勵,學生們會自覺的養成良好習慣,爭當先進。”

李森說: “學校的第三期信息化建設工程正在推進,電子班牌、智能化辦公、在線教學等,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時代背景下,特殊教育不能掉隊。”

信息化的不斷推進,讓課堂內容變得越來越多彩,特教中心的孩子們愛上了課堂。近年來,蚌埠特教中心20多位聽障學生考上了北京、長春等國家重點聾人高等院校,60多人考入全國重點聾人高中,學生書畫作品先後200多人次獲得全國大獎。

內容援引:中國教育報、中安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