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城变”——看鼓楼区引领开封古城建设新坐标

鼓楼“城变”——看鼓楼区引领开封古城建设新坐标

马道街民国风情商业街再现老街繁华

鼓楼“城变”——看鼓楼区引领开封古城建设新坐标

鼓楼区古巷每个拐角都书写着历史

□本报记者童浩麟

每到周末,开封市鼓楼区市民李晓民都会在复兴坊商业历史文化风貌区散步。在他眼中,他生活了60多年的这个老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城在文中、人在景中,如同一幅风景宜人的彩色图画。

在李晓民的印象中,之前的鼓楼,有很长一段时间,虽为古城,胡同遍布,有历史的味道,但沧桑多了一些,如同一张染色的黑白照,坑洼的街道胡同、浑浊的水渠池塘……与现在的城市相比,是两个世界。

2013年以来,鼓楼区先后实施了鼓楼复建工程,鼓楼街、寺后街、马道街等商业历史文化街区修补提质,复兴坊商业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鼓楼里棚户区改造等。鼓楼,这个传统商业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

规划先行推动鼓楼“华丽转身”

规划先行,贯穿于鼓楼区百城提质建设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城市规划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发展高度和发展路径。”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表示,“百城提质是城市转型的一项战略,必须把合理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新铺设的道路顺着青砖素瓦延伸,道路两侧古朴典雅的建筑展现着开封老城独特的文化韵味,文化肌理和古城历史在砖瓦之上、墙角之间逐渐清晰……

10月26日,记者走进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看到这片沉寂了多年的老街巷已是重塑“容妆”,映衬出魅力古城开封的厚重与端庄。不时有游客和市民走进这片老街区拍照留影,感叹这里的魅力,感慨这里的变化。

自2017年4月,鼓楼区复兴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工程开始启动。“拥挤”在这片面积约0.22平方公里老棚户区里的商场后街、鹁鸽市街、铁佛寺街、生产街、复兴街等10余条街巷便开始了蝶变重生:

思路是——整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以政府主导、民生第一、保护为主、产业优先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实施“一拆”“三保”“四改”,即拆除违章搭建和丑陋张贴;保护市井格局、保护历史建筑、保护传统院落;改造街巷道路、改造建筑立面、改造地下管网、改造老旧厕所;

方案是——昔日街道两侧的破旧院落,经过“修旧如旧”的精心呵护,变成古色古香的青砖灰瓦筒式院落,透出十足的民国民居风貌。

在百城提质工程规划中,鼓楼区结合八朝古都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底蕴,完成整座城市景观风貌设计及色彩规划引领,始终坚持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

2

“三态”重塑再现古都名街风华

目前,鼓楼区已经形成以城乡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以城市设计为指导、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的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

这是一个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视野来看鼓楼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政府规划引导,企业投资参与,对书店街、鼓楼街、寺后街、马道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建筑形态、产业形态、文化形态重塑工程:

比如,在集中拆除违章搭建、整治丑陋招贴、整修建筑立面过程中,更换门头牌匾,植入文化符号;

比如,在设置街道标识过程中,实施亮化工程;比如,在集中连片改造棚户区过程中,打造鼓楼里、万相城等高端商业文化综合体。

鼓楼区的“三态”重塑工程中,既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园林景观,使内嵌式的中国传统民居和商业建筑完美融合。同时,增强街区的休闲体验功能,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功能。

“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修补整治,将改善民生与街区提质改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承老城区文脉、提升老街区功能,为老城居民构筑美好生活。”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说。

至2017年,鼓楼区所辖的第一楼、王大昌、京古斋、又一新、老五福、晋阳豫等老字号与苏宁、国美等一批龙头电商和“双创”基地交相辉映,实现了商业街区“传统对接现代、古风演绎时尚”的可持续发展,把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整个街区上的每块砖、每片瓦、每个石头,都承载着历史沧桑。”鼓楼商业街区党工委书记郑晓丽说,“老街区的修缮,把居民心中的‘故乡’留了下来。”

3

老街道靓起来老字号火起来老百姓笑起来

在改造过程中,鼓楼区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群众美好生活作为此项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仅就历史遗存保护来说,鼓楼区通过对街区院落和民居普查、分类,确定一类、二类、三类院落和建筑,分别制定保护措施。经初步核定,确定一类院落10个,二类院落21个,三类院落132个;一类建筑63栋,二类建筑1818栋,三类建筑52栋。

对于这些“院落”,鼓楼区鼓励街区居民外迁,允许自保;把保护街区现有历史遗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街区院落和建筑现状,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迹,做到应保必保。

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支持和鼓励发展符合街区定位的生活服务,休闲旅游及文化创意等产业,通过提质改造,活化功能,丰富业态,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严格管理控制街区规划和建筑风貌,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街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通过修补提质,保护利用,使老街道靓起来,老房子用起来,老字号火起来,老百姓笑起来。

“我们要把这项工程真正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名片工程。”鼓楼区委书记魏培仕坚定地说。

如今,走在复兴坊等鼓楼历史文化风貌区,纵横道路两侧的电线杆和杂乱无章的电线消失无踪,道路两侧古朴典雅的建筑和街景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韵味。酒吧、书吧、旗袍订制等文创店面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短短一年时间,这片集“生活居住、休闲旅游、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显现在新鼓楼的发展画卷之上,一个曾经破败的古城棚户区在新时代实现华丽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