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養老金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記者 張爽

在10月25日舉行的國際養老金監督官組織(IOPS)北京年會大會上,中國銀保監會以31票第一高票繼續擔任IOPS執委機構。

這個由75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組成的國際專業組織為什麼對中國如此肯定?IOPS為什麼會把這次年會放在北京舉行?中國的養老金體系又能從國際智慧的分享與交流中學到什麼?

IOPS主席、墨西哥國家退休金和養老金委員會主席卡洛斯·拉米雷斯·弗恩特斯、中國銀保監會中介部主任姜波在媒體專訪中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養老保障體系廣覆蓋

“中國正在經歷最快速的人口結構的變化,IOPS的其他成員都非常關注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將如何應對老齡化帶來的巨大挑戰。”卡洛斯說,在他與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交流中,很明確地感受到中國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去進行改革,這種動力將會帶來什麼結果也令人矚目。所以IOPS選擇在北京舉辦2018年年會,希望讓更多的成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中國的實踐和經驗。

在年會大會上,中國在養老體系建設上取得的成就得到了與會各國代表的肯定。“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養老保障體系的廣覆蓋,基本上覆蓋到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難以想象的。”姜波說。

事實上,除了經驗之外,中國銀保監會作為執委機構,在人事任免、監管規則制定等關乎國際養老金治理的關鍵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中國銀保監會先後參與了包括《投資管理監管》《商業養老金監管原則》在內的10個監管項目的研究並反饋了意見。上述項目聚焦了國際養老金熱點,體現了國際養老金監管的最新發展方向,突出反映了我國保險業及養老金行業的情況和特點,獲得了IOPS的高度肯定。

這一點也得到了卡洛斯的認可。他說,中國關於如何應對老齡化、如何完善養老金制度提出了一些創新性的觀點,對IOPS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姜波表示,正是因為中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才能高票續任IOPS執委機構,這也是來自國際社會的肯定。同時在此次年會上,國內與國際組織達成了廣泛的合作意向,比如中保資協正與有關國際組織探討養老投資的多重可能性。未來銀保監會也將繼續利用IOPS,發出養老金領域的中國聲音。

相互學習 彼此借鑑

用卡洛斯的話來說,IOPS也是一個相互交流的組織。各個成員國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老齡化的程度也不相同。有的國家已經面臨高度老齡化,有的國家正在緩慢進入老齡化,IOPS希望讓成員機構能夠從彼此國家的養老金體系建設中獲得經驗。

他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國家,人口老齡化背後的原因都是相似的,一方面是越來越低的人口出生率,另一方面是人的壽命卻在不斷延長。這兩個趨勢的結合給養老金的可持續性帶來了巨大挑戰。

卡洛斯表示,從那些經歷過人口老齡化的國家的經驗來看,解決這個問題要從3個方面考慮。首先,需要強大的社會保險制度,覆蓋最廣大的人群,保護最弱勢的群體;第二,如果實行現收現付制度,即依賴年輕人來為老年人支付養老金,那就必須保證制度運行的可持續性,否則,政府就要為此付出鉅額的成本;第三,要保證有私人養老金,或者說是儲蓄。可以通過稅收政策、匹配貢獻度等方式,激勵人們自願地甚至是強制地為老年生活儲蓄。最終目標就是讓所有人都能有一個體面的晚年生活。

這些經驗也正是中國最迫切需要學習和借鑑的。“目前我們在養老金體系建設方面還面臨一些挑戰,第一支柱還佔絕對主導地位,作為第二、第三支柱的年金制度和個人養老金髮展還很不充分。此外,在金融機構管理水平、養老產品設計、對稅收政策的利用等方面,我們與國際同行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多層次養老保險理念方面還需要各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姜波說。

而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中國解決多層次養老保障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堅定不移地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目前,許多外資機構都在積極進入養老保險、養老產業和養老服務業市場,比如一些外資保險機構已經參與到了個人稅收遞延養老保險試點中。

姜波說,監管部門將繼續給予外資機構與中資企業同等的國民待遇,鼓勵他們充分發揮在國際市場的優勢和經驗,為中國養老金體系建設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