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刷臉就醫,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在醫院做起這件事

摘要: 接下來,阿里健康與支付寶將在杭州上線就診助手、院內導航、在線問醫生,複診開方等就醫服務。

全流程刷臉就醫,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在醫院做起這件事

餘杭一院診室中刷臉就醫

10月15日上午八點,浙江省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餘杭一院)正式迎來了第一位“刷臉就醫”的患者。

阿里健康、支付寶、餘杭一院三方歷時半年,經過系統開發和聯合調試,正式在餘杭一院接入並且跑通了醫保診間結算。在試運行的一個半月內,“刷臉就醫”超過1000筆,200位病人通過刷臉在院內完成了建檔。

雖然刷臉就醫已並非新鮮事兒,但與多數上線了“刷臉支付”的醫院不同,餘杭一院上線的“刷臉就醫”實現了全流程與全人群覆蓋。

也就是說,在患者信息建檔、分診掛號、科室診療、報告讀取、醫保支付等醫場景均實現了刷臉就醫服務,而且醫保病人和自費病人都可以享受該服務。

全流程刷臉就醫,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在醫院做起這件事

刷臉就醫流程圖

當天,鈦媒體去到餘杭一院體驗了一次全流程刷臉就醫,在自助掛號機上刷臉——輸入手機號驗證身份——預約診室——刷臉支付掛號費,完成掛號。

餘杭一院總共有60臺自助掛號繳費機,分佈在院內各個角落,目前一樓大廳入口處客流量最大的五臺已經安裝了人臉識別攝像頭(如下圖紅色圓圈所示)。據鈦媒體瞭解,該攝像頭是支付寶定製3D攝像頭,可進行金融級算法以及人臉識別庫刷臉識別。

全流程刷臉就醫,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在醫院做起這件事

刷臉就醫流程體驗關鍵環節,鈦媒體拍攝、製圖

到診室就診時,醫生會詢問是否是刷臉就醫,刷臉確認身份——手機號驗證——就診——開具處方——支付費用。該服務已經在餘杭一院心內科、呼吸、內分泌、骨科等20多個診室上線,接下來計劃在全院、全區以及全省範圍內進行推廣。

在就診過程中,鈦媒體發現,如果是醫保患者,需要在整個就診過程中進行兩次刷臉認證。餘杭醫院信息科科長吳玉明告訴鈦媒體,為了保證安全,目前這兩次環節必不可少,“第一次刷臉是跟人社系統交互,為了保證醫保基金的安全;第二次刷臉輸入手機號是扣支付寶的個人賬戶。”

但在項目測試過程中,吳玉明也意識到,兩次人臉識別仍有些繁瑣,接下來會研究怎麼簡化步驟,“如果支付寶和人社兩個系統整合、技術打通,前端就可以只刷一次了。”

對於就醫患者而言,“刷臉就醫”是在醫院就診卡、市民卡、電子社保卡、電子健康卡等基礎上增加的一個就醫渠道,患者在不帶任何卡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就醫。

事實上,“刷臉就醫”是浙江省智慧醫療的延伸,項目緣起於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政務改革。

10月12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偉杭在衛計委新聞發佈會上披露過一組數據:浙江所有省級醫院開放80%網上號源,早高峰掛號排隊時間控制在9分鐘以內;浙江已有13家省級醫院開展了近30項人工智能應用,輔助各種疾病的篩查和診斷。

為何要做“刷臉就醫”,馬偉杭提到,“當初考慮到老年人群就醫不便,拿了手機也不大會操作,年紀大的還會把密碼忘掉。所以就想能不能讓老年人看病的時候更便利,是不是可以用刷臉打通全流程?”

支付寶作為“刷臉”這一動作的底層技術架構,提供人臉比對、活體檢測、人臉加上眼紋雙因子等生物識別技術能力,與此同時,有智能化產品運營平臺和風控平臺來支撐。

阿里健康作為應用開發層,負責對醫院現有設備設施進行信息化改造,包括醫院內需求調研,刷臉流程設計,整體開發推進以及後期技術保障工作。

而隱藏在該項目背後的“施工方”是浙江扁鵲健康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扁鵲健康),主要從事醫療健康大數據相關業務,由阿里健康和螞蟻金服共同投資。

今年6月份,扁鵲健康宣佈獲得5500萬元戰略投資,其中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螞蟻金服全資控股)出資4000萬,佔比40%,弘雲久康數據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健康附屬公司)出資4500萬,佔比45%,杭州雲庭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出資1500萬,佔比15%。

“因為阿里健康和餘杭區基於智慧醫療有整體戰略協議,這個戰略協議中扁鵲健康承接了很多項目,其中把‘刷臉就醫’作為整個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扁鵲健康CEO袁孔虎向鈦媒體透露,希望未來基於刷臉技術,可以實現主動識別,“重點患者進入醫院通過刷臉技術就能指導相應服務,這是我們未來在技術上要重點攻堅的一個暢想。”

目前,阿里體系內阿里健康、支付寶、阿里雲、釘釘均有醫療相關業務佈局,這些看似“散亂”的業務如何協同,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

作為阿里醫療佈局的旗艦,阿里健康核心業務是醫藥電商,在醫藥新零售領域動作頻頻的同時,還涉足了醫療AI、藥品追溯、健康保險等業務;支付寶則圍繞著支付和信用能力,為患者提供預約問診、掛號支付,還嘗試健康保險、藥店賦能等業務;阿里雲利用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力,推出了ET醫療大腦、醫療雲、基因大數據解決方案等;釘釘主要是為醫院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務。

但鈦媒體觀察到,這些業務重點各有差異,而業務間的協同也開始變得更為密切。

在今年的雲棲大會上,鈦媒體曾報道過,為了整合阿里醫療AI能力,阿里健康與阿里雲共同打造ET醫療大腦2.0。在ET醫療大腦2.0的共建中,作為ET醫療大腦的底層技術架構,阿里雲將負責智能雲的建設和計算能力的拓展;阿里健康將作為ET醫療大腦的應用開發層,承擔醫療人工智能引擎和系統的研發和落地應用。

除了低調成立扁鵲健康外,阿里健康還與支付寶協同為各級醫院定製開發人臉識別技術、支付寶生活號和小程序,杭州市民可基本實現用支付寶預約掛號、繳費、查詢報告、打印報告、信用就醫等服務。接下來,阿里健康與支付寶將在杭州上線就診助手、院內導航、在線問醫生,複診開方等就醫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