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講員:大衛·鮑森

讀聖經故事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從六個層面來讀,你一定要選對層面才行,上期講了三個,今天講剩下的三個。

4) 研讀聖經歷史

第四個方法是研讀以色列歷史,看它如何從一個家族變成民族,再變成國家,最後變成王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政治人物應該研讀大衛,我有個朋友叫Tom Houston,他為今天的政治人物寫了一本關於大衛的書,那本書寫得很精彩,談到了大衛如何培養領導才能,如何指揮調度,如何管理他的王國,這本書很適合今天的政治人物研讀學習如何領導。我們前面說過以色列的領導角色不斷演變,從族長,先知到君王,帶領以色列走向高峰,直到他們完全佔領應許之地,這樣的研讀很棒。我們記得《士師記》最後說那時以色列沒有王,各人行自己眼中認為對的事;他們現在有了王,但是情況仍然沒有改善,所以領導人物很值得我們研讀。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拉斐爾壁畫郵票《大衛的凱旋》

他們的政治架構也很值得我們探討。從十二支派各自獨立類似所謂聯邦的這種關係,變成中央集權政府,所帶來的後果情況就跟今天的歐洲一樣。你可以研讀各支派的聯邦關係和中央集權政府之間的差異,你會發現越偏向中央集權的政府,國家的民運就越受到這個政府的特質影響。各位,很值得從這個角度來研讀,大衛傑出的管理特質顯露無疑。他們在中央政府的運作下和平與富足到達高峰;但是中央政府卻也是他們走下坡的原因。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如果權力越集中的話,掌權者的品格越是影響到這個國家的命運。這些功課都適用在今天的情況,但這仍然不是研讀聖經最正確的方法。

5)批判法

還有一種研讀聖經的方法是學者採用的方法,這是最糟糕的方法。一般稱之為批判法,是起源於德國的。我曾經在德國柏林的一間大教會講道,那間教會曾經有一個知名的傳道人叫做馬丁尼末拉,一次大戰的時候他曾經在潛水艇上擔任過指揮官,他在二次大戰時反對希特勒就被關進達浩的集中營,我在那個講臺上問德國人,你們什麼時候才要為你們對全世界造成的傷害悔改?他們以為我指的是兩次的世界大戰,其實不是,他們以為我指的是納粹大屠殺,其實不是,我說:“你們知不知道德國對全世界最大的傷害是什麼?就是高等批判法。”這個法大大地影響了世界各地的神學院,使得很多進神學院受裝備準備事奉神的年輕人讀完了以後就喪失了信仰,以為批判的研究把聖經碎成片片,叫人拿著剪刀讀聖經,一面讀一面剪,這就是我所說的批判法。批判法分成兩個層面,都是在聖經上找出可能的錯誤來。低等批判法比較沒有問題,出問題的是高等批判法,這兩個詞你們可能沒有聽過,我會解釋得很簡單的。這種批判法造成莫大的傷害,把神學院變成了一座神學墳墓,因為他們殺死了很多人的信仰。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低等批判法想知道的是經文有沒有抄錯,因為我們沒有原始的版本,只有手抄本,所以大家想知道過程中有沒有抄錯的地方,我全力支持這個研究,我知道有很多學者投注畢生的精力想追溯出原文,以確保聖經的真確性。我們可以說新約聖經真確度高達98%,舊約聖經差了一點,畢竟經過了這麼多年筆誤在所難免。但是1948年貝都因的牧童把石頭丟進洞穴的時候,意外發現了死海古卷,古卷裡面有完整的以賽亞書。這個古卷比當時所有的手抄本年代要早一千年。而當時所有的聖經是用公元900年的手抄本翻譯出來的,但是死海古卷的年代是公元前100年,所以我們對以賽亞書的瞭解推進了一千年。美國當時剛剛翻譯好以賽亞書的修訂本,消息傳到了美國的時候就叫他們先別出版,“我們找到了早了一千年的以賽亞書的手抄本”。等他們檢查過後就通知美國可以出版了,因為這些文字經過了一千年竟然保持得很完整,只有少數幾處需要修正,很有趣吧! 低等批判法的目的是要找出原文,這是我全心支持的,聖經越準確越好,不是嗎?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死海古卷

但造成傷害的是高等批判法。高等批判法說即使找到了原文,人還是可能會弄錯,所以造成傷害的是高等批判法。支持高等批判法的學者都抱著先入為主的想法來研究聖經,有很多人說聖經上的奇蹟不可能是真的,科學證明不可能有奇蹟,他們在聖經上看到奇蹟時,就說是弄錯了,應該刪掉,瞭解嗎?這種高等批判法摧毀了人對聖經的信心,用這種方法研讀聖經會要人命。找出原文是真確的態度,這樣才不會弄錯聖經的意思,比如撒母耳記中有一處說掃羅一歲的時候開始作王,這顯然是弄錯了,因為有另外一處說他三十歲的時候開始作王,不可能兩個都對,一定有一個弄錯了,我們需要儘量找出原文查看到底哪個才對,這是低等批判法的工作,要確定原文的內容。但是一看到大魚吞下約拿就說這是謬誤,這可是很危險的想法,這是高等批判法的思維。查證經文的正確性這種做法值得支持,但是隻要聖經不符合現代科學就斷然加以否定,這是很大的錯誤。這是批判研經法,要花很多時間做這種研究。德國有很多聖經學者甚至於不上教會,純粹把聖經當作學術上和理性上的研究題材,有越來越多人用這種方法來看待聖經,把聖經剪得支離破碎,並且任意加以刪減。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6)神學法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讀聖經故事最正確的方法,叫做神學法。各位不要對神學這個詞反感,其實神學的意思是你對上帝的看法。人人都是神學家,因為人人對上帝都有自己的看法。讀這些故事的時候要從中去認識上帝,上帝才是這些故事的主角,不是掃羅,不是大衛,不是撒母耳。整個故事背後的主角是上帝,是他在影響歷史,他在關鍵時刻會伸手介入,他差撒母耳去膏抹大衛,是他在管教掃羅,是他在管教大衛,這是上帝的故事。這是先知性的歷史,重點在上帝身上。我們需要問的是在這一切的事上上帝的用意是什麼﹖他如何和他的子民互動﹖他的約如何實現?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所以你需要讀整個故事,因為你要看上帝如何影響歷史,上帝是個活的神。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哲學家尼采說上帝已死。尼采是個德國哲學家,希特勒深深受到他的影響,他說上帝已死,但他不是指上帝不再存在,他的意思是上帝不再活躍於這個世界,因為死去的人不可能活躍於這個世界,這不表示他們不存在,而是表示他們不再活躍,我們再也聽不見看不見他們。尼采說上帝已死,聽說有一所德國大學用大字報張帖了這句話:“上帝已死——尼采”。有個學生在下面寫:“尼采已死——上帝”。對得真好,很有意思。很多人相信上帝已死不是說上帝不再存在,而是說他不再活躍於這個世界,他不是活著的神。但是從這幾卷書可以看出上帝仍然活著。大衛最喜歡稱他為 “永生神”,他是永生的神,意思是他仍然在世上說話和行事。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我們讀聖經故事是為了要知道上帝在世上如何行事,他看重什麼,他對人類的行為有什麼反應,這是我們讀聖經故事的用意。上帝讓歷史事件發生他再加以回應,讓我們可以從中明白他的特質。研讀掃羅,大衛,哈拿和亞比該的特質可以學到很多,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明白上帝的特質。不但要了解上帝的想法,還有了解他的感覺。上帝也有感覺,你會看到什麼樣的事情,會造成上帝喜怒哀樂不同的反應,你會學到這些功課。讀聖經的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認識上帝,認識上帝的特質,怎樣才能討他的喜悅,他怎麼看你這個人。因為他看你就像他看這些人一樣,因為他一直沒有改變,人性也一直沒有改變。我們看到上帝賜給以色列那塊地,他們卻悖逆他惹得他生氣,但是上帝很有耐性,他總是等很久才會懲罰人,這你有沒有注意到?他不輕易發怒,感謝主,因為如果他很容易動怒,你今天就聽不到我講道了,而且各位也不可能坐在這裡,感謝主,他不輕易發怒。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但人對上帝卻沒有耐性,波士頓有個傳教人叫做菲力浦布魯可斯,他常說﹕“問題出在我很急但上帝不急”。感謝主,他不急。我們都希望在下禮拜四前毀滅所有的壞人:主啊,你為什麼不毀滅壞人,其他人就可以過好日子?這樣講有個前題,說來挺好笑的,但我們都聽過人這樣講不是嗎﹖上帝為什麼不毀滅這些壞人﹖講這些話的人顯然自以為不壞,好像他們以為上帝毀滅壞人他們還可以保住性命——如果上帝現在就毀滅壞人,沒有人能保得住性命。感謝主,他不輕易發怒。但這並不表示他不會生氣,上帝還是會有受夠的一天,等到那一天來臨的時候他不會再忍耐,到那個時候如果我們還活著就有禍了。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上帝給以色列人一塊土地又給他們一個王,第一個王是他們自己選的,當這個王做得不好的時候,上帝就立他的人選作王,上帝為以色列人做了這麼多,接下來會在列王記談到這個。上帝給他們一個王,表示這個王的人格會決定這個國家全體百姓的福祉。壞王會敗壞全國,好王會帶領他們走向正道,我們從英國的君主制度就可以看出這點。一切都看這個王的好壞,我們想要一個好的國王和女王那是因為我們知道這對全國會有好的影響,國王擔負整個國家前途的重責大任,需要帶領百姓走向正道,所以要以身作則作百姓的榜樣;可是如果王不好乾脆沒有王還比較好,壞王會帶領百姓走向歧途,這正是大家今天在辯論的。有趣的是,澳洲新任的首相不像前任首相基廷那樣鼓吹共和,他向我們英國女王致效忠誓詞的時候,自己刪掉了誓詞當中的一句話。原本的誓詞是﹕效忠女王,效忠女王的繼承人和繼位者。但是他不肯照著念,他很願意效忠女王,但是不願意效忠女王的繼承人和繼位者。這就是君主制度的危險。君主制度有很多優點,但是君主制度最大的一個缺點是,君王一個人的影響力太大。在聯邦共和的政府中不會有這種現象。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掃羅,大衛和所羅門三個人各作王40年,大衛達到高峰以後卻犯罪走下坡。但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大衛傳位給所羅門,所羅門妻妾成群,所羅門之後,以色列分裂成北國和南國,北方支派和南方支派之間情勢緊張,因為耶路撒冷在南方,錢都花在南方,南方比北方繁榮。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對不對,事實就是如此。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但是最重要的是這件事大家必須要知道,上帝和大衛立了一個很特別的約,自從上帝和亞伯拉罕和摩西立約後,這是第一度再度立約,他和大衛立約,這是撒母耳記上下最重要的一件事。當時大衛想為上帝建殿,他感到慚愧,因為他為自己蓋了豪華的宮殿,上帝卻住在旁邊簡陋的帳幕內,你可以想象他有多慚愧,所以大衛對上帝說我要為你造一座更好的殿,先知拿單對這件事給了三個信息﹕第一個信息是可以蓋,第二個信息是不可以蓋,上帝有了另外的想法,這另外的想法很有意思,上帝說﹕我住帳幕就夠了,我什麼時候要求過要住石造的殿呢﹖是不是很有意思﹖你為什麼要為我建殿﹖我一直都是住在這個帳幕中,我別無所求。上帝是在挖苦大衛,你為自己蓋了大宮殿,你真的需要這座宮殿嗎﹖這是第二個信息。第三個信息是我不讓你建殿,因為你的手流過人的血,可是你的兒子可以建殿,他是和平的人。所羅門沒有上過戰場,他繼承父親帶來的太平歲月。接下來是立約,上帝對大衛說﹕我會把你的兒子視如己出,我會管教他,但我會永遠愛他。很特別的一句話,接下來神給他一個美好的應許,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神對大衛說﹕我會為你造一個永久的家,你想要為我建殿,但我要為你造一個家,而且是王室之家,從此以後大衛的子孫都小心翼翼地記載族譜,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等待大衛的那個子孫出現。接下來許多年間直到耶穌降生之前,每次有男嬰出生,做父親的就會跑到街上高喊﹕大衛! 大衛! 是個男孩! 然後給他取名叫大衛。我跟師母結婚25週年紀念的時候,她送我一隻戒指,我在耶路撒冷親眼看見那個猶太人打造那隻戒指,上面刻有耶路撒冷的城牆,最上面刻了一個希柏來名“大衛”,非常特別的禮物,她送我這隻戒指提醒我要為耶路撒冷守望禱告。每次有男嬰出生,他們就會宣佈﹕大衛,是個男孩。他可能就是大衛的那個子孫,這個習俗延續了很多年。

撒母耳記上下(七):讀聖經故事的六個層面(2)(陪你讀聖經)

一千年以後這個應許實現了,他是守約的神。一對貧窮的夫婦生下了耶穌,他們保存了這條族譜。奇妙的是,約瑟和馬利亞都是大衛王的直系子孫,所以在法律上,耶穌因為父親約瑟就算是大衛的子孫。因為在法律上,兒子是父親的後嗣,但就親生骨肉而言他因母親也算是大衛的子孫,所以從兩方面來看他都是大衛的子孫。他在世期間常常被稱為大衛的子孫,他騎驢進京的時候大家都高喊﹕和散那,大衛的子孫。很多人都說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他是大衛的後代,他以“猶太人之王”的身份降生和受死,如今仍在作王,不只在以色列作王,也在全世界作王,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都賜給了大衛的這個子孫,這些權柄將永遠在他的手上,上帝在他兒子耶穌身上守住了他和大衛所立的約,是不是很令人興奮﹖上帝立的約一定會實現,他從不食言。他和大衛立約說他的一個後代將永遠掌權,耶穌是猶太人的王,他以“猶太人之王”的身份降生和受死,他是教會的王,他是我們的王,教會應該由他來掌權,但他似乎得常常提醒我們把教會還給我,將來有一天他要做世界之王,以大衛子孫的身分回到耶路撒冷作王。耶穌昇天之前門徒問他最後一個問題: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個時候嗎﹖他沒說這是個蠢問題,他說﹕天父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意思就是說這件事一定會發生,有一天耶穌會以猶太人之王的身分回來地上作王,他也會在全世界作王,更叫人興奮的是我們會和他一同作王,這些信息都是來自撒母耳記以及上帝和大衛立的約,我們的未來和這個約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讀撒母耳記。這些故事很有意思,其中的人物值得研讀,但最好的讀法是從中認識上帝,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也是我們的上帝,透過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我們也成為神的子民,阿們!

撒母耳記上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