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今天是9月18日

每個中國人都要銘記的日子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一戰後,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併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

困境,並導致政治危機,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衝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趁英美忙於應付危機,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並圖謀爭霸世界。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柳條湖事件”是“九•一八”事變的導火索,也是日寇集結侵華的軍事信號,發生地點被日本侵略者視作“風水寶地”加以“紀念”。圖為1938年日寇為炫耀侵華罪行建成的所謂“柳條湖事件”標杆與爆破地點“紀念碑”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被日軍炸燬的南滿鐵路柳條湖段現場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侵入瀋陽市、繼而進攻錦州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侵入瀋陽市、繼而進攻錦州

從1931年到1945年

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

930餘座城市被佔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日軍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製造的800平民以上傷亡慘案173件

擄掠充當慰安婦的中國婦女超20萬人

造成3500多萬同胞傷亡

面對殘暴的侵略者

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

從不曾低下高昂的頭顱

他們用自己的血肉身軀

築成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瞭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國共兩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後,隨著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到西北地區,最後發展到全中國,終於開創了團結禦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9月18日被不少中國人認為是“國恥日”,而中國民間要求將9月18日訂為國恥日的訴求也不時出現。瀋陽從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鳴響防空警報3分鐘,以警示民眾勿忘國恥。當前,已有哈爾濱、長春、昆明、合肥、杭州、烏魯木齊、南昌、齊齊哈爾、金華、本溪、太原、西安、南寧等百餘座城市選在每年9月18日進行防空警報鳴放。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今天(9月18日)上午,廣西各地組織開展2018年度防空警報試鳴暨人員疏散隱蔽演練活動,其中警報試鳴時間為10時30分至10時45分,共15分鐘。

防空警報分為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三種。

(1)預先警報:在可能遭受空襲威脅時鳴響,鳴36秒,停24秒,反覆3遍為一個週期,時間為3分鐘;

(2)空襲警報:在將要或已經遭受空襲時鳴響,鳴6秒,停6秒,反覆15遍為一個週期,時間為3分鐘;

(3)解除警報:在一輪空襲已經結束並且短時間內不會遭受下一輪空襲的情況下鳴響,連續長鳴3分鐘。

每種信號間隔3分鐘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具體發放時間和防空警報信號如下:

10:30-10:33預先警報;

10:36-10:39空襲警報;

10:42-10:45解除警報。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如今

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

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

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我們抬頭

便能仰望沒有硝煙的藍天

我們無憂無慮

周圍不會響起突然的槍聲

只因我們身處和平國度

我們的身後,是強大的祖國

九一八事件,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戰爭雖已遠去

但歷史不能忘記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我們牢記歷史

並不是要延續仇恨

而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