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那官人滚鞍下马,飞近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就草地上便拜。

——《水浒传》第九回

没有阴谋论,干净聊水浒之九

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1)

柴进在江湖上人称“小旋风”。

这个绰号的意思可能是说柴进仗义疏财,虽然不是宋江那样是“及时雨”,但总归是能给人提供帮助的“一阵风”。

但是柴进对好汉的态度,却显得太奇怪了。

林冲离开野猪林后不久,就到了柴进庄上。此时柴进刚打猎回家,见到不远处有一个被发配的犯人,问明是林冲后,柴进:

滚鞍下马,飞近前来,说道:“柴进有失迎迓。”就草地上便拜。

柴进的态度非常奇怪。

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2)

按照我通常的思维,此时柴进毕竟是江湖上名声赫赫的“柴大官人”,此前说过,林冲尽管此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但是在东京的人缘并不好,人到中年,也就俩朋友,发小陆谦和刚认识的小伙伴鲁智深。

同时,《水浒传》里担任过禁军教头的一共有三个人,王进、林冲、徐宁。这三个人在江湖上基本上没什么名气。最多有几个江湖朋友就了不得了。

所以柴进得知面对的是发配的林冲,其实并不需要“滚鞍下马,飞进前来”。

如果我们对比宋江第一次见武松,可能看的更清楚:

当宋江来到柴进庄上遇到武松,在得是江湖传闻的“武二郎”之后: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

也就是说,如果柴进真的想结交天下豪杰,冲过去和林冲行礼“拜”一下,然后拉着林冲手回山庄也就是了。但柴进来的快,双方只是走了个一般的礼仪流程。如此高开低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柴进假热情。

那么柴进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呢?

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3)

柴进很尴尬。

柴进是一个“庙堂”中的人,他是混“白道”的。虽然“后周世宗嫡派子孙”这个称呼在政治上非常敏感,导致他政治前途暗淡,但是安心在沧州当一个逍遥侯爷,完全没问题。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白道上,结交柴进,并不能带来任何政治资源。

举例来说,如果林冲打算升官,他最应该结交的人,是高太尉。是否认识柴进,其实无所谓。

于是柴进就变成了一个白道“吉祥物”。

白道中人帮助柴进无法获得更好的政治资源,白道中人结交他没意义;

同时,白道对柴进实施政治迫害,意思也不大。

但柴进还有田产、妻妾……这些都是会被人惦记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柴进和林冲的境遇是一样的,出事了没人帮忙,活该被坑害。后来柴进被殷天赐打入大牢,就是殷天赐看上他叔叔的财产了。

同时,缺乏白道必要保护,柴进必然要自行组织武装保护自己的财产。但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

如果柴进的武装非常强,当地官员参柴进一本“谋反”。朝廷分分钟就把柴进灭了。毕竟大宋江山就是从柴家抢来的。

但如果柴进的武装非常弱,遇到江湖上有人打劫,却没人帮自己。

怎么办?

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4)

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柴进对好汉的态度为什么“判若两人”了。

柴进根本不打算落草,成为江湖人。但架不住江湖人很低成本的害他吧?

这就好像在传统社会,邻居二狗子找你借钱,你不借钱,他天天砸你家玻璃。你又没办法弄死他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这时候你怎么办?

拿点钱打发他算了。

这就是柴进对好汉的困境。

所以当柴进发现一个“人犯”,或者犯了事逃到柴进这里。柴进不论如何,先收留了再说。

等到柴进实现了初步的“施恩”以后,江湖人都知道,如果自己犯了事,找柴进总有个落脚的地方。

于是江湖上谁敢打劫柴进呢?

官府通缉不到的地方,江湖好汉的追杀谁挡得住?

要知道,就连柴进赞助成立的“梁山”,阮家三兄弟都懒得打劫,理由是“坏了义气”。

这样柴进的日子就稳了。

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5)

所以我们看到,柴进看到林冲之后,假客套一番。

等摸清楚林冲的底以后,柴进对林冲的态度就无所谓了。

那大家比武赢个彩头?

放心,林冲掀不起风浪的。

真正能掀起风浪的,比如武松。此时还在柴进山庄呆着呢。

于是柴进在山庄上留林冲待了半多月,临走的时候,柴进又写了两封书信,送了银子。

这能花几个钱?

但自此,江湖上就知道,又一个好汉接受了柴进的恩惠。

柴进接着过自己地主的好日子。

这才是理想的生活节奏。

柴进招揽天下客的目的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