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整理之路往往是有點孤獨的。為什麼在開始的時候,需要描述自己夢想中的家?因為啟動整理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幾十個小時)的辛勤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不斷打氣,才能堅持下去。那個夢想中的家,就成為我們不能忘記的初心,戰勝“不安”和“寂寞”的勇氣。

1“不安”和“寂寞”是很常見的心理狀態。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近藤麻理惠說過,無法丟東西的原因其實只有兩個,那就是“對過去的執著”與“對未來的不安”。整理中,不僅可以瞭解你擁有物品的方式,還能從中發現你在做一切選擇時共通的原則,例如與人交往的模式。

對過去非常執著的人,常常會說“還忘不了已經分手的戀人”,遲遲無法進入下一段關係。對未來感到非常不安的人,往往會因為“和這個人分手之後,可能就再也找不到比他好的人了”之類的理由,選擇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面對滿屋子堆積如山的物品,我們所能選擇的路有三條:

現在就面對、總有一天會面對、到死都不面對。

要想戰勝“不安”和“寂寞”,一個人整理到底,請給自己繼續打氣。

2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

在一個人奮鬥的過程中,到底怎樣與不安和寂寞作鬥爭,也許有個人——松浦彌太郎的意見可以給你參考。

這位大叔,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曾是日本暢銷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的總編輯。他,號稱是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他在《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的序言裡,首先感謝中國的讀者,說自己從中國的歷史、中國的賢人那裡學到了很多知識。獲得瞭如寶石般珍貴的種子。將這些種子種下,用他自己的方法培育成長,才寫出了這本書。

最重要的種子是:成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整理當然也是啊!)。

他給所有內心懷抱“不安”與“寂寞”的朋友說:我們總是對未來感到不安,害怕孤獨和失去,但會感到恐懼的並不只有你一個人,松浦認為,這正是生而為人的宿命,也是人活著的證據。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有些人,在旅行時總是會帶上很多東西,為雨天準備折傘,為應付連傘都撐不住的暴風雨準備了雨衣,傾盆大雨的話或許還需要長靴……隨著想象無窮無盡地擴散,行李也愈帶愈多。

如果只是去旅行,頂多就是提著沉重的行李;但如果走的是人生的旅程,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心靈的行李會逐日增重,漸漸重壓在自己身上。

擁有少許“真正重要的事物”是一種幸福,讓自己的生活和心靈減壓才能輕裝前行。

3 聊聊松浦大叔的傳奇

松浦大叔18歲那年,為了擁有不一樣的生活,竟然不會一句英文就逃到美國。

去了才發現語言不通是個大問題,異國他鄉一個人吃飯、逛馬路倍感孤單,比在日本還要煎熬。

在他的經歷中,一直都沒有一份很多人認為必需的“穩定工作”。

他只是比較愛讀書。由於喜歡六七十年代的舊雜誌,具有歷史感的寫真集、藝術繪本、古書,他獨自在路邊擺攤,開著裝滿書本的貨車四處買書與賣書,27歲才開了個小店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35歲,終於開了家個性化的cowbooks書店,只賣2000本書,都是精心挑選的古書絕版書。每一本他都讀過。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這也真是一條不好走的路啊……書店會不會賠錢?大家在心裡打著問號。

不過,41歲的松浦,迎來了生活的轉折點。

《生活手帖》是一本有著六十多年曆史的實用生活雜誌,由日本美學的代表人物、傳奇主編花森安治一手創辦。有次,松浦去參加紀念“花森安治和《生活手帖》”的展會時,居然大膽發言,滔滔不絕地對這本老牌雜誌的腐舊提出了諸多批評。

場內很多《生活手帖》的前輩和職員目瞪口呆,說到一半,雜誌創辦人之一刷地站起來,不發一言地出去了。

讓人意外的是,幾個月後,松浦接到了《生活手帖》雜誌社的電話,希望他能來擔任主編,重塑雜誌形象。

於是,他帶著“決定接受就拼命去幹”的心情接了下來。41歲的他,第一次就業了。

4 因生活美學變成暢銷作家

身兼數職,松浦的生活卻固執地計劃好了自己的時間。

每天5點起床跑馬拉松,7點進公司,下午5點半一定會結束工作。10點準時睡覺。

最愛吃咖喱,但卻規定自己每年只能吃三次。喜歡與朋友聊天談心,但每個月只安排一兩次見面時間。不參加派對,多餘的飯局,三人以上的聚會。

他對生活的理解,他所有堅持的日常美學,也在雜誌裡展現到了極致。

“選題會”定於每天3點的下午茶時間,所有人分享自制的點心、果醬,喝茶,閒聊最近好玩的事兒。

選題不普及新奇古怪的東西,但會教你為愛人料理一份可口的便當,或編織一雙經典又溫暖的長筒襪。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點擊

在他的公司,所有員工早上9點上班,下午5點半必須準時下班;每個工作日要參加兩次茶歇;週末絕不可以加班;要安排時間陪孩子,做飯,和朋友看電影。鼓勵你品味生活中細小的美好!

他說:“如果你不懂得生活,你怎麼讓讀者懂得生活?”

每一頁他都要求編輯們確認“能不能讓人幸福”。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漸漸地,當初反對他擔任主編的聲音消失了,《生活手帖》的銷量也開始上升。

他到《生活手帖》擔任主編2年後,寫出的《今日もていねいに》(《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受到廣泛歡迎。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自此之後,他寫了好多好多的暢銷書,來宣傳自己獨到的生活美學觀點。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instagram上曬出的親手做的料理和精緻小物也紅遍日本。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去年,松浦主編告別《生活手帖》,轉型加入新媒體啦!他4月份加入Cookpad(日本最大食譜社群網)擔任新的料理主題網站「くらしのきほん」(生活的基本)主編。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親自做菜,學習拍照、拍視頻上網喲!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他是全日本最懂生活的大叔,曾這樣戰勝不安和寂寞

5用整理尋回生活中的心動

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什麼才是幸福?

松浦彌太郎在他的書裡告訴我們:起床後來個深呼吸~~~享有健康的早餐、上乘的午餐、平和的晚餐~~~這就是幸福。

在整理中,我們一定會經過一段“一個人獨處”的時間,並不是只丟下一切躲起來,而是要回到最純粹的自己。

整理就算在別人眼中不被理解,如果能給自己帶來莫大的愉悅,能找回人生決斷力,找到最初的夢想,請你一定要堅持。

拋棄那些“不安”和“寂寞”,讓因忙亂的工作和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而焦慮的心,能重新聚焦到自己。讓生活中處處可見嶄新的發現。當你開始掌握自己生活的重心,會發現,當初的夢想一定會離你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