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共城城址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市区中北部。古城址平面略呈方形,现断续残存,东墙南、北两端各存200米。北墙东、西两端计约800米,西墙北段约200米,南墙东段约300米,残高一般6米,墙基宽40米,顶宽10米左右,夯土筑成。夯层厚约10厘米。夯层中发现有商、周时期细粗绳纹陶片。城内外发现有夯土建筑台基、灰坑、墓葬等遗迹。共城城墙,全部分层夯筑,有圆夯,椭圆夯,平夯。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经实地考察测量,发现夯土大都是圆夯窝。共城北半部城墙的基槽牢固地坐落在地面石头上,稳如盘石。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断面很厚,这可能是为防御北面太行山特大山洪暴发时的冲击。共城东南面那段城墙保存得比较完整。共城遗址的城墙上,主要是红粘土、黑土、黄土、白土,还有三花土。

现存城墙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保存为数不多的早期大型城垣之一。共城城址不仅见证了西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的那段历史,而且还包涵了“共和元年”“共和制与民主制政体”等诸多历史信息,成为中国及商周断代工程的基石。同时,还是研究周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我国早期城市建制的珍贵实物资料。其在国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在日本等国也有深远影响。1970年2月27日,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辉县市人民政府投资,辉县市文物管理局设计,安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城城址保护展示工程——保护墙与保护标志牌、说明牌在市区文昌路中段落成,并对世人展露风采。

远古时期,共工部落活动在辉县区域,地以人传,此地被称为“共地”。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71诸侯国,共地被封为姬姓诸侯国,名为“共国”,共国之都城称为“共城”。

西周从武王建立,传了九世到了厉王。这时候,奴隶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严重的危机。周厉王是一个十分暴虐的君主,他不仅对奴隶十分苛刻,即使对平民为主体的国人也十分残暴。那时候,国人虽不是奴隶,但生活也十分困苦,许多人连父母妻子都养活不了,就到山林川泽去找生路。周厉王却宣布国都周围的山林川泽归他所有。都城内的国人走投无路,就咒骂厉王。厉王就派人到处监视,偷听,谁咒骂他,他就杀掉谁。国人果然不敢讲话了,他们只能用眼神进行交流。周厉王对此觉得很是得意,他对大臣们说:“我能制止人们的诽谤,你看,他们不是都不敢讲话了吗?”他的大臣听了,非常担心,就告诉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河水决口,就不好收拾了。”厉王根本不听,反而对国人镇压得更加厉害。国人忍无可忍,终于发生了暴动,一部分奴隶,甚至保卫王宫的士兵也参加了。国人攻入王宫,厉王吓得跑出了国都,到彘(山西霍县)这个地方躲了起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其时,共国第九代国君共伯和(“共”为其封国,“伯”为其爵位,“和”为其名。)在位。因其好行仁义而名闻诸侯。 共伯和受诸侯拥戴,被推上王室宝座代理天子,代行王政(另一说是周公与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直到厉王之子宣王长大成人即位而止,历时14年。

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共伯和以他的名字为年号,称“共和元年”,并命令史官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国史,从此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纪年。三千余千年过去了,这种编年体纪年形式延续使用,直到今天未有改变。

解放前,在共城东南角的文昌阁一带曾进行过三次古墓挖掘,共发现了52座战国墓和4座车马坑。1950年秋,新中国第一次大型考古又选择了共城,共发掘了53座商代墓、27座战国墓和1座车马坑。出土了战车、兵器、青铜器、战国钱币等数不清的随葬品,出土文物中,当属吴王夫差剑最为珍贵。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共伯和代行王政所建立的“共和元年”是开创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新纪元的标志,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成为中国历史纪年上的分水岭,国家夏商周断代的基石,在我国历史学和考古学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共伯和受诸侯拥戴,被众诸侯自发推举为代理天子。这种王位产生制度是“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也称“传子制”)之间的一种特殊制度——共和制之雏型,“共和”作为“民众选举,共同执政”的意思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直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和”的意思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它开创了我国民主、共和政体之先河,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厚重的一页。

共城自西周行政建制以来,蝉联不断,形成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积淀了西周至清历朝各代的历史风华,城上城下、城内城外的文化遗存成为一部生动具体而又完整的通史资料,蕴藏着中国历史方方面面的信息。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河南省辉县市 共城城址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