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一定要這樣具備兩個能力

一是處理結構的能力(形的意象);

二是用筆能力(線條的意象)。

要帶著這種意識去臨帖:極大地採集原碑帖中的信息,把每一個字的信息點都找出來。打個比方,臨帖,相當於掙錢,創作相當於花錢。只有“掙”的多了,“花”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隨心所欲。

隸書的藝術價值,不在蠶頭雁尾,而且,隸書就恰恰是因為蠶頭雁尾而死亡的。不信,你從西漢到東漢再到唐宋的隸書,你看看,到最後,是“但得點畫爾”。

學書法,一定要這樣具備兩個能力

任何一種藝術,在它的發生階段,是最美的。因為雖然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天然的、自然的東西在裡面。

不要注重在犄角旮旯處下功夫,那都是“末節”。

書法家應該具有兩種能力,漢字結體能力和操縱毛筆的能力。要做到:

能大能小:能寫榜書也能寫蠅頭小楷

能快能慢:能寫快的行草,也能寫慢的篆隸、楷書

臨帖要點:要練就用有意味的線條組織完成高效的藝術化字形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背字。

學書法,一定要這樣具備兩個能力

毛筆拿在手裡,要有感受,不能像電焊夾子夾焊條一樣——它是活的東西。

張遷碑的特點不是“放”,而是“收”。能收的好,收的稚拙,才是高手。

打開一本字帖,找出其中一頁,要先整體地看,觀察字與字之間的關係,進行體量感分析,疏密關係分析,思考每一個字與周圍的字的關係及空間存在,然後是每一個字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