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們,你知道丹田一詞的來源嗎?我們一起來解密

丹田學說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影響研究(上)

丹田一詞在我國傳統武術中不斷的被提及重視,特殊的丹田訓練思想一直圍繞著中國武術養生和技擊不斷髮展,成為了中國傳統武術獨具特色的魅力所在。我們在這裡將中國傳統武術中丹田練養所形成的自我體系,稱為丹田學說理論體系。丹田學說其理論源自我國早期的內丹術理論,中國早期的內丹術在結合了中國傳統哲學、宗教、醫學等文化的融合後形成了以道家思想為主線,通過特殊的修煉方法達到培養正氣,益壽延年的目的。內丹術發展的歷史悠久,被後人喻為“丹法之祖”的《周易參同契》一書,被認為是論及內丹術理法最早的經典著作,也是第一本將外丹引轉為內丹進行理論敘述的著作。由此可見

內丹術的形成是由修煉外丹發展而來,將外丹所遵循的理論法則轉引人體體內,即籍外丹而力修內丹。中國的內丹術在其發展的歷程中不斷的獲取中國傳統哲學、醫學和宗教文化思想,使得自身理論體系不斷的完善,發展和成熟,最後形成了以注重丹田練養的內丹修煉體系,即標誌著丹田學說體系的形成,可以說丹田學說練養體系是中國內丹練養體系的核心和昇華。最具代表性的要屬晉代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將丹田學說進一步豐富,由人體一丹田上升發展到人體三丹田的理論,開闢了丹田學說中三田練養的理論體系的道路。關於研究丹田學說的思想淵源和理論基礎的論文,在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中的沒有一篇相關論文資料,因此對於此部分理論的研究主要資料來源是查閱中國傳統的內丹術書籍,道家、儒家等相關書籍等。

一、丹田學說的主要內容

1 、丹田學說的思想淵源

①先秦時期思想表現:

丹田學說的練養思想

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先秦時期的吐納法。吐納法又分為食氣法、行氣法、胎息法和六字氣法等,特別是行氣法在先秦時期又最為盛行。所謂行氣法就是以深呼吸鍛鍊為主的行氣方法。較早談到行氣法有益健康的是《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之語。在戰國的《行氣玉佩銘》中有關於吸氣與呼氣過程的描述:“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以上所述的顯然是腹式呼吸之法。

先秦諸子的養生思想對丹田學說的形成產生了一定影響。如:老子的“返嬰論”與“主靜說”思想;孔子的“一以貫之”的守一思想;列子的“主虛靜”思想;管子的“專於意,一於心”即所倡導對心的“安”與“治”的思想;莊子的“養神”與“守靜”思想;以及荀子的“虛壹而靜”思想等。

②兩漢三國時期思想表現:

兩漢三國時期的吐納法和導引法較先秦時期有所發展,吐納法則從先秦時期的講究方位和自然的選擇,到

逐漸重視呼吸方式的研究;從吐故納新到龜息仿生;從深呼吸法到細、長、勻、靜的呼吸等。導引術方面更加的多樣化系統化,徒手結合了器械運動並配合了呼吸,典型代表是馬王堆導引圖和華佗五禽戲。此時期出現的《太平經》作為道教最早的經典,提出了不少關於靜功鍛鍊的內容如:“存想”、“內視”、“抱神守一”等;並且認為人體部分都有自己相應的中心位置,即“頭之一者,頂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臍也。脈之一者,氣也。五臟之一者,心也。”

東漢魏伯陽所撰寫的《周易參同契》被後世尊為“丹經之祖”,作為論及內丹術理法最早的經典著作,對丹田學說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此書雖然兼論內丹、外丹,但實際是以外丹為喻,闡釋內丹內容。此書對入靜誘導的方法、要領,入靜狀態中所出現的循經感傳現象,以及如何對待練功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自我體驗等都有敘述,為後世三丹田的提出和三丹田意守的有序更替,以及先開通任督脈的循經感傳,以求任督一通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如:提出靜功鍛鍊的要領在於排除外界刺激因子

對眼、耳、口等特殊感官的激擾。入靜誘導時要收視返聽,閉口勿言,鬆弛肢體,並選擇靜室行功;要靜息雜念,保持無念狀態;使元神潛藏固守於身體的一定部位,成為動靜開合的軸心等。

③兩晉南北朝時期:

在此時期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及魏晉人的《黃庭經》等對丹田學說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丹田之名最早出現在《黃庭經》和《甲乙經》中,如《上清黃庭外景經》有:“…呼吸廬間入丹田…丹田之中精氣微…。”《甲乙經》一文明確的指明臍下二寸處的石門穴為丹田之所在。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則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三丹田的說法,如《抱朴子· 內篇·地真篇》引《仙經》說:“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入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是丹田學說思想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陶弘景繼葛洪之後進一步發展,他主張“動靜結合”的思想為丹田學說與動功的結合開闢了道路。

④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是內丹術系統形成時期,雖然經歷了孫思邈和司馬承禎主張的動靜兼練(以靜為主),而兼以導引、吐納、按摩的綜合練養方法。但還沒有以意守丹田作為貫徹始終的主體,直至由

鍾離權著由呂岩傳的《靈寶畢法》一書的出現,此書成為第一部系統闡述內丹術功法及理論的書籍。此書中詳細描述了修煉的七個步驟即:“第一匹配陰陽、第二聚散水火、第三交媾龍虎、第四燒煉丹藥、第五肘後飛金晶、第六玉液還丹、第七金液還丹”也成為有關丹田學說最早的論述。

⑤兩宋金元時期:

在此時期對丹田學說影響最為主要的是北宋初年南宗練養派張伯端《悟真篇》的內丹思想,他確立了以意守丹田導致任督(感傳)循環自發出現為內丹術的主體功法。雖然原文對此描述有所隱晦,但從翁葆光的《悟真篇直指詳說》中敘述我們可以窺探得信息“外積陰陽之火,內生津液之質,不假施功,自然運轉,從尾閭歷歷然有聲,直透雙關,逆上泥丸峰頂,降下口中,狀如雀卵,馨香甘美,此乃津液還丹也。徐徐嚥下丹田,結成聖胎,養就嬰兒。”等雖然後世對內丹術不斷的進行發展,但是張伯端等所提出的理法原則與要點,迄未動搖。

此外宋元時期的文人和儒士對丹田學說思想也有發展,如蘇軾

讚賞意守丹田的練法講“心不離田,手不離宅。”陸游亦主張靜坐養氣之法,有“默觀鼻端白,正氣徐自來。”之句。周敦頤的太極理論和二程、朱熹等的主靜思想都豐富了丹田學說的思想。

⑥明清及其之後時期:

明清時期的丹田學說是中國丹田史上發展的最高峰,突出表現有在丹田學說思想方面不但確定任督脈為經絡導引的主線,下丹田為氣機的樞紐,而且還發展到由任督分別向四肢延伸走全身經絡的理論思想。在此時期丹田學說還不斷的與武術相結合,並且同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融為一體。其學說思想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為中國內丹術特別是丹田學說提供了豐富而堅實的理論。

2、丹田學說的理論基礎

通過對丹田學說思想淵源脈絡的梳理,我們可以發現丹田學說思想正式形成、發展、成熟階段分別是晉代、兩宋和明清時期。在此我將丹田學說的理論基礎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綜述,即:丹田學說的雛形期、丹田學說的形成期、丹田學說的發展期、丹田學說的成熟期。

①丹田學說雛形期的理論:

丹田學說的雛形期主要指先秦時期的養生理論。這一時期的養生特點是丹田之說尚未形成,虛一守靜,精神內守思想成為核心。受老子“道生萬物”思想的影響,認為在萬物產生之前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即相對的靜態為萬物的常態,人體亦然。老子的主靜思想由此成為丹田學說的最早雛形。到管子時提出了以“心”為核心的虛一守靜理論,其《心術篇》中述有“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並提出專於意,一於心,乃能入靜,突出強調了精神守一對養生的重要作用。莊子對如何入靜的方法進行了細微的描述即:“…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這些思想為丹田學說中精神內守、意守一處提供了理論基礎。《黃帝內經》被醫家奉為醫學盛典,其形神統一的關鍵在於精神內守的觀點無疑為先秦時期的“守靜”思想提供了科學依據。它述有心藏神而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神守內則‘主’明,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行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等。並強調治病必先“治神”

,《素問·移精變氣論》中也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論述。

②丹田學說形成期的理論:

東漢時期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是最早論述內丹術理法的經典著作,並且最早提出了意守腹部及腦部對靜功鍛鍊的重要性為後世上下丹田的定位提供了實踐經驗。

到晉代葛洪《抱朴子》的問世,我國的內丹術理論開始了走以丹田為核心的發展道路。《抱朴子·內篇》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三丹田的說法,並在《地真篇》內詳細敘述了三丹田的位置,而且簡要敘述了意守三丹田不同位置會有不同效果,並強調了三丹田在人體生命運動中的重要性,同時葛洪還指出“導引行氣,還精補腦”的理論。

《黃庭經》作為道教經典,其所述有關靜功的理論和方法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周易參同契》。本書分為《上清黃庭外景經》和《上清黃庭內景經》兩部分:

《上清黃庭外景經》比較重視意守丹田與氣貫丹田,並對靜功修煉中有關的臟腑、身形和對靜功的修煉方法進行了分析論述。如本書提到了靜功修煉中需要意守的 42 處重要的身體部位,即:黃庭、關元、命門、丹田、玉池、靈根、崑崙、絳宮…等。本書還特別重視“氣貫丹田”和腦、心、脾等臟腑器官,如說“呼吸廬間入丹田”,“象龜引氣致靈根”指氣貫丹田。又如“崑崙之上不迷”,“子欲不死修崑崙”,指腦。“心為國主五藏王,受意動靜氣得行”,指心。“脾中之神主中宮,朝會五藏列三光,上合天門合明堂,通利六府調五行,金木水火,土為王”,指脾。

《上清黃庭內景經》相對重視存想,其理論特點有兩方面一是比較系統的運用了中醫理論,二是在對“腦”的認識上做出了卓越的發揮,為丹田學說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內景經》以內象合外象,即人臟腑器官等身體結構與自然現象是一致的,有“人與天地相應”之意。如說“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等。”在對“腦”的認識上,它認為腦中“泥丸宮”與全身所有感覺、運動功能都有關,說:“泥丸百節皆有神”,全身之神都綜屬泥丸,受腦部的統管。

②丹田學說發展時期的理論:

唐末五代時期,內丹術系統形成,系統闡釋內丹術理論與方法的早期名著是鍾離權與其徒呂岩所撰的《靈寶畢法》,和由施肩吾所撰的《鍾呂傳道集》。此兩本著作開始賦予了內丹術的明確含義,即它以誘導入靜,意守丹田,並從意守處誘發出沿經絡路線循行的特殊感覺傳導為功法的核心內容。並自此丹田學說理論體系正式形成。其理論論述有:一是“氣液相生”理論,認為“子時腎中氣生,卯時腎氣至肝,午時腎氣至心”此為積氣生液。“午時心中液生,酉時心液至腎”此為積液生氣。人要健康就要恢復氣液相生的自然節奏的方法,即是在卯時氣旺的時候採用腹式呼吸。二是“心腎相交”理論,書中以心腎比天地,以氣液比陰陽,以子午比冬夏。腎中生氣,氣中有真水;心中生液,液中有真氣。當離卦腎氣到心,神識內定,鼻息少入遲出,綿綿若存,而津滿口嚥下,自然腎氣與心氣相合,是謂心腎相交也。三是“三田返復”的理論,述有腎氣與心氣相合即為下丹田返中丹田,引下丹田之氣由尾閭沿脊柱上升,即引導感傳沿督脈到泥丸,成為“

下丹田返上丹田”。並認為經常進行“三田返復”會獲得最佳的保健效果等等。

③丹田學說成熟全盛期的理論:

自北宋張伯端以來,提倡動靜兼練、以靜為主的內丹術逐漸被純化為一種靜功方法,在理論上關於丹田意守、任督循環等核心功法的闡述已經明確。張伯端認為內丹術練功過程中所產生的體內陰陽交感,必須在深度入靜狀態的背景上所作的丹田意守,才能獲得,等元氣發動後,仍須在入靜狀態中獲得任督脈循經感傳的自然運動。他還提出不懂得練養腎氣這一核心,所有方法都是徒勞的,還反對內丹過程中兼作辟穀、吐納;並不主張在內丹術中兼用動功或輔以前代的存想法的理論等。張伯端對練功過程中經絡的感傳亦有明確的描述,並細微的描述了經絡的具體位置,如述“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頂後一寸三分”等,這為丹田學說中的經絡循行提供了理論依據。

明清時期中醫理論與中國內丹術的融合為丹田學說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醫臟腑理論解釋丹田學說的影響,二是中醫經絡理論解釋丹田學說的影響,其具體的理論影響在後面部分會有詳細敘述。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丹田學說的理論基礎歷史悠遠,在不同的時期孕育產生有不同的理論,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其理論也在不斷的進步和豐富。

未完待續...

注:本文節選自靖慶磊《丹田學說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影響研究》

歌唱家們,你知道丹田一詞的來源嗎?我們一起來解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