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神龍元年正月,宰相張柬之和崔玄啼、桓彥範等乘武則天(624年-705年)年老病危之際,率左右御林軍發動了政變,誅張易之、張昌宗於迎仙院,迎中宗李顯入朝,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則由長生殿住進了上陽宮。同年十一月,82歲的武則天病死在東都洛陽上陽宮的仙居殿,死前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次年五月與高宗合葬於乾陵,並只留下一塊無字碑。

武則天無字碑和高宗碑並列在一處,矗立於乾陵朱雀門外。西面是述聖碑,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書寫,歌頌了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東面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高大雄渾地矗立於朱雀門外司馬道的東側,與其西側頌揚高宗文治武功的述聖碑比肩而立。無字碑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達98.84噸。碑頭刻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龍,碑東、西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幅,升龍高4米,寬1米,其身軀矯健扭動,神態飄逸若仙,線條流暢,刀法嫻熟。陽面是一幅獅馬圖線刻畫,其獅昂首怒目,威嚴挺立,馬則屈蹄俯首,悠遊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渾,雕刻精細,不失為歷代石碑中的鉅製。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令人奇怪的是,當初立這塊碑時碑上竟未刻一字。後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駁若離,若明若暗,模糊不清。據《乾縣新志》載:“向無字。金元后,往來登眺,有題詠詩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記》也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只是從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筆力險峻、字體俱備的題刻。那麼女皇武則天立這塊異乎尋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為1300多年來人們猜測、探究卻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謎”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有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的無量功德,表示自己功蓋南山,其高功大德非文字所能表達,取《論語》中“民無德而名焉”之意,故立無字碑。事實也的確如此。武則天從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50年。若從唐高宗死時算起,獨自執政21年;自公元690年改唐為周至死,也長達15年之多。她在政治上扶植新興地主階級,打擊豪門世族,鞏固了唐王朝;在經濟上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整頓田制,減輕徭役,發展生產;在用人上虛心納諫,知人善任,破格用人;在軍事上加強邊防,緩和周邊關係,重視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諸如此類,確實表現出她非凡的政治才能,因此她承前啟後,既發展了“貞觀之治”,又為“開元盛世”提供了基礎,其治世功績的確是巨大的。

同時,也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深重,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在她當政期間,她培養黨羽,任用酷吏,違法濫刑,消除異己,擅立朝制,在恢復“安西四鎮”後又相繼喪失,經濟發展處於唐初馬鞍形的最低潮等,尤其是有人按封建正統論的觀念來評價她,認為她改李唐為武周,愧對祖先,罪大惡極,故她自然難以立碑記過述罪。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還有人認為,武則天有自知之明,立無字碑系其遺言,是留待後人來評價她的功過是非,即“己之功過,由後人評定”。也有人認為,武則天根本就沒有遺言立無字碑,而是中宗李顯認為母皇功名蓋世,故立無字碑,以盡其孝,以樹其威。

也有少數人認為,武則天雖然與唐高宗合葬,但事實上她確曾君臨天下,改唐為周,樹碑刻字,是稱皇帝還是皇后,都難落筆,權衡再三,還是立無字碑更為恰當。還有人認為,武則天是女的,在特別輕視婦女的傳統社會中,又由於武則天的罪孽,根本就不值得立碑流傳後代,她墓前的無字碑是後來的好事者加立的。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不過,無字碑現已名不符實,本來無字的碑上,自宋金以後被人刻遍了題記。在《金石萃編》中收乾陵無字碑上的題字13段,其中有金天會十三年(1135)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的題記,是用罕見的女真文字鐫刻的,旁邊並有漢字譯文。從碑文得知,乾陵在金天會年間曾經過次大的修繕。然而大金皇弟是為何人,碑文不詳。《郎君行記》碑文,是乾陵極為重要的題記,雖經千年風雨剝蝕,至今仍可辨認。

武則天陵前的無字碑為後代出了難題,1000多年以來,人們眾說紛紜,至今仍難斷其故,此無字碑遂成諸多歷史懸案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