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憑藉強大全球網絡 助力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

當前,在國內商業銀行紛紛探索“交易銀行”模式下,國外領先的市場交易銀行的發展經驗被作為業務發展的參考。花旗銀行(中國)在既有業務增長穩定的前提下,也在尋找符合中國新格局下的自我定位與新驅動力。

文 | 董興榮 李菲

刊於《財資中國|財富風尚》2018年10月刊

花旗銀行憑藉強大全球網絡 助力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

交易銀行是銀行管理理念和對公金融產品服務供給形式的全面轉型,被認為是“新時代的公司銀行業務”。

近年來,交易銀行從零散到成型,已經逐步發展為銀行重要的業務模式和主要利潤來源之一。作為較早開展交易銀行業務的外資銀行——花旗銀行,其交易銀行業務已經發展得風生水起,為眾多企業量身定製的流動性服務案例成為了業內的典範。

花旗銀行在我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作為首批外資銀行之一,目前,花旗銀行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是最具有全球性的國際銀行。此次,《財資中國》專訪了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花旗財資與貿易金融部總經理裴奕根,透過其視角,探究花旗銀行是如何憑藉強大的全球網絡,為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提供現金管理、貿易金融、財資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與支持。

花旗銀行憑藉強大全球網絡 助力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

裴奕根,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花旗財資與貿易金融部總經理

新時代的公司銀行業務

追溯“交易銀行”的起源,20世紀70年代,其在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商業銀行中成型,併成為重要的業務模式和主要利潤來源之一,亦被稱為“新時代的公司銀行業務”。

在交易銀行業務下,銀行圍繞企業的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提供支付結算、現金管理和供應鏈金融等一系列綜合性金融服務。花旗銀行(中國)從現金管理業務著手,通過電子化手段/電子銀行,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服務;隨後從單一的產品發展為給客戶提供一整套服務,再演變到為選定的目標市場客戶提供資金流動循環的整體解決方案,降低客戶資金運營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流動性風險。

隨著“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誕生,新一代數字化浪潮與傳統銀行業正不斷結合與提升。由此,也倒逼傳統銀行金融服務轉型升級,國內商業銀行正在大力整合交易銀行業務,裴奕根表示,交易銀行成為商業銀行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有三大驅動因素:

一是利率市場化。一方面,有助於發揮市場機制在利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金要素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將倒逼商業銀行不斷增強自主定價能力,改變過度依賴息差的收入格局,加快盈利模式轉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這對商業銀行實施交易銀行戰略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二是全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隨著企業“走出去”,客戶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如何服務好企業走向海外,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銀行將擁有更多市場機會;同時,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銀行資金流動性管理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業務操作風險等都充滿挑戰;反之,這也有利於促進銀行更加註重和鞏固客戶關係,加強金融產品創新以及增強風險管理水平。

三是數字化的浪潮。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商業銀行受到了一定衝擊,如何強化產品研發、佈局新的生態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關鍵。銀行可通過與金融科技機構合作,推出滿足企業需求的服務;與此同時,銀行還可以運用數字化手段,對自身內部服務流程進行升級改造,從而提高對企業服務質量,改善用戶體驗。

當前,國內率先開展交易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更多的是業務板塊、組織架構的整合與再造,如對現金管理、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資產管理等業務進行整合,從而推出交易銀行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抑或成立交易銀行部,在組織架構上推動交易銀行的開展。這是一個銀行轉型的過程,但不能止步於此。

裴奕根表示,要做好交易銀行:

首先,要深刻理解其內涵,就是讓金融嵌入企業實體的交易行為,根據企業財務管理願景,為其交易及運營提供一系列服務,幫助對其上游與下游的資源進行整合,提升資金運營的效率和效益,從而實現銀企的良性互動。

其次,在全球化、國際化趨勢下,一定要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相對一致性的服務體系,有利於銀行提升整體的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企業需求。

最後,就是要以客戶為中心。交易銀行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根據產品、模式和市場及客戶的需求,提供全方位流動資金的循環解決方案。

因此,“銀行在轉型過程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無論交易銀行要如何發展,我們始終要明確轉型的初衷,重點圍繞自身的客戶,服務好客戶,為客戶提供最完善、紮實的服務。”裴奕根如是說。

花旗銀行制勝的關鍵

早在2014年上海自貿區創立之初,花旗銀行(中國)就率先推出了全自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為區內企業開展人民幣跨境集中收付和軋差淨額結算業務,為開展前瞻性交易銀行業務樹立了典範。

花旗銀行(中國)結合自身優勢,針對客戶需求,推出了人民幣和外幣的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跨境集中收付和軋差淨額結算業務等一攬子的全球現金管理業務服務。例如,花旗銀行(中國)成為市場首家為某全球知名製藥公司開展人民幣跨境現金池、集中收付和軋差淨額結算三項業務的銀行,協助企業通過跨境人民幣雙向掃款,將國內人民幣資金池和集團內銀行連接起來,並將跨境結算融入到全球軋差淨額結算結構中。其充分利用內部融資而非外部融資,在企業層面上降低融資成本,助力企業實現真正有效的流動性管理,利用系統自動化提高財務管理流程效率、降低了企業的交易和外匯成本。

花旗銀行憑藉強大全球網絡 助力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

“事實上,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前,我們提出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應逐步將海外的有效財資管理手段引進到國內。同時,對客戶需求的預判,使得我們在內部系統的開發、人力配備、產品流程方面都有相應的準備。因此,當上海自貿區的相關政策出來以後,我們能快、準、穩地進入市場,最終,我們在上海自貿區的人民幣集中收付款業務的市場份額一度高達49%。這一結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產品定位,瞭解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緊跟法規的變化,研發出特色的產品,實現差異化經營,是外資銀行制勝的關鍵。”裴奕根說道。

在銀行業務發展過程中,裴奕根對客戶需求的洞察、預判以及提前配備人力等,審時度勢,促使花旗銀行(中國)交易銀行業務發展得風生水起。基於其對行業前瞻性的把握,當談及企業財資管理時,裴奕根認為,未來企業財資管理需要關注五大新動向:

一是企業內部資金的集中,企業越來越注重內部資金的來源,而非單一的依賴對外的融資方式,因此企業集團內部資金集中和效率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供應鏈的管控,通過供應鏈,適當調整應付、應收賬款,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以及經營環境。

三是標準化,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使其更注重控制支出、節約成本,因此要加強集中化管理。通過ERP的運用,實現標準化,使得企業的經營效率大幅提高,降低風險和差錯率。

四是風險的把控,企業面對利率、匯率、商品價格以及法規等因素的變化調整,使其對市場風險的把控和管理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都希望得到支持和幫助。

五是走向國際化,有些企業愈發注重國際化經營,其財資管理從本土化市場擴展至境外也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數字化技術助推業務轉型升級

談到金融科技,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這些概念似乎不可或缺。裴奕根表示:“銀行的發展要與時俱進,以積極的心態擁抱金融科技時代,所有這些金融科技說的就是數字化銀行概念。”

目前,花旗銀行在幾個層面上推進數字化銀行建設:第一是新一代的網上銀行系統,已經有移動版,可以用iPad或者智能手機進行網銀操作;第二是ERP的連接,ERP智能對話,最終實現銀企直連,這是數字化的重要一環;第三是eBAM,即企業遠端開戶功能。在海外的企業,開戶過程極其繁瑣,通過eBAM電子開戶能減少文件的傳遞,簡化繁瑣的流程,提高開戶效率,從而提升客戶體驗。

在電子化、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花旗銀行有哪些具體應用和探索,未來交易銀行整體將呈現哪三大發展趨勢?瞭解更多內容,請訂閱《財資中國》雜誌。

花旗銀行憑藉強大全球網絡 助力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