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殘守缺」哪有「原汁原味」

◎李樹澤

賞讀張衛東大著《賞花有時、度曲有道:張衛東論崑曲續編》,有很多的感觸,掩卷,腦子裡蹦出張衛東先生演過的一齣戲《草詔》,一霎間,做如此想,應該是這出戏的氛圍與這部作品字縫心息間所營造的情境是一致的。事實上,他的這本書對於中華文明的梳理,對經學、詩藝文學的大論,觀點、情味、感嘆雜陳其中,極符合他下筆寫這部著作心境。

不“抱殘守缺”哪有“原汁原味”

演講中,張衛東先生一曲盡興

其實,張衛東先生塑造的方孝孺形象,尤其是歷經三百餘載的傳承基礎上的咀嚼、揣摩、自悟。張衛東先生論曲、談藝,骨子裡是有“草詔”方孝孺人物的影子,只不過張先生趕上了當今的現代文明時代,因為,普世的文化人關注的是另一條路上的功名,閹割,甚或雜交的文化基因,已經成為當今文化人身上的迴流血脈了,放眼看,還有多少人心底生著“書生” 讀書人的“文種”呢?由是看,你會發現:我們眼前充滿巨大荒唐還有些骨感的現實流行,沖淡了衛東先生身上鼓與呼的悲壯,又放大了他於其中談藝論道的偏執。

因了這樣的心思,我由張衛東先生當下的這部新著,想到他此前的正編《賞花有時、度曲有道——張衛東論崑曲》著作當中的篇章內容,先生從起初落墨洇在字紙上的那聲嘆到如今,那一口氣裡的精、氣、神,一如其戲臺上塑身亮相的真功夫,一如其那口得正宗的那嗓子崑腔的唱,只不過,落在字紙上的這份從“抱殘守缺”到“原汁原味”的情腸關照,似乎更多了一種經學、藝道於真書生的身心開拓氣象,如果說此前的《賞花有時、度曲有道:張衛東論崑曲》專注於崑曲史、人、腔的真聲味梳理與探究的話,那我們眼前的這部《賞花有時、度曲有道:張衛東論崑曲續編》文字,則更加著重於為崑曲發生、發展的紛繁根系的梳理,更傾向與尋找崑曲更源頭、能稱得上是其前世今生基因的用心考據。於是,這便有了本書將當今崑腔之雅,與中華文明、軌儀、禮制,與經學、藝道有了更深層的聯繫,而且衛東先生也與國學經典的書香筆墨當中,也找到了更多“原汁原味”的道義踐行。

我們不應該把崑曲簡單地看成是舞臺戲曲,而是當屬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脈與儒家息息相關,儒學衰落就是崑曲衰亡之根。(見本書《傳承崑曲不能改雅為俗》篇)

作者開篇就以這樣鏗鏘的文字,告訴我們崑曲的源頭與衰落背景,強調了它的基因正宗。通過這樣的概述,告訴我們崑曲的衰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由此,他說:當今的崑曲不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而是基本滅亡了(見《按古人審美觀念去理解崑曲》)。雖如此,但作者思量之下的內心是平靜理智的,用他的話講就是“衰而未亡”。衰是久衰,即是在“沒有古典文學基礎的階層裡衰”到死,未亡,又是怎麼解釋呢?是在“讀孔孟之書的人群圈子裡永恆”的活著。這是他在這本書當中立論的基本衡量,也是他踐行“原汁原味”的底氣所在。

張衛東為崑腔尋根溯源,《崑曲是禮樂文明的延續》可謂是本書的立論之篇,在這個集中體現崑曲“賞花有時、度曲有道”藝文精神的篇章裡,開篇,張衛東先生就說:“崑腔,是禮樂文明的一部分”。緊接著,他從儒家文化的“藝道”傳承起筆,感悟“藝道”大統與道藝一家的關係,繼而進一步指出:禮樂文明就是藝道。

所謂禮樂,就是形式和內容相吻合的平衡點,就是最美的禮,也是最美的樂。所以呢?既不能過繁,也不能過簡,樂呢?既不能過於花哨,在技巧上也了不起,也不能沒有技巧、技術和格調,生命不是在於運動,而是在於平衡,而禮樂就是中庸之道的最佳平衡點,中國人的讀書是唱出來的,這就是禮樂文明最基本的訓練,從三歲開始,會使筷子就可以拿毛筆,一直到你走不了路病臥在床,只要你能拿筆你仍可以吧你的思想展示出去,這也是禮樂引領我們一生最輝煌的點。

這是中國古代讀書人風雅一生最基本的原點,也是它們之所以追逐風雅的本錢所在,書生,一步步博弈功名,直到殿試中進士,這是最基本的學養灌輸渠道,也是禮樂教化給予每一個讀書人的最基本的方式。唱書,讓一個人在抑揚頓挫的咿呀唱和中汲取學養,獲得最基本的學問,而一管毛筆,又把你的風采做了展示,因此,這也是禮樂之於文化、之於學問教育最基本的表現。

不“抱殘守缺”哪有“原汁原味”

商務印書館國子監官韻誦讀公益講座現場

而張衛東先生提到的唱書,便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誦唸功夫。先生說,自古讀書人中間傳下來的這種誦唸,到了民國,忽然遭到新派讀書人的批評。於今,這種被魯迅等寫進小說、散文作品,即是其中一些描寫私塾蒙學場面,當中塑造的非常迂腐形象者如孔乙己,如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的私塾先生與天真孩童形象比照之下的勾勒,都無情地醜化了古代讀書人正宗的帶有搖頭擺尾姿態的誦唸,加之後來廣為鞭撻甚至是無情絞殺的緣故,在經歷了我們新社會的諸種文化運動的歷次沖刷後,正宗的誦唸就斷了。

讀書人的誦唸功夫一斷,等於正統文化自傷一臂,殘了。張先生帶著無限地深情論及論及誦唸與崑曲的緣由,在本書的《盛世原韻 大雅正聲:崑曲與中國文化傳承》的篇章裡這樣說道:

崑曲是文人的朗朗書聲,是介於詩詞之間的誦唸,是中國兒童的時常聯繫、開蒙的讀詩讀經,當做音樂課發展起來的,你才能有那種音樂理唸的調子,才能欣賞得了崑曲┅┅崑曲唱的是中國儒學藝術之經。

依照張衛東先生的觀點,崑曲是在中國文化藝術的黃金分割點當中逐漸發展而成,而且他認為其準確的時間應該在宋宣和年開始,即北宋末年與宋金對峙時開始,通過張衛東先生的細緻地梳理,很多人會認同這個黃金分割點應該是崑曲前世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裂變時段,而且細細思量,你會被衛東先生的為我們所做的向歷史致敬意味的考據,而心懷崇敬。是的,伴隨著此前近千年的文學影響,伴隨著自詩經等傳世經學著作的風行傳播,伴隨著樂府詩、五言、七言詩以及與唐李白同時代就已經在形式上成熟的詞文學唱酬形成的出現,實際上已經讓此時形成胚胎的那團崑腔基因,通過唐傳奇、詞唱酬的形式走過漫長的大唐及整個北宋的時代後,即將破殼而生。

而落生於中國戲曲最原點上的金院本和雜劇就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現了,這是金吞併擄掠南宋文化之後文學形式上的再創作,旋即,由江浙一帶風起、在演繹唱酬上更加成熟且很快就風靡全國的戲劇形式南戲就出現了。南戲之後,元雜劇是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義的戲劇運動,由於整個元代漢人地位低下,元雜劇文學性巔峰成就的背後,是一大批承繼了鼎盛時期南宋文化精髓的文學大家們的民間性的寫作支撐,以及在整個元文學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的身心參與,這一切也形成明初崑曲誕生前夜那道璀璨壯麗的華光。

/貳/

從崑曲到建國後的“戲改”,從至今有關崑曲精神的理論探討看,我覺得衛東先生這本書在崑腔前世今生上的藝文梳理,可謂振聾發聵,又可謂是針砭時弊,他從禮樂文明,從儒家道統釐清了崑腔前世今生血脈基因關係後,又順著自己的學識積累,形成自己的踐行標榜,雖於當今少有響應,甚至顯得曲高寡合,但其筆下事關崑曲的禮樂藝道論精神,其文化價值,我相信這是有目共睹。

由此我們知道,崑曲,今之受捧,是因為近三十多年來一些文化大師們,如餘秋雨者冠以“中國戲曲最高典範是崑曲”的外行人、不懂戲的定性結論的影響,戲曲是什麼?戲曲是經學、甚或詩詞之外不正經當中的正經玩意兒(凡隨便掛上“藝術”倆字者,都是喝了蒙醫方藥的人),包括京劇;而崑曲,它是不正經當中的正經到純潔、不含一絲不正經而藏著經史味道的藝道真傳。

而今,受非遺的影響,也受外行參與指導下牽著文化宣傳的領導部門跟著舞臺走“人人都能接受”的通俗大眾化風氣的影響,當下崑曲,就有了話劇、民歌、洋歌、芭蕾舞蹈味道,這是源頭方向錯位所造成,在這近二十多年裡,崑曲從傳承、從普及甚至是創新,都是於它本身擰著乾的錯事。崑曲不需要普及,不需要通俗到舉國人人都能唱流行歌一樣唱崑曲,這是張衛東先生滿心“崑曲不必要創新”主張當中又冷眼看著崑曲被一些人借勢淪為“婊子相”頓生悲涼的原點吧……

不“抱殘守缺”哪有“原汁原味”

自己傳承經典國學的書,正宗藝術的傳播路上,謙謙君子,文雅氣象

作為正宗崑曲傳承的張衛東先生認為,只有原汁原味的繼承學習就是了。但世相是本就脫俗於戲曲雅樂,而且也只能是小眾自賞的崑曲遭遇文化“強姦”,於是,本就淪為“十八摸”的崑曲與戲曲綁定,淪落風塵。為此,他急切呼籲抱殘守缺,而身心踐行原汁原味,這可謂是這本書所展開的基本訴求構架

如果說當初的抱殘守缺,是衛東先生戲臺上感悟《千忠戮·草詔》方孝孺這個報國孤臣得真傳落到心頭的一顆種子,如今,張衛東先生已經是走向更精深的雅學與藝道探求了,而且其脈絡梳理通透,體系上越加具備了相當學術分量的承載,從經學到藝道,從中華禮樂文明到崑曲,從原汁原味讀書人的誦唸到崑腔傳承,這一次充分彰顯其學術道統上日漸成熟的飛躍蝶變,可謂聖山一樣的厚實。

/叄/

賞花有時,度曲有道,經史為本,詩曲為末。賞花有時,一個人不賞花,就是沒有才情,就得趕花開的時候去才行,花開不了再賞,就糟了。度曲有道,就是說你在習曲度曲當中要有一定的道,道就是不盈,也不能不夠,是中庸。一個人若不把經史看中,只做詩曲,那就是玩物喪志。(見《賞花有時 度曲有道:執教北大二十年》)

這番話,實際上是為今天的崑曲研習定下一個基調,更是為當今專業的崑腔傳承確立了一種精神導引,從而為這種生於文人、長於筆墨書香的崑腔雅樂勾描出曼妙的魂靈。我再次想到書中衛東先生寄於心頭的那番“原汁原味” 的崑腔傳承的願想,在他心中,崑腔傳承,只可需恢復近代科班;崑腔,一定是來自娃娃腿兒的崑腔的藝人來演,一定不能是其他劇種戲曲演員的調入。他這是用這本書為我們設計了最純最美附庸風雅的一次真享受!

是的,附庸風雅,讀過張衛東先生的這本書之後,你不禁會這麼想:我的人生,我作為一個讀書人,我號稱識文斷字,我找到了真正的風雅沒有?當你做如此想,比照本書,在你讀罷張衛東先生的這本書時,你會覺得文化場上,包括自己,那顆“蛋”是不是裝得太大了,你作家、你書畫家,你演員,你什麼都不是!實際上,很多人整天都在偽傳承當中做錢財的奴隸,在附庸風雅的“孫子輩”位置趴著,不自覺滿心的“自以為”卻做了風雅之外的“二貨”!

不“抱殘守缺”哪有“原汁原味”

崑腔,一定是來自娃娃腿兒的崑腔的藝人來演,一定不能是其他劇種戲曲演員的調入

附庸風雅,從它積極地意義看,從崑曲精神塑造看,這是它的一種必要的姿態。更是一個純潔的文化人的基本修養,如此,你離真正地文學家、真正地藝術家就不遠啦……

李樹澤,作家、圖書策劃人、出版編輯。河北阜平人,河北首屆孫犁文學獎獲獎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