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馬太效應——祝福愛醬,30歲已完成作爲運動員的歷程

人生的馬太效應——祝福愛醬,30歲已完成作為運動員的歷程

JapanTableTennisFukuharaChiang


昨天看到愛醬(福原愛)退役的消息,福原愛出生在1988年11月,剛剛滿30歲。3歲9個月開始練球,4歲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5歲拿到第一個全國冠軍。在第一次比賽的時候,小小的可愛的愛醬被日本富士電視臺相中,連續追蹤了愛醬從4歲到28歲的人生歷程。

當福原愛問到:為什麼那個時候注意到我呢?導演回答,這是個好問題。當時只有四歲的福原愛和媽媽在場地練球,很多隊員已經走了,空空蕩蕩的練習室還剩下母女倆在堅持,後來福原愛接不到媽媽的球在地上哭了起來。媽媽說,還練不練,要練就不要哭。小小的福原愛抱著媽媽的腿,一邊哭,一邊說:“要練!繼續練!”導演注意到這對母女的約定,“開始了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他堅持拍攝的初衷就是想看看這對母女的乒乓球之路能走多遠。

沒想到,福原愛之後一路開掛,10歲宣佈成為正式球員,13歲加入日本國家隊。在和何智麗對戰慘敗後,一個人隻身來到中國訓練,沒有了從小一直陪伴的媽媽,她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開始新的訓練,也要接受殘酷的壓力考驗。

人生的馬太效應——祝福愛醬,30歲已完成作為運動員的歷程


在日本的教練不僅帶她鍛鍊球技,還帶中學生的福原愛去看相撲比賽,增強戰鬥意志,“在相撲比賽中,不允許有一秒鐘的走神,一旦走神,就會被對手打倒。”在中國接受嚴苛的訓練,對打分組,一旦比分下降,立刻被分到次優組訓練,這在一路領先的福原愛這裡是不可接受的。二十餘年的時間,不斷接受挑戰,訓練一天都沒有中止。

可能在中國球迷的眼裡,福原愛是那個愛哭的,總是被大魔王張怡寧虐的“瓷娃娃”。但是從13歲進入日本國家隊開始,她就揹負了日本國家對於乒乓球奧運會的期待。在中學時期,她的學校為她辦了一場壯行會,鼓勵她為日本一億二千萬人的期待而努力,才十幾歲的福原愛明顯經驗不足。第一次04年參加雅典奧運會,是日本乒乓球史上第一個進入16強的女運動員,但是回到日本,她還是因為沒有拿到獎牌而在媒體上道歉。

人生的馬太效應——祝福愛醬,30歲已完成作為運動員的歷程


08年參加北京奧運會,拿到了第四的名次,和獎牌擦肩而過。她為此開始了下一次奧運獎牌的衝擊,在中國的瀋陽,廣州各地集訓,決心等到奧運會拿到獎牌再回日本。

12年,23歲的福原愛和日本隊終於拿到了日本乒乓球女隊歷史上的第一枚銀牌,2016年她已經成長為隊長,在倫敦奧運會率領日本隊拿到了一枚團體銅牌。因為福原愛獨特的感染力,天真爛漫的笑容,小時候愛哭鬼的形象,天才乒乓少女在日本的報道,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日本乒乓球隊,她也開始作為隊長的角色照顧新隊員。

人生的馬太效應——祝福愛醬,30歲已完成作為運動員的歷程


福原愛一路走來,自有天資的聰穎和天賦,更重要的是,母親的陪伴和堅持。剛開始打乒乓球,媽媽並沒有什麼具體要到達的目標,只是想更多陪伴孩子,而興致勃勃的每天練球。在她一步步變強大後,鼓勵她獨自去中國集訓,去乒乓球的王國成長。再加上國內社會和教練的期待,她一步步走向最優秀的運動員行列,成為日本乒乓球壇的巔峰人物。

這個愛哭的,可愛的福原愛就在一步步的期待中完成了自己的乒乓球之路,28歲開始結婚生子,如今退役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因為乒乓球而一路結緣,回答了4歲時遇上的那個導演的問題,想看看這對倔強的母女能走多遠。

人生的馬太效應——祝福愛醬,30歲已完成作為運動員的歷程


同樣是30歲,愛醬已經完成了作為運動員的前半生。人生就如馬太效應,如果出色,得到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多。很多事情不是一開始就想好的,而是在一步一步做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找到了最終的目標。

不是乒乓球裡有人生,而是人生裡有乒乓球。愛醬如是說,因為練球而犧牲的正常的青少年時光,希望能在之後的生活中彌補回來。而愛醬和乒乓球的緣分,將會伴隨一生。

愛醬專注於一件事,把前半生的精彩發揮到了極致。而我們差不多要到30歲,也不一定明白真正想做的事情。找到天生的熱情和使命感的事情,並堅持下去,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希望每個人都能堅持自己內心所愛,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的堅持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