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挺不住了吗?

茅台挺不住了吗?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里雨曦

继10月29日跌停之后,贵州茅台依旧没有强势反弹迹象。

10月30日开盘,茅台股价一度跌至509.02元,触及52周内最低股价,较6月12日贵州茅台史上最高股价803.50元,下跌近300元。

以贵州茅台股价闪崩为代表,白酒股集体狂跌不止,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与2013年贵州茅台股价下跌的情形极为相似,而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之后白酒行业便整体进入了寒冬期。

财报惹的祸?

很多分析认为,业绩不如预期是此轮贵州茅台股价下跌的导火索。

贵州茅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47亿元,同比上涨23.77%,而公司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仅增3.81%,净利同比增长率仅为2.71%。

这样一份财报放在其他上市公司身上是令人欣喜的,但在资本市场看来,贵州茅台拿出这样的业绩是令人失望的。

过去三年,贵州茅台在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50%,其2015年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50.60%,除此之外,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个季度贵州茅台的营收增速未低于30%。

以此对照,贵州茅台今年三季报的成绩自然令资本市场大失所望。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资本市场对贵州茅台的预期过高,而其三季报效果不理想,业绩增速未达市场预期,市场情绪偏悲观。

除此之外,行业内人士认为,贵州茅台股价的下跌背后是其销售出现了问题。

在山东温河王酒业集团总经理肖竹青看来,茅台股价的下跌是大趋势的反应,因为曾经一家独大、不可取代的茅台正在逐渐被取代。高端白酒市场碎片化,而茅台出现产能不足的问题,在地方市场上其他酒企业抢占了原本属于茅台的市场份额,茅台的销售市场面临崩溃。

对此,白酒专家杨承平也表示,茅台在不断控量控价的背景下,其业绩增长放缓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这样的行为在资本市场看来是有风险的。

10月29日贵州茅台跌停之后,次日茅台便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生产、销售正常,基本面没有改变。全年预计,本公司能顺利完成年度计划并有望超额完成,可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势头。

早在今年7月初,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也曾对外表示,茅台集团实现900亿元销售目标并无悬念。

一位不愿具名的茅台经销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茅台的销售情况一切如前,三季度增长放缓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茅台也不能总是保持高速运转,未来业绩的增长也不可能总是处在风口浪尖。

而国金证券则分析认为,中秋、国庆双节后,飞天茅台一批价稳定在1700-1750元区间内,发货节奏相比节前有较快下降,也使得目前需求端仍处于饥渴状态,短期内卖方市场尚未见逆转迹象。2019年茅台酒可执行量是报表端面对的最大挑战,提价将是茅台报表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长的重要假设,否则唯有大幅释放预收账款。

白酒寒冬又来了?

茅台之于白酒行业如同风向标,其股价涨落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估值。随着贵州茅台跌停,白酒板块目前也几乎全线“飘绿”。

截至10月29日收盘,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了*ST皇台收平外,其余全部下跌。其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伊力特、舍得酒业、水井坊、今世缘、古井贡酒、五粮液、山西汾酒、顺鑫农业、口子窖等11只白酒股跌停,老白干酒、迎驾贡酒、酒鬼酒三家公司跌幅也超过9%。

贵州茅台上一次跌停发生在2013年9月2日,此前茅台集团因“白酒企业应当维护社会物价稳定”问题被国家发改委约谈并处以罚款,彼时飞天茅台的价格已经达到每瓶2000元。

随着当时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在公务消费被遏制的大背景下,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飞天茅台的价格也以出厂价左右的价格在低位徘徊多年。直到2016年,白酒行业才整体回暖,各大高端白酒的价格持续走高,股价也随之上涨。

而有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判断,此轮白酒股的集体下跌很有可能是白酒行业下一个寒冬期的征兆。

国内白酒价格与行情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此前已有白酒行业将加征消费税的传言被辟谣,近期国家的相关立法也有加强对烟酒管控的内容。

10月22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二度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二审稿除了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外,还特别加入了“国家加强对公民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教育”。

“虽然白酒行业进入寒冬期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但从政策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大背景看,白酒行业确实有走低趋势。”杨承平认为。

中泰证券则认为,白酒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明年增速下行概率较大,但其结果不是全面回落而是分化加剧,高端酒放缓但不会倒退,次高端仍将受益换挡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