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辭世,香港『四大才子』現今只剩兩人!

今日,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去世,享年94歲。

金庸辭世,香港‘四大才子’現今只剩兩人!

1

金庸辭世,香港‘四大才子’現今只剩兩人!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2000年,獲得大紫荊勳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金庸的武俠小說表現出鮮明的個性。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有鮮明特色,它們在創作技法上獨樹一幟,具有範式意義。

金庸武俠小說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無可比肩的暢銷書,其在征服了無數讀者的同時也掀起學術界對其進行研究的熱潮。在21世紀,對金庸武俠小說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挖掘,追問其廣泛流行的根源,闡述和歸納其特有的藝術特徵,正確評價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特徵,把握當下文壇的創作及評價趨向,都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金庸武俠小說之所以流行,主要原因是它對傳統武俠小說的昇華和超越。

2

金庸身前同倪匡、黃沾和蔡瀾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也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四人中,黃沾已因癌病於2004年逝世,當時是一件轟動香港的大事。

金庸辭世,香港‘四大才子’現今只剩兩人!

黃沾(James J.S.Wong,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出生於廣州,原名黃湛森,中國香港詞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員,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

1965年進入“麗的”電視臺任主持,並開始做電影配樂工作。1968年黃沾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忘記他》 [1] 。1973年黃沾撰寫成人笑話集《不文集》 。1974年自編自導的電影《天堂》位列該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 [1] 。1978年黃沾填詞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龍記》、《鱷魚淚》入選香港電臺“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1990年在“第十三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獲得“金針獎”。1994年憑藉電影《梁祝》的配樂,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1998年他與顧嘉輝兩人在香港、廣州和東南亞地區舉辦了29場音樂會。2003年黃沾為梁漢文的專輯《03四季》寫了他生平的最後一首曲作《情常在》,這首歌由林夕作詞 。

2004年11月24日,因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去世,享年63歲 。

3

金庸辭世,香港‘四大才子’現今只剩兩人!

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製、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1980年代開始寫作,並推出過很多作品,內容以食經及遊記為主。最早在《東方日報》、《明報》撰寫專欄,後來於《壹週刊》及《蘋果日報》創刊後一直撰寫雜文及食評專欄。

現任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

金庸辭世,香港‘四大才子’現今只剩兩人!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1957年到香港,作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他寫作面十分廣闊,眾體皆備,小說則包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各種。寫作速度也十分驚人,每小時可寫八千字(手寫),曾同時為12家報紙寫連載。

武俠小說以《六指琴魔》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

倪匡下筆如有神,六十分鐘四千餘字,雖雲快矣,但仍不如其講話速度,他說話快如連珠炮,速度比寫字速度還要快近十倍(最高記錄五秒三句),放慢了速度就說不出來。(據說這是因為倪匡本來是左撇子,被硬性矯正,從小受了“腦傷”之故,也因此至今仍左右不分。)稱為名嘴,實至名歸。

4

四大才子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里程碑。在我們談及香港文化的時候,希望我們的腦際隨時可以想起:寫流行曲的沾叔與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和寫武俠的金庸,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