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文化方面,鲁迅和胡适谁厉害?

中原证券王欣


胡适与鲁迅都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知名人物,我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究竟胡适厉害还是鲁迅厉害?

胡适美国留学时期照片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早年留学美国,观念和思想得到解放,率先认识到文化改良的意义,并身体力行,创作白话诗,撰写白话文章。据说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就是胡适创作的,这首诗的名字叫《两只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打响了白话文运动第一枪

不久,胡适撰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随即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五号发表,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胡适认为,文学改良应从八个方面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学改良刍议》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檄文,包括鲁迅在内的五四新文化人物都受到这篇文章的启迪和影响,后来鲁迅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因为这些文字,胡适还未回国便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北大哲学教授。当时鲁迅在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他的老乡钱玄同是《新青年》编辑之一,鲁迅从钱玄同那里读到这篇文章,对胡适非常佩服。后来,鲁迅和弟弟周作人都成为《新青年》的撰稿人,从此与胡适有了交往。鲁迅虽然比胡适年长,但对胡适非常尊重,言必称“适之先生”,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

胡适与鲁迅的政治观点和理念可能不尽相同,但在学术思想上是相通的,在文化思想方面胡适属于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是高于鲁迅的。但具体到文学创作,由于胡适是从事哲学文化研究的,并不擅长小说、诗歌和散文写作,所以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差距。

这是我的个人意见,诸位朋友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沟通,共同探讨。




民国年间那些事


先给个结论:在文学与文化、包括思想方面,鲁迅是当之无愧的一流思想家、一流学者、一流作家;胡适,则是毫无争议的二流思想家、二流学者、三流作家。

一、关于鲁迅

题主希望详细说说,这个没法太详细,太详细了就是著书了,不如抓要点:

为什么鲁迅是一流思想家?因为: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对近代中国人缺乏自治、缺少独立意识的深刻认知,推动了中国从内部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而且,这种批判虽然也从俄国有所吸收,但基本上属于鲁迅的原创思想。这种思想在后来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所要追求的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与近代受辱麻木截然相反的精神。

为什么鲁迅是一流的学者?因为:鲁迅做的研究并不多,也就是翻译和一些古代文学研究。如果说,鲁迅的翻译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的话,鲁迅的古典文学研究可以用“有始有终,点到为止”来概括。

所谓有始有终,就是他完整的进行了古代小说的研究的开拓工作,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至今仍然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不是入门书、不是因为鲁迅所以才重要,不是因为写的早,而是确确实实有见识有水平的参考书;

所谓点到为止,是说鲁迅并没有在学术上下大工夫,当然也与他去世时间太早有关,所以留下的学术著作太少。但少而精,并不能抹杀他作为一流学者的水平。

为什么鲁迅是一流的文学家?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

二、关于胡适之

为什么胡适之是二流的思想家?因为:胡适给今天的中国确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同样是关于ZIYOU,关于人的独立,而且,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胡适的这种思想。但是,一方面,胡适的这些思想都是二手的,美式的,不是原创的;另一方面,胡适的思想不深刻,缺乏反思,无论是什么思想,没有经过反思而只是接受,那就是教条。所以,胡适只能是二流思想家。

为什么胡适之是二流学者?因为:胡适虽然留下了“整理国故”的观念,留下了一些研究方法,照理说,能够提供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人,肯定属于一流学者了,因为确实是一流学者提供方法,二流学者照着方法研究。但是,谁也没有想到,

当胡适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做研究时,却总是发现做不下去,最后,很多他花了大工夫的研究都没有成果。

为什么?因为胡适水平不高,自己提出的方法,自己都无法验证,我们能说他是一流学者吗?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什么只有上册?并不是太忙,而是水平不够。他在写上册时,北大的朱希祖就说过大意是“胡适不懂哲学,写不动哲学史”的话;章太炎曾讥讽胡适不配谈学问,说:“胡适之也配谈哲学?”

更有趣的是黄侃,他在上课时讲段子:“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之可谓著作监矣”。大家没听懂,黄侃说:“监者,太监耳。有上部,下部没有了”。

如果说早年的胡适水平不够,晚年的他也仍然不行。晚年他按照自己提倡了一辈子的方法,整理《水经注》,结果,不仅没有“结案”,反而越弄越乱。

胡适自己曾说:“提倡有心,实行无力。”(胡适日记,1930年12月6日。)自己是二流学者,这是他自己承认的。

为什么说胡适之是二流作家?因为,大家说说,谁能背得出胡适的一首诗?说出胡适那篇小说、散文能让你觉得这辈子没白活?没有吧。


danyboy


鲁迅(周树人)和胡适是我国现代文化界两颗非常耀眼的星星,两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都推行写作革命,即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作,来代替难懂晦涩的古文写作,目的在于传播符合时代审美意识的新思想。

时至今日,他们的光芒依然耀眼。从本质上讲,鲁迅(1881年——1936年)是一位作家和思想家,胡适(1891年——1962年)更像一名学者。

至于他们两人谁更厉害一些,这要从他们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对国民精神和思想的改造,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推动,对后世的影响力,以及在世界文坛的地位,等多方面来综合评判。

本人从他们各自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文章,胡适为《文学改良刍议》,鲁迅为《狂人日记》,来比较他们谁厉害,基本上可以分出两人的水平究竟如何。

“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旨在瓦解愚弄民众2000多年的封建皇权专制思想,给民众灌输自由、博爱、公正的新思想,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无疑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虽然这个杂志创刊已经几年,但还没有发表出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1918年5月,鲁迅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以白话文写作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此小说4700余字,以自述的方式展开,深刻披露了封建礼教制度的“吃人”本质,表达了鲁迅对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人类深切的忧患意识。其中,文章中有这样的语言:那些吃人的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这些话,字字如刀,针针见血。非常提升士气,点燃了民众追求自己权利和幸福的热情。当时的国内社会积贫积弱,被三座大山压迫得奄奄一息。抛开《狂人日记》重要的文学价值不说,仅仅其社会意义不言而喻,此小说集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为一体,如同久旱逢甘露一样,给民众萎靡、麻木的心灵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鲁迅像一个太阳一样已经冉冉升起,用思想光芒驱除黑暗,挥洒光明时,而胡适此时却在北京大学做他的副教授。他在做什么呢?他在搞研究,在撰写诸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之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他评职称很有用,却对解决社会问题,意义并不大。

虽然胡适早鲁迅半年之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但这篇文章更像一篇说明文,充满教条主义,都是诸如,在文学创作上,不准无病呻吟,不准模仿古人,要言之有物,之类的话语,比起鲁迅那篇掷地有声的《狂人日记》,这篇文章可以说没有什么亮点。

并且,胡适的这篇文章也没有什么新式思想,更像一种总结式的理论,有论点,没有论证过程,更没有论据。没有说出文学创作者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对文学是有效的改良。

而鲁迅,已经用实际行动,用新思想和新手法创作出了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鲁迅的探索精索胡适不具备,在文本思想的深刻性方面,胡适更不具备。

由此,他们谁的水平高,就一目了然了。


鸿鹄迎罡


鲁迅先生同胡适先生都是那一时代的大人物。鲁迅先生,《呐喊》《彷徨》一出,中国人开始觉醒,


鲁迅先生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他是民族魂,是精神支柱,是代表着中国的文化符号。


胡适先生,他崇尚自由主义,随性随情,不同于鲁迅先生深刻地批判国民性,而是研究自己所爱的文化,通过文学来改良社会。

他们的共同之处便是,翻译外来文学,均受到林紓的影响。若仔细论及两人的文学文化研究,两人各有千秋,鲁迅先生喜爱俄国文学,一生译众多作品,胡适先生著有《白话文学史》《国语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




晓晓5031




在文学方面,鲁迅第一。

因为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是划时代的,他的小说是先锋前卫至于今天的,他的后现代小说创作(《故事新编》)甚至走在世界各国作家的前面。

鲁迅旧体诗写得好,但新诗不及胡适远甚,寥寥无几的几首新诗,虽然形式打油随意,但带着旧体诗的内核和不可磨灭的烙印,没有革命痕迹。尽管如此,胡适新诗成就和影响仍不及鲁迅小说、杂文成就和影响。胡适和郭沫若同是新诗奠基人,但胡适新诗成就和影响不及郭沫若。

在文化方面,胡适第一。

因为胡适主要是个划时代和开新风的学者,他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做学问,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中国新文学、史学、哲学的开山鼻祖。历史证明,他的政治主张比鲁迅更具远见卓识。他的为人堪称君子完人:鲁迅生前骂他,鲁迅死后他却帮助许广平出版鲁迅全集;郭沫若在大陆批判他,他却在台湾称赞郭沫若新诗写得好。

在学术方面,鲁迅与胡适相比,显得不学无术想当然,鲁迅的学术成就更不及胡适万分之一。写过一本《中国小说史略》,还被指抄袭。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是和鲁迅浅薄的中国文化虚无主义有关的。鲁迅的文字,格言式的精警,得益于文言不少,他却以为打倒中国旧文化,中国文化便获新生,所以只有破坏,毫无建设。

胡适、鲁迅都与诺奖有关,一个获得提名,一个拒绝提名。


大悔忆智冰


这个问题能被提到悟空问答中来,就说明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是早就有答案的。

胡适(1891-1962)

鲁迅与胡适,两个人在中国历史中,应该说都是重量级级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贡献都比较大,但侧重点不同。在许多领域,胡适都是开拓者,他自己爱说,“但开风气不为师”,实际上这是胡适对自己比较清楚、比较符合实际的定位。

前几天,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了,国人都纷纷表示哀悼。余光中是现代诗人,也可以说是新体诗诗人。我们现在所读的诗,基本上都是新体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诗。比如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等等,都是新诗。旧体诗已经走进历史,现代人不待见它,也写不好它。

新诗肇始于新文化运动,之后经几代人的努力,方有今日之气象、为大众所喜爱。这大约有点儿像现在的人喜欢啤酒,味淡,但又有一点酒味。历史学家周一良(文笔也相当了得)在说他的妹夫穆旦时曾言:百年以后,我的东西可能就没人看了;但是,五百年以后,良铮的诗仍会有人读。(记不清楚原话了,大致是这样)穆旦和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是亲戚,穆旦好像是金庸的堂哥。他们两个人,一个把姓名的头一个字拆开作笔名,一个把姓名的末一个字拆开作笔名,结果,两个人都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享名的作家。他们都是浙江海宁人。(海宁就是出人才吶,王国维先生也是海宁人)而且,这两个人,都和鲁迅有关系:穆旦是鲁迅的崇拜者,金庸是鲁迅的小朋友、曾经同院而居的俞芳的学生。论齿序,他们都比鲁迅小得多。

诗人穆旦(1918—1977)

新诗在中国的影响,已然用不着我来多说;但是,新诗在中国能有今天的地位,胡适功不可没。是胡适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还说出“自古成功在尝试”的名言。

《尝试集》的命名就显示出胡适对自己的作品的认识。他知道自己的作品质量不高。当然,这当中也不能否认有表示谦逊的成分在里面。

鲁迅与胡适在文学方面谁最厉害?真正读过两个人作品的人,大约不会提出这种问题,更不用说专门研究文学的学者。所以,最好的办法,建议朋友们找来两个人的作品认真研读一下。毛泽东说得好:要知道梨子的味道甜不甜,你最好亲口尝一尝。有精力有兴趣呢,就多读一点;如果急功近利,那就只捡他们的诗文来读好了。

这就像挖宝,或者是在海滩上捡贝壳,只要你去干,弯下腰来寻觅,终究会有收获,比听别人说的要切实。

那么,当你把两人的诗文摆在面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首先从数量上来说,胡适就比鲁迅少一个量级。当然,作品的高低,并不是以字数的多少来衡量的。那么,我们在知道鲁迅作品远多于胡适的同时,再仔细研读一下他们的诗文,相信,通过认真地阅读、体味,你又可以发现:两人作品的质量,也不在一个量级。

不必说鲁迅的小说、鲁迅的杂文,地球人都知道这是鲁迅的强项,孔庆东写文章那么牛,但他就服鲁迅,说鲁迅的杂文“寸铁杀人”;也不必说鲁迅的学术专箸《中国小说史略》,那至今在文学研究史上,仍然是巍巍一座高山;单是胡适开风气之先的新诗,胡适也不是鲁迅的对手。胡适的人品没得说,但在学问上、作品质量上,民国时的大师级人物,很少有人肯恭维的。

我们看一首鲁迅的诗:

桃花

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

我说:“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

(没说,桃花不及李花白)

桃花可是生了气,满面涨作“杨妃红”。

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气红了面孔。

我的话可并没得罪你,你怎的便涨红了面孔!

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

(按:这首诗被李零老师全文照录在他的新作《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梦》中。)

胡适的诗:

(这里就不举大家都熟悉的《蝴蝶》了)

老鸦(胡适)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

胡适还有一首比较动感情的诗,也许更合大家的口味:

秘魔崖月夜

依旧是月圆时,

依旧是空山,静夜;

我独自月下归来,

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

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

也有人说,胡适写得最好的诗,已经被改编成校园歌曲,就是那首“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您认为呢?


学动春风


鲁迅一流胡适二流这个是个人观点,小编不知道新文化运动是胡适倡导的么,他大胆尝试,不然鲁迅有机会被发掘么?

还有一个,胡适是不沾染政治的不喜欢吐槽的,鲁迅是被教科书频频道上的,其实再怎么宣传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其三,《所谓先生》里面,梁启超排名第一,蔡元培第二,胡适第三,整本都没有出现鲁迅。

其四,文学文化,本来就是里面的东西,作品能代表一个人的优劣,就像流氓郭沫若…所以应该接地气,看当时的人怎么待见他们,以及所作所为。胡适的演讲都是国外邀请,胡适是世界上过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如果他没资本,怎么可以担当比殊荣?鲁迅呢,领了蔡元培(国民党)发的月份,也不做事,这不是白拿好处么?(详见李敖演讲)。

最后私生活对比

鲁迅对待旧婚姻是不理,也不离,让那女人为自己守寡一辈子。然后一边追求自由恋爱跟学生同居生一堆孩子还没有名分…

胡适,接受旧婚姻,负责到底。也追求红颜知己但是怕老婆,不算过分,适可而止,胡适之。

综上所述,我还是中意胡适之的,作品不能代表个人,要了解他们的生平,希望喷子们不要孤陋寡闻的批判谁谁谁,过誉谁谁谁。


未央1999


鲁迅、胡适同为20世纪现代中国的文化巨擘,他们同时扛起了中国文学现代化、中国知识分子现代化的大旗,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现代化的复杂而迷人的风景。将鲁迅和胡适恶意地进行比较,挺胡贬鲁或挺鲁贬胡,是不合理的,本身就是制造矛盾,说他俩谁更厉害,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做出统一答案。

鲁迅是当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润之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胡适也是当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鲁迅同时代的人物,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曾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中国大陆,鲁迅是比胡适名望更大的人物,因为我们更多地宣传了鲁迅,而批评胡适。但在世界上,胡适的名望可比肩于鲁迅,甚至比鲁迅的名望更大,因为他的思想是更偏向于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


春秋史社


两个人的成就差不多,胡适的知识面更广,为人诚挚冷静,好为人师,是当时青年的偶像,是旧时政府信任推崇的文化人,在青年人中很有影响力。而鲁迅则是旧时代的叛逆者,以杂文名世,为人激进,同样有一群年青人为之倾倒。旧时代沒有胡适的影响力大,但新中国对鲁迅的大力推崇就成了中国文化的旗帜,鲁迅和胡适都是时代的有影响力的人物,都被自己的阵营所标榜,既有文化成就所成就的地位,更多是政治上的树立形象。在当时那样敌对情势下,很难冷静地客观公正的对两人作出平判,由于历史的延续,至今也难客观公正地评判,在历史沉淀的过程中,两人的文化上的成就就会浮现出来,历史是客观公正的,时间会检验历史。


微风8525


鲁迅和胡适是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两座丰碑。

因为政治主张的不同,鲁迅和胡适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大相径庭。

鲁迅先生在基本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上。

而胡适先生尽管有很多的头衔儿,比如说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36个博士学位。但是由于他总是远离基本群众的视线,总是在美国和台湾两个地区之间徘徊不定,所以说基本群众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他。

胡适先生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他曾经自己坦言20年不谈政治,20年远离政坛。他是一个特别温和的人,即使遇到特别不顺心的事儿,也特别的淡定,和周围的朋友同事以及仆人之间相处融洽。

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以说如雷贯耳。他的哲学著作更是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肯定,说他是三百年来中国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