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过逝了,如何客观评价其文学地位?

观海听涛164


金庸先生走了,刚听此消息我是极为震惊的,但想想老先生已年至94,也是寿终正寝了。

随后便释然。最后的最后,只剩满腔的怀念与祝福。唯有一句:先生,好走!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许多武侠迷都知道的一句诗,其中有着老先生的一生著作。

而金庸先生众多著作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即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认为它就是金庸先生的最大成就。

若我要对金庸先生写评语,我会这样说:

金庸先生是我中国现代文学的泰山北斗,自思想大解放以来,文学影响力足以排进全华人前五名!他所刻画的不像是政治家为世人追捧奉承,不像是讽刺家被人视为真理,不像是讲故事的人回味无穷,不像是幻想家放浪形骸。金庸先生所写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腾跃于纸上,是你我或梦幻中的你我。

金庸先生所有的一切,集中于“武侠”二字,而成功于对“侠”的定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一个侠客是怜悯苍生为人敬仰的。

“侠”与武通常一起出现,虽然他们其实是很年轻的词汇,短短不过数十载,但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人的对外名片,这已然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终末,我觉得金庸先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侠”之大门,而这扇门背后还有更大的世界!



爱吃大白馒头


今天一天有点心神不定,感觉要出什么大事,果不其然,晚上赫然看见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连忙发评道:“但愿不是真的,但愿不是真的,但愿不是真的!”接着一连接到三个邀请都是回答关于金庸先生去世的问题。

曾经这样认为:真正能够承续中华民族文学大统的,是金庸和琼瑶。

是的,金庸先生的小说,是最中国的章回小说,连他的书名首字也构成一副中国对联,他笔下的人物姓名,满是中国文化。

这是形式,他的小说的内核更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

金庸不但用文学宣扬侠义,而且用他的人生践行侠义,“金大侠”之名,名副其实。

金庸先生一直持续为正义发声,不顾自身安危,并将家国天下的主题融入小说中。

他是一个为中国人争光的中国人。

已是剑桥大学荣誉博士,81岁的金庸先生申请读剑桥大学的博,并且认认真真地去读博。

这也是很中国的,很不易做到的,很礼义廉耻的。

至于金庸先生的文学造诣和成就,注定是要名垂史册的。仅仅他小说的地理背景描写,就可看出他文学的功力:扬州、大理,平原、沙漠、冰岛、雪山……他哪里都没去过,却都写得历历如绘,充满地方特色和风情,可见想象力的丰富和文笔的生动。至于众多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更是成就斐然,那些常常被读者当做真人的人物,必将留在中国文学人物和世界文学人物的画廊。

金庸先生委托徐小明先生编选的新浪博客名录,从最早的到最后的,居然都有我的博客,我却写不好这个回答,惭愧!

有人说,金庸小说和《红楼梦》有两个共同的人生主题:一、青春的缅怀和青春的毁灭,二、现实的思索和理想的执着;金庸小说和《红楼梦》都有着绵绵不绝的伤感和孤独,哀悼着被毁灭了的美:道德、正义、青春、爱情。我赞同。

有人说,金庸先生不仅完善了章回小说,并且给章回小说注入戏剧和电影的新元素。我赞同。

有人说,世界会像承认安徒生一样承认金庸。我相信。

金庸先生的小说会进入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

但愿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不是真的!






大悔忆智冰


金庸先生好学的精神,是令人尊敬的,他也确实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但是他的文学水平很一般。

他的主要作品是十五部武侠小说,在我看来,他的写作水平顶多属于二流,大部分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想象力大于控制力,就是现在普通网络小说的水准,远远达不到经典文学的程度。

不过呢,如果仅就武侠小说界来说的话,他确实属于NO.1,想象力、意境、架构都首屈一指,他写的很多人物是以前武侠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并且每本书中的主角都有创新式的性格特点,这是非常难得的。(起码比古龙强,古龙仅李寻欢等少数人物具有开创性,并且架构太小,容易陷入小情小怨,和琼瑶一个级别)

总结:有文学的天赋,但无天才的文笔。

另:个人觉得他写的最好的小说是《笑傲江湖》,这比其它十四部作品要好的多。至于他的社论嘛,很一般。


对妞谈情01


文学分阳春白雪的纯文学和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学。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写得确实好,但是,在文学上的地位不高;只有写纯文学写得好的作家,在文学上才有崇高的地位。看了金庸先生的小说,你感到快意恩仇,酣畅淋漓,这就是通俗文学给你带来的感受;看了莫言的小说,你陷入沉思,变得深沉,这就是纯文学给你带来的感受。

你看看卡夫卡的《变形计》和《城堡》,看看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萨特的《禁闭》,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以及纯文学大刊《收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上面发表的小说,弄清楚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弄清楚以丑为美、反向诗学的文学理念,你就知道金庸和他们的差距了。

当然,金庸先生的小说很畅销,赚得盆满钵满,过着锦衣玉食的富人日子。金庸先生仙逝,金庸先生一路走好!


美食家106


冒似读过金庸的小说以后,在去看别人小说,似乎提不了神,金大侠的小说,总是无时不在传播,侠之大者,以国以民为本,所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是金庸的所信仰的精神,他对诗词的把控,对历史人文地理的通晓是一般小说家不能比拟的,他的侠义传丞是一般作家不能望其项背的,在中国一般仙去的人其作品会升级,我敢断言在以后的时间里,金庸小说全集会因为金庸的仙逝,让金学者更加发扬光大。






莫名的風


金庸的作品大都是江湖侠士快意情仇属于通俗的大众文学,在民间很有地位。古龙与同时代的武侠作家虽说也有名望但终不及金庸。

早年正因他的名望超高曾担任过国内知名大学文学院院长一职,可见他在大陆的声誉有多好,其文学地位可称得上是业界的泰斗。在当代文学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可比。

当然,金庸在通俗文学的地位颇高却在经典文学,所谓经典文学即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都很超凡的作品如《飘》与《红楼梦》是不能相题并论的。好比巜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巴蕾舞与广场舞。


你168379208


从小爱看关于侠义的小说,《水浒》之武松、鲁智深可以称之为侠者。《七侠五义》中之展昭可赞之为侠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众人记住了"仁",忘记了"义″!

金先生的武侠小说原来是登在"明报"上的连载小说,作为当年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先生妙笔生花为我们展开了一个陌生而熟悉的武侠世界,乔峰、胡斐、张无忌、谢逊、郭靖、洪七公、黄药师…,一时多少栩栩如生的英雄豪杰!

金先生之青年时代博览了老上海还珠楼主的小说,基本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虽金先生是满族人,但他还是突出了大汉民族优秀儿女奋勇抵御异族侵略的爱国情节,以侠义精神贯穿其中,并且描述了诸多人物侠义精神的起始由来和发展过程。比如细致描绘了杨过这个罪人遗腹子如何在生活磨难中砥砺前行,如何真正成为了为国为民的大侠!

也许真实历史中并无金先生笔下人物,但谁都不能否认在中国历史中始终闪耀着充满侠义精神的志士、斗士、勇士!

天地有正气!一个没有侠义精神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没有真正侠客的民族历史是懦弱的!感谢金庸先生为我们传承的侠义精神!

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在大汉子民中永存!











云灵问道


四十年前内地还是主旋律时,金庸先生的小说就已经风靡华人圈,因为江湖,也更因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先生是文学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个人愚见应当与汤显祖关汉卿同等。至少高于表兄穆旦。


采桑子i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先生的小说流传!这就是对金庸先生文坛地位的最佳评语!

金庸先生的作品流传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在华语文坛无人能出其右!

他是几代人的文化偶像!


观海听涛164


武侠小说也是小说,只是类型不一样。文坛大师,留给我们一个武侠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