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時候告訴自己:內心強大了,生活自然會變的安靜了

小張,26歲,性格因人而異。相貌,不算帥,也不算太醜。平時不愛說話,在生人眼中有點悶,熟人眼中很靠譜。女生口中“你是個好人。”

中專時期的小張,不是這樣的,積極樂觀,陽光向上。同學們的大哥。做暑假工,因為踏實肯幹也能得到同事們信賴支持。每次都能把大傢伙聚在一塊。談天說地很是開心。是同事,同學的中心。也是女生追捧的對象。那時候的他有一個很好的女朋友,雖然經常會發生口角。但並不影響他們嚮往美好的感情。雖然那時候有很多女生最他,但他從來沒有變過心。也許就是這樣的環境。他覺得自己擁有“世界",擁有朋友,擁有和諧的同事關係。才能把人格的魅力,發揮的很好吧。

迷茫的時候告訴自己:內心強大了,生活自然會變的安靜了

但好景不長,也許是那個時候太過”得意“他忘記了自我成長。忘記了積極進取。固步自封,變得很傲,變得不積極主動。變得不主動與人交好,後來這些成為他走下坡路的種子。4年的大學時光,如白駒過隙。各自奔向社會,重新開始找工作。追求一個全新的人生。人際關係開始洗牌,但小長的性格,已經不能混的開了,但他不自知。

就這樣小張在01年帶著十足的信心,去了北京。初入社會,覺得北京真的好大, 大到不認識路、不知道幹什麼、不知道住在哪裡、沒有認識的人。那時候互聯網並不發達,找工作,找房子,只能通過中介。就這樣通過中介找到了一個300塊每月的地下室。

迷茫的時候告訴自己:內心強大了,生活自然會變的安靜了

後來他選擇了進廚房,學廚師。從打雜做起,再苦再累也要學到技能。但新入行什麼都不會需要別人教,前面說過他的性格已經變了,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處處碰壁。同事也女朋友也提出了分手。小張已經變得很傲,並沒有挽留。好在小張踏實能幹,也結交了幾個,臭味相投的好朋友。三年以後學成回家。

但這個時候的小張已經不是學生時期的小張了。出門時間太長,家裡的朋友由於變得不主動而變得生疏,這個時候的小張,女朋友不在了,同學不聯繫了,以前的同事根本就不想再跟他玩,因為他沒有混好。到了結婚的年齡,卻變成了女生口中的好人。社會的現實讓他感到迷茫,無助。

迷茫的時候告訴自己:內心強大了,生活自然會變的安靜了

他開始浮躁,開始著急。開始埋怨別人。埋怨父母。同樣也在埋怨自己,企圖在別人身上找存在感。企圖在別人身上找安全感。急於得到承認,逢人就說自己以前怎麼樣。他亂了方寸,不知道怎麼了。後來他看到一首詩。菩提本無樹,靈境亦非臺。身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應向內心求。何苦向外求玄?????他醒了。安靜下來,讀很多書。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並不斷糾正著自己。回想真的是這樣,總是在舔自己的傷口卻忘記了,調整自己。能讓自己傷心的只有自己。能讓自己安靜下來努力的,也只有自己

歡迎留言,說說你自己的故事。或者發表不同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