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今年9月份開學,全國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小學語文新教材,部編本語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註意往課外閱讀延伸了,但一部分學生不會閱讀,養不成閱讀的好習慣,閱讀時總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其實,這與學生平時的閱讀習慣有關。學生的閱讀習慣應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動筆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等。如何培養學生的這些習慣呢?我認為可通過指導學生的預習課文來實現。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培養學生“圈圈畫畫”的習慣

“圈圈畫畫”主要是指學生預習課文時,邊讀邊想邊動筆,用符號在書上圈、點、勾、畫。比如用符號標出段落、重點詞語、中心句等。這個過程即讀書的過程,是讀、思、記的有機結合,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養成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等於給課外閱讀打下了良好的閱讀基礎。

二、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的習慣

在學生初讀課文後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語境中加以理解。對仍不理解的字詞再用查工具書的方法來解決,指導學生學會查字典的方法,比如查生字詞用音序查字法方便快捷,對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可用部首查字法,以加深對字型結構的識記。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

課文後的“想一想”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閱讀習慣的有效形式。應根據具體課文,採取讓學生勾畫、填空、批註、讀後說說等方法,把“想一想”這一抽象思維過程變為摸得著、看得見的具體操作,既可從中檢查預習的效果,又可反饋預習中的問題。學生一旦養成了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就會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受用無窮。

四、培養學生善問質疑的習慣

學生在預習中有不懂的詞語和句子,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質疑,並指導學生逐步做到會提問題和思考問題。提問須建立在多思的基礎上,有疑問如自己不去想便去問,即使得到正確的答案,其印象也未必深刻。我們提倡善問和質疑,應是經過思考以後仍不明白的問題,也就是有價值的問題。要達到這樣的層次,需要在教師長期的指導中逐漸培養,並在不同的年級段對學生預習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訓練與指導過程。學生先學會預習的方法,循序漸進,待掌握熟練以後再向課外遷移。只要堅持長期訓練,堅持課內外結合,多讓學生進行實踐,就能使學生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本文是憶夢月華原創,歡迎大家轉發、收藏、點評。一定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