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視角下山西發展難點及出路淺思

地理視角下山西發展難點及出路淺思

黑金煤炭的知名度,掩蓋了山西的歷史真面目。

要了解山西,懂煤炭,只是抓住了山西民國以來的經濟發展特點,卻不能反映其五千年深厚歷史。

讀馮潞先生的《山西密碼》,正好可以補上這塊短板,開闊視野,深化對山西黃土地的認知,至少跳出資源型經濟的傳統思維,有了新視角,比如地理文化。

當然,即使如此,要說清楚這地理對山西的影響,也並非易事,得結合史學家的研究,從洪荒時代說起,穿越歷史的煙雲去看一眼神話傳說時代的“古山西”。

拋開煤炭,洪荒時代的古山西,你可知幾何?

我試一試,用小文章捋出個輪廓來。

01古山西是個“巨湖”

呂不韋《呂氏春秋.愛類》中有一段文字:“昔上古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孟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

根據這段古文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華強在《消失在遠古的“冀湖”》一文中認為,山西曾經是被東邊太行山、西邊呂梁山、北面勾注山、南面中條山和王屋山所包裹的一個面積達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千島之湖,名曰“鴻水”。

遠古時期,山西不僅不缺水,而且還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巨大湖泊”。

如果沒有後來的“禹鑿龍門,通大夏”,今日山西放眼望去估計還是一片無邊無盡的汪洋。

可惜,歷史不容假設。

歷史上的“禹鑿龍門”,打通了位於河津市城西北12公里處黃河峽谷中的龍門(又稱禹門口),黃土高原北高南低地勢下的山西巨湖與黃河峽谷連通,導致“黃河水、鴻水飛流直下,浩浩蕩蕩,沿黃河河道流向東海,而原先的大湖逐漸萎縮,湖底漸漸裸露,高原盆地一覽無遺,湖水濃縮成了一條細小的河流,南邊流向的這條就是汾河。”

“鴻水”連通黃河,奔流向海不復回,不知流了多久,終於露出了湖底,也造就了外部群山河流環抱、內部縱橫千里、山水分隔的表裡山河獨特地理風貌。

02如今,號稱表裡山河的山西,長啥模樣?

這種獨特的地理風貌,從外部和內部兩個視角可以看得更清晰,至少可以一瞥其輪廓。

外圍看,山西總體上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西南部,山西與秦豫之地的界河黃河,好似一個臂膀,托住山西之西、南,山西西側的呂梁山脈、南端的中條山脈正好處於臂膀中與黃河構成由外而內的兩層天然防禦。

東部、東南部雄起的太行山,作為山西與冀、豫兩地的界山,其中南太行山與中條的縫隙處,被王屋山、雲蒙山、析城山、小尖山等諸山所補齊。

晉北地區,今日起伏不大的高原丘陵上,歷史上漢人在此營建的長城呈東西向並向西南彎下去,在老牛灣與黃河完美連接,拱衛山西西北,與目前主體在內蒙古境內遮掩晉之東北角的陰山山脈連接起來,構成晉北第一道防線——外長城。不僅如此,由晉北往南三四百公里處代縣勾注山上還有一道內長城,西接黃河、東接太行,沿太行山脊南下幾百公里,直到上黨黎城之東陽關止。鼎鼎大名的雁門關就是這勾注山內長城中據險而設的不二關隘。

從空中俯瞰,黃河、呂梁山、太行山與晉北的外、內長城,把山西嚴絲合縫地箍在中央,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塞之地、“國中之國”。

內部看山西地貌,用馮潞先生的話講,主要是“小而全”,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草原、峽谷、河湖、原始森林、火山、等等盡皆有之。

其中,山地、丘陵佔到80%,為主流,平川盆地次之。盆地,大小不一,夾雜于山體窪地間,由北向南形成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運城和上黨六大盆地,更小型的盆地多達幾十個,成為晉人聚集與繁衍生息之地。在黃土高原和山地間保留有一些亞高山草甸,比如寧武馬侖草原、沁源花坡、沁水舜王坪,其中有牧草和大片原始森林、次生林。峽谷,據說有上千條,最出名的是太行山大峽谷,最大型的是縱橫千里、雄渾古樸的晉陝大峽谷。

河流多,有5條大河(汾河、沁河、漳河、滹沱河、桑乾河)、48條中河、397條小河,流出省境後,匯入黃河、海河體系,使山西成為華北的“三江源”。五大火山群之一的大同火山群,擁有三十餘火山錐體,有大同土林、天然湖,寧武天池、萬年冰洞及內陸獨一無二的鹽池等。……

多姿多彩表裡山河地理特徵令人豔嘆的同時,也使得山西自古以來就對外表現出封閉保守、交通不便,對內表現出依盆地河谷而自成體系的分散式發展歷史文化。

03世上不止蜀道難,山西外通之路也“難於上青天”

即便我不完全贊同西方的“地理決定論”,卻也可以基於此種獨特地理環境得到一些解釋山西發展的有益啟思。

四塞之地的封閉保守、交通不便,賦予山西冷兵器時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高臺衝刺平原等無與倫比軍事優勢之時,也以長期的地理閉塞造就了山西人文中的封閉保守觀念。而內部受山水隔離出現的自成體系式發展,又使得群山環抱山西境內的各區域間一直以來缺乏廣泛而深入的合作交流,不能形成合力、表現出晉人對外發展的整體優勢;不能順暢地與外界交流、合作發展。

這一切都源於晉路難修。

山西要發展、先修路,這個話題,多年前有領導提出過,之後也曾被國內一些經濟學專家詬病,但此時看來卻是山西發展中無法迴避的一個關鍵。路對山西而言,有著更特別、更重要的意義。

因為,無論何種形式的對外開放、合作交流,合作者至少得方便進出山西,方便進出就得有通道。沒有飛機的年代,公路、鐵路的發達程度就事關重大了。

但同樣修路,與周邊的河北、河南、陝西相比,山西的難度就大很多。周邊省份沒那麼多的山,修路既省錢又快捷。山西則得打通崇山峻嶺、解決好與毗鄰省份高海拔落差等諸多難題,才能暢通客商流動。當年,山西修建190公里的太舊高速路,竟然需要舉全省之力,就可以看出山西修路成本之高、修路工程之艱鉅。不說其他,單挖通巍巍太行山,即使不考慮技術裝備,花費的時間和成本、施工的土方量,估計就不是平原丘陵地區省份可以想象的。這還不包括從山西千米海拔的高臺平穩過渡到海拔幾百米平原的落差問題如何解決。

馮潞先生在《山西密碼》一書中,通過對斷頭路、掛壁公路典型地方的展示,讓我們把這一點看得更清楚了。

斷頭路而言,晉東南與豫冀交界處的平順縣張家凹是一處典型。

“張家凹地處晉豫交界處峽谷斷層上,海拔1500餘米;其東側幾百米,下面就是林州地界,海拔不過200米。如此一換算,落差當在1300餘米。如此巨大的落差,不要說人類,獸類能否攀緣上下,還是個問題。平順行路到林州,此處即是斷頭處。兩地的人類交流,天然隔絕。”“像山西陵川縣錫崖溝、抱犢寨,平順縣井底,壺關縣黃崖底,河南輝縣郭亮,均是這種孤懸絕境的村落。”

怎麼辦?

當代太行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解決了斷頭路這個千年難題:一是修掛壁公路;二是修螺絲洞公路。”“中國已知有七條掛壁公路,均在晉豫交界的太行山區,五條在晉東南平順、陵川,兩條在河南。”

群山環抱中的山西,想要天塹變通途,修路之難、成本之高,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這些不知道經歷多少艱險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修建的公路,晉人估計就只能在為群山所阻的高臺上坐井觀天、興嘆遁世,而無法與毗鄰之地合作交流、互通有無,促進繁榮發展了。

山西對外開放之難,通過晉豫兩地交界處互通的千年等待及掛壁公路、螺絲洞公路修建之難,展現得淋漓盡致。

即使今日航空、高鐵、高速公路都已有較大發展的山西,也依然存在著諸多斷頭路的問題亟待解決,更是反襯出山西對外開放發展的“難點和堵點”所在。

與四川、貴州一般,構建連接省內各區域、勾連省外四方的高水準交通體系,這個成本,山西比國內大多省份不知要高出多少,而且需要花費的時間更長。歷史地看,四塞之地山西對外開放的水平,無疑是與其交通事業的發育水平緊密相關的。

要發展,要走出去,要引進來,要搞內陸開放新高地,首當其衝要認真解決好、發展好山西交通事業。從獨有的山地文化導致修路成本畸高角度看,煤炭經濟之外,這一點也是山西特色。

04獨特地理環境,導致今日山西之“多極爭雄”局面

不僅如此,受省內山地、丘陵為主地形地貌影響,境內盆地、河谷等聚集人口之地,常受天塹所阻,一來活動範圍相對有限,二來也不利於各區域間的相互聯繫與合作,時日一久,地理上的分散、自成體系,就會導致境內各區域間分散主義歷史文化的形成與遺傳,增加各區域協作發展的難度,埋下境內各區域間競爭大於合作的“多極爭雄”地理文化根底。

這也許是山西一旦境內沒有統率型勢力就各自為戰、四分五裂,難以形成合力的一個歷史地理原因,也是當下大區域競爭時代山西境內“多極爭雄”局面出現的一個重要根源。

缺乏具有足夠政治經濟輻射力、影響力的發展板塊統攝四方,將很難改變這種局面。

就時下山西而言,即使想改變,也得通過省級規劃、各區域產業發展差異互補式佈局、太原大都市圈不均衡發展戰略提速等多種舉措,不斷鞏固和提升太原大都市圈的首位度、綜合影響力,促進太原為龍頭牽引帶動其他區域協調發展,克服國家規劃帶來的外部牽引力,才可能實現。

目前看,要走到這一步,還為時尚早。

從中央政策精神看,省級層面雖已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對太原大都市圈建設做出傾斜,但基於多種因素疊加後出現的“多極爭雄”局面,未來也會更加強調協調“多極”的能力建設,並藉助“多極”對外合作來汲取全省發展所需要的外部資源力量。這與官員短期政績需求相掛鉤,既是新發展理念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一種適應性舉措,無可厚非。

05山西的出路

“示範區”“排頭兵”“新高地”,是近年來山西的新發展目標,也是山西前進的戰略方向。

從山西地理特徵角度看,“示範區”為牽引的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不僅在規劃層面是重點,在地面有限、發展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是重點,是有利於體制優勢發揮作用,發展重點產業經濟,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

而能否發展好,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與各市開發區及全省各層級開發區之間的關係,能不能緊密起來,互通有無、信息共享,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形成差異、互補和創新協調發展,個人感覺有現實意義。

另外,開發區體系及各地產業經濟佈局之地與外部世界的商貿合作交通走廊包括國際商貿服務的便利化程度,也至關重要。未來各縣都要建機場,也許就是出於這種開放發展的考慮吧。

總之,開發區等經濟發展空間載體與外部世界的交通通訊便利化程度一定要高、成本一定要低,才能化解山西外向發展之劣勢,形成對外開放發展的區域競爭優勢。

這,即便在不以煤炭產能擴張為增長方式的當下山西,也是有意義的。因為“排頭兵”要搞的煤炭市場機制建設和煤炭科技創新,是需要集聚諸如資本、人才、技術和數據等經濟要素的。

交通通訊水平的大幅提升,會提高經濟要素集聚效率,有利於煤炭產業依託科技進步轉型創新。如果交通通訊、海關、檢驗檢疫及通商口岸等“岸港網、鐵公基”基礎設施水平過低,經濟要素流動遲滯,商貿服務效率低下,內陸地區開放新高地建設也會流於形式。

完善諸如“岸港網、鐵公基”等公共基礎設施,毫無疑問,已成為山西三大戰略目標能否按預期實現的基礎與關鍵所在。

那麼,在三大戰略目標指引下,山西怎樣才能儘快轉型、追趕先進呢?

走出封閉保守觀念束縛,開風氣之先,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是第一點。

要做到這第一點,打破上千年地理文化對人們思想觀念的約束,著實很難。山西多年來政策制定實施方面“騎著毛驢當中遊”的思想不能再有了,得想、得敢於挺進全國第一方陣,作改革創新的探路者和先行者,而不是等待觀望者和追隨效仿者。這對地方通過機構改革、幹部選拔和人事佈局優化配置政治資源以及大興教育事業培育地方新興人才隊伍,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第二,各區域產業發展既要有競爭,也得有互補,這方面省級層面、各開發區產業規劃的導向要更加清晰才好。這種安排是為了使得省內產業經濟對外表現出整體競爭態勢,而非窩裡鬥,希望可以逐步消弭地理分散文化帶來的各自為戰,促進各市協調發展。

第三,對標先進,繼續大力度、高強度發展完善山西通往外部世界的公路、鐵路、航路(空運和水運),提高客商、經濟要素在省內的流轉效率並降低其流轉成本。

第四,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事業,立足傳統旅遊勝地“五臺山、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和“黃河、長城、太行”,加快汾河等水域生態治理步伐,主動開發修復藏於崇山峻嶺間的古關隘、古道、古村等山地文化,向世界展示山西獨有的地理風貌,聚五湖四海人氣,共謀山西發展大計。

第五,推動省內“多極”儘快通過區域差異化協作、合作共建等贏得快速發展機遇,為全省發展貢獻政策及發展經驗,充實地方財力。

如此,有先進理念指引,來晉投資旅遊便利度大幅提升,產業發展空間載體連接互補,晉地地理之美也被撩開神秘面紗,爭雄的多極也開始外向發展為全省汲取能量,山西終將迎來一個敢於開風氣之先的年代,在冷兵器時代高臺軍事優勢之後,走出封閉的四塞之地地理文化,走入開放發展、連通世界、合作共享的內陸地區開放發展新時期,在國家地理版圖中發揮承接南北、連接東西的重要區域作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完結)

參考:馮潞《山西密碼》,其中地理知識多出自此書。

後記:讀馮潞《山西密碼》的讀後感一篇,乃學習之作,不足不妥處望海涵,歡迎批評指正、交流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