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损失1000万!34名“清华总裁班”学员为啥也开不好餐厅?

俗话说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那么若是34个“和尚”一起又会怎样呢?

近日,海淀法院受理了一起债务人自行申请破产清算的案件。

据介绍,申请破产的公司于2014年12月成立,其注册资金为680万元,但目前账户资金仅剩5000余元,仍负债300余万元。

所以若不考虑餐馆破产残值,3年实际亏了约1000万左右。

3年损失1000万!34名“清华总裁班”学员为啥也开不好餐厅?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企业倒闭倒已不是啥新鲜事,

关键是这家申请破产的公司是由34名清华总裁班的同学各自出资20万元众筹开的,持股比例均为2.94%。

而在集齐了这么多生意场上的精英下,该餐厅却自2015年开业经营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正是如此鲜明的反差,这才让这起案件引起了众多关注。

3年损失1000万!34名“清华总裁班”学员为啥也开不好餐厅?

如此,为啥集齐34名“清华总裁班”学员却仍不好餐饮生意呢?

据媒体报道,他们开的是以商务社交为主的清华文化主题餐厅,目的以餐饮聚人气,以活动促社交,以社交促发展的合作场所。

企业愿景虽好,但说到底其还是家需要自负盈亏的餐厅。

而餐饮行业看似门槛低、经营简单,竞争却是异常激烈。

据《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显示,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2016年平均每个月餐饮店的倒闭率达到了 10%。

可见,想要在餐饮这片红海中屹立不倒的,那就要特色鲜明,并有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能力。

这无疑又要求企业能有个说了算的核心领导者,可以随时在运营模式上做出调整。

结果,清华总裁班的这34位同学却选择了股权均等的方式,

继而成了地位完全“相等”的老板。

一来出资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多,每个人只拥有2.94%的股权,意味着餐厅经营得再好,自己也分不了多少钱;反之经营得再差,自己的损失也很有限。

二来创业团队都是同学关系,意见分歧却又是件很伤感情的事,自然谁都不愿意为了餐厅的事和别人闹掰,毕竟大家都是精英,以后在自己的主业上还可能成为合作伙伴。

于是,大家对餐厅都不可能有太多的责任感投入,倒闭也就成了迟早的事。

3年损失1000万!34名“清华总裁班”学员为啥也开不好餐厅?

事实上,不仅事关这家餐厅,人人均等的股本结构向来都是各行各业创业的大忌。

即便团队成员都是全职投入,那也很可能在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引来诸多事端。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的亲身经历便时典型的例子。

1998年,吴长江联手高中同学杜刚、胡永宏一起创业,成立雷士照明。

当时创业的想法源于吴长江,于是,吴长江出45万,占45%股权,其余两人出55万,各占股27.5%。

接下来的公司发展出乎意料的顺利,成立当年,雷士照明的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到2002年,更是超过了1亿元,成为了中国灯具领域的龙头企业。

而在此期间,三位创始人进行了一次股权调整:由雷士向吴长江支付1000万元,三人股权均等为33.3%。

正是这一草率的举动,给吴长江埋下了祸根。

随着企业赚的钱越来越多,三个创业兄弟在企业发展、价值观、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上的罅隙越来越大。

于是,为了争夺领导权,吴长江上演了“三进三出”企业的戏码,直到2015年1月4日,被以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如此结局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3年损失1000万!34名“清华总裁班”学员为啥也开不好餐厅?

可见,做生意,讲求的就是规则有序、上下协调。

而每个人在企业股权上都平分秋色,看似公平的背后其实是在“埋雷”。

这么浅显的道理,想必这34个精英都心知肚明。

也许从一开始,人家就是抱着“玩”的态度来开这家餐厅的吧。

正所谓有钱就是可以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