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原作:張振芝

鄧文力促霍剛反正

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鄧文軍隊原系東北軍舊部,駐防於東荒(通北、北安一帶)。“九·一八”事變後改稱東北騎兵救國軍第一軍,鄧文為軍長。裝備的重武器有重機槍、迫擊炮、還有八匹騾子拉的野炮。一九三二年夏開到拜泉縣富強鎮(今保富鄉)駐防,有騎兵五、六千人。

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當時駐防在拜泉城內的部隊是新編的第三混成旅,馬占山任命樸炳珊為該旅旅長。他不受敵人的誘騙,決心抗日。為聯合抗日力量,經李銘新(馬派赴南京代表,攜蔣致馬信回拜,後與樸在拜抗日)的溝通,於八月二十五日,樸炳珊親自到富強鎮面會鄧文,商談抗敵大計。鄧文同意樸“一致對外,聯合抗日”的主張,並擬定了協力進攻齊齊哈爾的軍事行動計劃。議定樸炳珊從拜泉經克山、泰安由東向西直搗齊齊哈爾,通電取得駐紮蘭屯的救國軍將領蘇炳文、張殿九的同意,由西向東攻取齊齊哈爾。鄧文率部直奔洮昂路,截斷交通,阻擊敵人援兵北上。從此,按商定的計劃,各自準備出兵。

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今日依安

九月中旬,鄧文按既定計劃從富強鎮出發,於九月十五日九時許到達依安(今依龍鎮)城郊。駐紮依安的是降日騎兵五十八團,約八百餘人,裝備有重機槍、迫擊炮。該團長霍剛是奉命協助依安駐軍五十三團二連剿匪,於七月五日從林甸來依安的。由於鄧、霍兩軍抗日、降日的政治目標不一,矛盾尖銳。霍剛唯恐鄧軍進城被繳械,竭力阻止鄧軍由依安城內通過,因而雙方發生衝突,時值中秋節,上午九時接火,到下午五時形成了全城包圍哉。雙方槍炮轟鳴,彈火橫飛,驚天動地,徹夜不息。各家的人心驚膽寒地緊縮在炕牆下,以防飛彈喪命。

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今日依安

霍剛深感勢單力弧,繼續頑抗恐後果不堪設想。因面,搬出當地官、紳出頭,護送出城,面商鄧文,言明只要保存霍團武裝隊伍的完整,願息戰火,讓路通過。鄧文的答覆是隊伍暫不進城,十六日上午要親自帶隨從人員進城與霍剛面談,保證安全,黎明可停火。霍剛同意後黎明停戰。

江橋抗戰:馬占山將軍率部四過齊齊哈爾依安(3)

今日依安

鄧文進城與霍剛直接會面。鄧嚴詞指出:今國難當頭,民族垂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抗日光榮,降日可恥。不報國恥雪民恨,以何顏見父老,以何語慰列祖列宗?應共赴國難,一致對外,保國衛民乃軍人天職英雄本色。要霍剛深思,立即回頭。在鄧文的深刻教育下,霍剛醒悟,表示反正,走抗日救國的光明大道。

十八日鄧文率部起程,繼續西進,霍剛相隔一週率領全團隊伍,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向鄧軍投去。

史料來源:齊齊哈爾市政協出版齊齊哈爾文史資料1985年第一期《馬占山將軍史料專輯》中的文章《馬占山部四過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